新浪博客

扎实有效开好考试成绩分析会

2020-10-20 06:50阅读:
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考试的方法有笔试、口试、面试和操作考试等,根据不同的测试目标和测试内容而选择不同的方式。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学校考试成绩通常是指学生的笔试分数。
期中期末、中考高考结束后,班级、年级、学校、乃至县(区)市都要组织考试成绩分析会。怎样分析成绩才能扎实有效?是个关系到会议能否省时高效,关系到能否促进笔试分数提高的大问题。
一,明确影响成绩的主要原因
(一)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
1、没有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没有形成构成学习行为环节和秩序的良好习惯。环节如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改错、检查等,任何环节没做好,都会影响学习效果;秩序如做作业先要复习回顾,后要检查订正等,秩序混乱或不科学,学习就会费时低效。学生需要通过环节和秩序的完美结合来提高学业成绩。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
2、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指人的需要、兴趣、情感、意志、信心、自尊心等心理因素的影响。非智力因素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动力、定向维持、强化等一系列重要作用。它决定着学习者的积极性的程度和水平。缺乏这种基本元素,任何良好的教学方法都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
除上述两点外,还有学者把影响学习成绩的原因归结为:目标、兴趣、自信、毅力、学习习惯、记忆力、学习技巧、考试技巧等八大因素。


(二)影响班级成绩的主要原因
1、班风不正、 学风不浓。良好的班风、学风是成绩的保障。影响良好的班风、学风形成原因是多方面
的,如缺乏集体荣誉感和班集体的凝聚力、没有良好的纪律做保证等。
2、缺乏榜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集体,没有领头人,没有精神领袖,集体容易迷失方向。
3、没有抓好问题学生的管理。问题学生管不好,班级就会时时出现问题。班风、学风就会受其影响。
4、没有协调好学科和科任教师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班主任所教科目的成绩要好于其他科目,如果班主任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班,所任班主任的这个班的成绩要好于其他班级。为防止偏科现象,班主任要有全局意识,协调抓好学生个人以及班级整体薄弱科目的转化工作。只有班主任和科任齐心协力,成绩才会整体提高。
5、没有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学生在家能否独立认真完成作业,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学校教育只有在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之下才能扎实而有效。如果家长对学校教育不积极寻求配合的方式和方法,甚至是袖手旁观,是很难取得理想教育效果的。
(三)影响学校成绩的主要原因
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人为因素主要有学生自身、科任教师工作、班级管理、学校教学管理等几方面。
1、生源质量差。目前国家及各省市虽然对“择校热”问题出台了许多限制措施,但明里暗里不择手段去名校,去升学率高的学校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予以解决。普通学校以及农村学校的好学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这就造成了中高考成绩永远也比不上名校的问题。
2、师资素质差。好学生往名校、升学率高的学校流,好老师也往名校、升学率高的学校、城市学校里流。加之目前选拔、聘用教师机制的某些问题,使普通学校以及农村学校师资素质偏低。
3、管理手段落后。找不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良好结合点,顾此失彼现象比较严重。找不到提高考试成绩的科学而有效的办法,只是在拼时间、拼题量、拼体力、拼命。
二,掌握科学分析考试成绩的方式方法
考试结束后,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分析并对今后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或建议性意见,这也是通常意义上的教学质量分析或质量评价。其作用是剖析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指导学校教学工作,是强化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及时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深刻、系统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而拿出新的具体措施、制订出下一步工作方案的过程,是不断接收、吸纳新的教学思想,不断调整教学改革方向的过程。可以说,它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器”。
(一)教学质量分析的流程和形式
1、数字的统计、比较和分析。两率一分、最高分、最低分、分数段,成绩及名次等级,横向比、纵向比等信息首先要用表格的方式进行数字上的统计、比较,然后再进行文字上的分析。
教学质量分析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一般说首先是教师个人对所教学科的统计和分析,然后是年级组长对整个年级、备课组长对整个学科成绩的统计和分析,最后是主管教学校长、主任对全校成绩的统计和分析。
2、形成质量分析报告。1)报告结构。第一,考试及阅卷情况。这是对监考、批卷、数据统计等情况进行的总结,既是为以后考试做好规范,又是为下一步分析奠定基础。
第二,试卷情况。如试卷设计思想、考查内容、分数权重、难度、效度和信度等情况。
第三,数据情况。如准确程度、统计的内容及形式、对数据的解读等,明确教学质量的总体发展水平。
第四,经验、教训及问题。教学质量分析报告重在分析与反思。具体要从学生、教师、年级、学校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五,改进措施及意见。要关注整体和个体、要针对通过统计分析而得出的结论性问题,明确改进的措施和意见,要有可行性。
2)报告的特点。第一,针对性。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是针对试题或考试效果所作的实事求是的分析,解决教师所关心的考得怎么样、今后怎么才能考好的问题,是对考试的理性认识。
第二,时效性。教学质量分析的目的是针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为进一步提高质量奠定基础,时间性很强。因此分析要迅速,报告要及时,如果时过境迁,就失去了指导意义。
第三,指导性。质量分析报告要分析试题特点、教学效果,抓准典型试题,典型问题。分析典型时,要与教育发展形势、任务、要求以及学校存在的倾向性问题结合起来,使分析报告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作用。一篇好的分析报告,能引发反思,促使老师改进、调整教学思路和学习策略。分析试题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以新课标为依据,这样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指导作用强。
第四,全面性。质量分析报告,如果仅仅就考试学科进行分析,很明显就违背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其结果只能是导致师生只注重笔试,忽视音体美等综合素质的提升,要将考试结果与平日教学工作相联系,注意整个报告项目的全面性和具体性。
第五,实效性。报告不宜过长,每次有所侧重的分析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切忌面面俱到,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要以数据说话,并紧密联系学校教学工作的实际问题。
3、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1)教师教学质量分析会。此种教学质量分析会一般从下至上,包括班级会、学科会、年级会、全校会等等。为避免文山会海的陈规陋习,提倡少开会、精开会的新风气。建议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期中期末一起说,年级组每学期开一两次。
(2)学生座谈会和学生家长会。考试结果反馈本着扬长避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与学生或家长一起研究制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的方法途径。反馈考试结果必须遵循参与性原则,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考试成绩反馈过程中;正激励原则,多赞扬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尽量少批评;发展性原则,挖掘学生潜力,帮助他们积极进取,取得理想成绩;适度保密性原则,在考试结果反馈中尊重和保护学生的隐私。
(3) 提倡网上开会。大力提倡在网上开会,把分析报告挂在网上,让大家参与发言讨论,写出心得体会,经验和教训,改进措施等。这种形式的开会,有时要比常规性开会省时而高效。
(二)教学质量分析的内容
1、学生分析。学生自己写试卷分析,是提高自主学习、自我反思与评价能力的行为。
1)答题情况分析。学生通过试卷分析,知道前段时间学习效果,发现自己在知识掌握、灵活运用乃至心理方面的各种问题。
答题情况一般适于使用列表分类统计。内容包括题号、错题、分值,原因包括知识没有融会贯通、公式概念记错、审题不细、考虑不周、粗心计算、考试时间不足、书写不规范、没有思路、心态不佳等。对无法用表说明或需要进一步说明的,还要另外写出错题分析。另外,考试中有不少的客观选择题,即使有些题对了也有猜对的概率因素,因此对得分的题也要综合起来分析。
(2)个人学习状况分析第一,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学习主动性、学科兴趣、学习毅力、人际关系等。
第二,学习习惯和方法。是否能够自主学习、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情绪和心理及身体状态。考试是否紧张、考试心态调整、考试情绪稳定性等。
第四,其它客观原因。如资料缺乏、基础较差、考试策略的失误——考前调整准备、答题时间分配等。
(3)自我提高措施。把不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列表贴在课桌醒目处,经常提醒自己;制定赶超目标鼓励自己;找到失分原因和能够提高的分数值以增强学习的信心。
2、教师分析。1)考试导向分析。第一,考试难度。题目难度计算公式:Pi=Xi/xi(max)。式中Pi=某题目难度;Xi=被试总体在该题目的平均得分;xi(max)=该题目满分;试卷难度是题目难度的加权平均。分数高低与考试难度有关,故不能简单根据分数判断学习成绩上升还是下降,或判断学生用功还是懈怠。


第二,试卷信度与效度。信度是考试反映学生学习水平的可靠度。信度的评定方法一般用重测计算法和多人评定计算法。在对考试结果分析时,可参考以前考试结果,通过计算同上次考试结果相关系数来分析,相关系数越大,信度越高。
考试效度是指考试本身的有效性。即考试结果是否反映了任课教师所期望考核的内容。效度检验,一是采取本人评价法,请学生判断考试成绩是否符合他的实际情况,以同意的人数与总人数的百分比来评价效度,百分比越高,效度越好;二是采取他人评价法,请该生比较熟悉的同学、朋友或者家长判断是否符合该生的实际状况,以同意的人数与总人数的百分比来评价效度;三是组织评价法,请班主任老师和任课老师根据日常教学过程中的考察结果,判断考试成绩的结果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以同意的人数的百分比来评价效度。
试卷难度、信度与效度,程序比较繁琐,有些内容又具有主观的差异性,且一般不会直接影响名次,所以学校的期中期末考试,一般不进行试卷难度、信度与效度的分析。
2)对学生群体分析。第一,学生群体成绩统计。包括所有学生在各个科目考试中的平均成绩、最高和最低成绩、所有学生总体成绩的排序以及所有学生某一科目考试成绩的排序等。
第二,不同群体成绩不同的统计分析。学生性别,家庭背景、城区分布、是否班级干部等群体反映出来的成绩状况。如发现班干部成绩总体分布有所下降,则应该采取措施,为班干部开展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
3)对学生个体分析。第一,个人成绩描述分析。一个是成绩的横向比较,即一门课程成绩与另外一门课程的成绩进行比较,以对该学生的偏科情况进行分析;另一是对学生的某门课程成绩与班级全体同学在该门课程的平均分进行比较分析,以发现该生在某门课程上的成绩水平等。
第二,个人成绩稳定性变化情况分析。学生在多次考试中成绩稳定,能较好反映该生的努力程度和知识掌握水平。有的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家庭问题,人际关系冲突,师生关系紧张等原因,使得学习成绩有所变化。通过多次成绩变化情况分析,可找到变化的真实原因,进而明确学生学习过程中干扰问题的对策。
第三,个人成绩与努力程度的匹配分析。一般说,一个智力正常,学习用功努力的学生在考试中应该获得一个不错的分数。但是,一个平时不用功的学生,多次考试成绩相当不错,在排除试卷本身原因的前提下,可能是该生智力水平较为优秀,这样学生应鼓励在学习范围和程度上进一步扩展,而对于一个学习非常用功,考试成绩一般的学生,则要进行学习方法和应考技能的辅导。
4)存在问题分析。第一,分析教学问题。从平均分看教学水平和教学管理;从差异系数看所教班级学生的分化情况;从最高分看优生;从分数段看本班各个层面上学生的发展情况;从每个学生历次的分数次第变化来看学生各个阶段动态发展变化情况等。
第二,分析学习问题。从卷面情况看学生答题问题,问题分析不能局限于一次考试中发现的问题,也不能仅根据卷面情况就做出判断,应联系学生近期学习、生活表现情况,充分挖掘分析,才能比较准确地找到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5)教学改进措施。只有问题查找清除,才能够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对缺乏经验的年轻教师,面对一些技术性、教学方法等疑惑问题,最好向有经验的老师或向有关书籍学习请教,然后再写和说改进措施。
3、班主任分析。1)统计。按照花名册统计各科成绩、总分、排名次(班级名次、年级名次)、名次变化;各科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及上述三项指标的年级排名和与最高值的差别等。
2)对学生个人成绩的分析。第一,成绩变化的主要原因。看本班总分在年级前100200名的学生排名变化情况,了解本班学生优秀学生的比例,做好重点培养对象的选择工作。
第二,关注特殊或特色学生成绩。例如目标生、学困生、学优生、特色学生、学生干部等考试成绩分析。以鼓励性评价为主,针对异常情况(大幅度前进与后退)进行成因分析;看本班单科成绩最高的学生,以更好地树立本班学科学习榜样,充分发扬先锋模范作用,整体带动学科成绩再创新高。
3)对学科成绩的分析。要与学科教师沟通后进行。将本次考试成绩与上次考试成绩进行对比,找出进步突出和退步较多的学生,综合分析原因,力争下次考试避免同样问题发生。同时积极做好退步较多学生的思想工作。
4)班主任工作改进设想。主要考虑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协作两个方面。综合分析成绩,发现并总结问题,力争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稳扎稳打,不断提升班级整体成绩水平。
4、学校分析。学校的教学质量分析是站在全局和纵向发展的角度进行的。内容包括成绩统计、成绩分析、存在问题、教学建议或教学决策四部分。
(1)成绩统计。包括全校各科最高分、平均分、标准差、差异系数、各分数段人数,各班各科最高分、平均分、标准差、差异系数、各分数段人数,各班与全校总体情况的比较等。
(2)成绩分析。第一,横向分析。首先是全校各学科。自命题考试时全校各学科只能模糊比较。联考或统考时可以进行详细比较,因为联考时有外校或所有参考学校的考试情况做参照。
其次是各班级。比较某班总分、各分数段的比例,可以看出该班各层次学生情况。比较某班总分人平均和全校人平均、某班差异系数和全校差异系数的差别,可以看出该班的总体情况及分化情况。各班情况也可以直接对比,但要注意各班基础应该同等。
再次是各班学科。比较的差别可以看出班级学科的各层次学生情况。比较某班学科平均分、差异系数与全校该学科的平均分、差异系数的差别,可以看出该班学科的总体情况和分化情况。
最后是量化比较。不少学校实行量化管理,则可以根据上面的比较,定义最优者为满分,然后按比例折合给出量化得分。
第二,纵向分析。首先是全校纵向比较。这是一种模糊的比较,因为每次考试试题难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拿这次考试的学科优秀率、及格率和上次比较就会有较大的误差。
再次是各班、各班学科纵向比较。这个容易进行,也比较准确。从某班本次各分数段人数占全校的比例和上次考试所占比例的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到该班的变化情况;从本次某班学科平均分、差异系数与全校某学科的差值,同上次考试比较就可以看出该班学科的变化情况。
(3) 存在问题。问题分析一定要结合成绩来说明。原因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来查找,要有理有据,令大家信服。
学校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必须要对教学工作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必须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勤到教室课堂,勤到办公室备课组,积极参加教师的教学活动并及时做好观察记录;必须经常调查了解教导主任、备课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对教育教学意见和建议;必须经常抽查计划、总结、教案、学案、课件、作业、考卷,研究课题、读书与写作等项目的操作状况……
第一,学生问题。要着重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兴趣态度、学习习惯、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方面来思考。分析时,可以着重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考虑。
第二,科任教师问题。教师是学生的第一责任人。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学生。学生的学习成绩怎样,总能从教师身上找到根源与佐证。分析教师问题时,着重从学科知识、工作态度、教研能力、工作能力(备考、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指导预习与复习、课外辅导、测试等)、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师生关系等方面去考虑。
第三,班主任问题。要着重从影响班级成绩的主要原因--------班主任的责任心、工作能力、工作方法、管理水平、班风建立等方面来思考。
第四,学校管理问题。着重从学校日常教学常规管理、教科研工作、教师队伍培养建设、教学质量考核方法等方面去考虑。学校领导是学校教学规章制度的制订者,学校教学工作实施的研究者、指导者和管理者。学校领导只要研究到位、指导到位、管理到位、服务到位,教师就能落实到位。
分析时注意表扬好的,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树标杆,同时批评差的现象,促进转变;优势与问题要并存,既要让老师充满信心,又要清醒地认识到问题;不能简单的罗列各学科问题,必须整合提炼;分析要具体,切忌空洞。所谓具体,就是要分析到年级组、班级、任课教师,甚至分析到学生。不仅要对考试的整体情况作出分析评价,还要对学生进行个体化分析评价。
(4)教学改进建议及措施。建议及措施一定要结合各项分析,既要关注全校或年级的整体,又要关注教师或学生的个体。优势要说够,问题要说透。明确提高学科、班级、年级、学校成绩的具体办法,还要提出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备课、上课、教法和实验等措施,集体备课、师带徒、上研究课、及时检测、有效布置作业等制度或学校教学考核办法等。作者:教育之武宏伟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