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为何说宿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2017-11-17 08:09阅读:
为何说宿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赵汗青

依据历史记载,远在春秋时期,宿州这一地区为宋国地。其中有两个附属于宋国的附庸小国,即宿国与萧国。关于宿国的情况,最早的编年史《春秋》记载“(鲁)庄公十年,宋人迁宿”。由于《春秋》记事简略,没有给后人提供更详细的情况,以后的注释家告诉我们,此处所指的“迁”并不是说宋国灭掉宿国而迁其民,而是指移其国于国中以为附庸,因此《明嘉靖宿州志》在宿州建置的沿革中说:“庄公十年,宋人迁宿移入封内,以为附庸,始国于此。”
古代的宿国是西周初期的封国,风姓,伏羲氏之后,原在山东东平县境。宿国在封国初期仅是一个男爵的小国,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鲁国与宋国曾会盟于宿,这时的宿国还是属于周天子而介于宋、鲁两个大强国之间的弱小国家。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年),宋泯公并其土地,而将其民南迁入宋地,建立宿国作为附庸。南迁后宿国的确切位置究竟在什么地方?目前还说不清楚,从江苏省的宿迁到安徽省的墉桥区都有宋人迁宿的记载。
《明嘉靖宿州志》认为南迁后的宿国在以后宿州的辖区范围,《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宿迁县》则说宿迁是宋人迁宿之地。看起来南迁后宿国的位置在历史上尚有争议,笔者认为从宿迁到宿州(古宿州包括今灵璧、泗县)在地理上是邻近地区,南迁后宿国的位置大致在宿州至宿迁一带,应该是讲得通的。南迁后的宿国成为宋国的附庸。所谓附庸,《礼记·王制》解释说:“附于诸侯曰附庸。”郑玄注“小城曰附庸。”从引申的意义看,附庸当是附于诸国的小国,因此南迁后的宿国是属于宋国统治范围内的小国。南迁后的宿国为此后宿州得名的由来,《元和郡县图治·河南道·宿州》在介绍宿州建州的背景时说:“取古宿国为名”。
pan >为什么要取古宿国为名,当然因为这一带是古宿国之地,正如同许多地方是沿用古地名得名一样(如巢县得名于古巢国)。今天的宿州市在春秋时除了有古宿国以外,在今萧县境内还有一个萧国,《汉书·地理志》说“故萧叔国,宋别封为附庸也。”《括地志》说:“徐州萧县,古萧叔之国,春秋时为宋国附庸。”按:萧叔为宋徽子裔孙,春秋时宋封徽子启裔孙大心为萧邑宰。周庄王十五年(公元前682年),宋将南宫长万弑宋泯公
,宋群公子出奔萧,萧叔大心率五族之众败南宫长万,迎公子御说即位,是为宋桓公。桓公因大心有平乱迎立之功,升萧邑为萧国,以大心为国君,附庸于宋。春秋时的萧国故城在今萧县西北十里。

今天的宿州市在战国时期属于楚,楚本为江淮间大国,经过与秦国的长期战争,其政治中心逐渐被迫自西向东转移,两淮之间成为其最重要的根据地,所以这一地区在战国时受楚文化的影响颇深。秦统一六国后在今安徽、江苏的淮北一带置泗水郡,本地区大部分属于泗水郡,只有西北一隅的砀山属于砀郡。现在这一地区可考的秦置县有:位于今墉桥区境内的符离(治所在今墉桥区东北),蕲县(治所在今墉桥区南蕲县集),位于今灵璧县境内的取虑县(治所在今灵璧县东北高楼乡潼郡村),位于今萧县境内的萧县(治所在今萧县西北十里),位于砀山境内的夏邑(治所在今砀山县城东),位于泗县境内的僮县(治所在今泗县北骆庙乡潼城村)。秦末大泽乡农民起义的骨干将领中,有很多是属于这一带的人。(见《史记·陈涉世家》)。
刘邦建立汉王朝后,在秦朝郡县制的基础上,推行郡、国并行的地方政制。汉初国的辖区较大,以后在景帝、武帝时逐渐缩小,国的辖区相当于郡。依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今天的宿州市分属于沛郡、临淮郡、楚国、梁国等郡、国地,其中属于沛郡的有符离(治所在今墉桥区东北)、竹县(治所在今墉桥区老符离集)、蕲县(治所在今墉桥区南蕲县集)、萧县(治所在今萧县西北十里)、夏丘县(治所在今泗县城东)。属于楚国的有甾丘县(治所在今墉桥区北支河集)。属于临淮郡的有僮县(治所在今泗县北骆庙乡潼城村)、取虑县(治所在今灵璧县东北高楼乡潼郡村)。属于梁国的有夏邑县(治所在今砀山县城东),杼秋县(治所在今萧县西北老黄口)。西汉末年,王莽篡夺政权,建立短命的新朝,滥设行政区划,乱改地名。例如改符离为符合,蕲县为蕲城,竹县为笃亭,夏丘为归思,杼秋为予秋,

甾丘为善丘,夏邑为下洽等。东汉时郡国名称有所调整,例如沛郡改为沛国,楚国改为彭楚国,临淮郡改为下坯国,梁国依旧不变。其各郡、国在本地区内所辖置县大体与西汉相同,唯夏丘国由原属沛郡改属下坯国,杼秋县由原属梁国改属沛国。东汉末年,原来由西汉武帝时开始设置的十三州刺吏部逐渐由监察区转变为大行政区,成为郡国以上的一级政权。到三国时,州、郡、县三级制就固定下来。三国鼎立时期,今宿州市在魏的统治下,分别属于豫州的梁国、谯郡、沛国及徐州的下坯郡,其中谯郡县是在东汉建安年间分沛国及汝南郡地所置。谯郡在这一地区领有竹邑县(原西汉竹县东汉改竹邑在这一地区领用);符离(治所同两汉)、蕲县(治所同两汉)、萧县(治所同两汉);沛国在这一地区领有杼秋县(治所同两汉);梁国在这一地区领有下邑县(治所同两汉);下坯郡(东汉建安年间改下坯国为下坯郡)在这一地区领有夏丘、僮县、取虑三县(治所均同两汉)。西晋统一中国后,仍旧推行州、郡、县三级政权,在这一地区的行政建制基本上与三国魏时相同,唯下坯郡复又改名为下坯国,原属谯郡的符离、竹邑(按竹邑西晋改竺邑,后废)、萧县划入沛国辖区范围,其余不变。至东晋时期,北方各少数民族的统治阶级,逐鹿中原,战乱不休,本地区先后沦为赵、前燕、前秦的占领地区。北方流民大量南迁,侨置州郡混乱,政区的建置变化很大。南北朝时期本地区先后在北魏拓跋氏王朝及北齐的控制之下,但由于南北战争不断,形成拉锯战形势,疆界变动频繁,错综复杂,政区混乱,侨置州、郡、县日益增多,形成侨实不明,治地难考的状况。此时的州郡范围缩小,原来的郡要领一二十县,现在的郡平均仅管两三个县,例如今宿州北部东魏就置有睢南郡领斛城、新丰二县,南济阴郡领顿丘、定陶二县,政区的混乱,可想而知。因而《清光绪宿州志·舆地志》说:“按此时疆场之邑,一彼一此,虽统数郡,多不过一两县,县不过数百户,仅存其名而已。”
公元589年隋统一全国,结束了自西晋以后经历东晋南北朝二百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从而结束了政区混乱情况。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郡为州,全国实行以州统县的二级地方行政机构。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将全国所置州县加以省并,并改州为郡,推行郡县二级制,本地区分属于彭城、梁、下坯诸郡之地,所设置的县有符离(治所在宿县东北)、蕲、萧等县(治所同汉),属彭城郡。原北魏所置安阳县(今砀山县境内)改为砀山县(治所在古下邑县城),属梁郡,夏丘县(治所在今泗县城)属下坯郡。唐代沿隋初建置体制,改郡为州,实行州县二级制。贞观以后分全国为十道以监察州郡。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分全国为十五道。安史之乱后,节度使掌握道的军政实权,此后道就成为州以上的一级行政单位。在唐代前期,今宿州市属于河南道的徐州、宋州、泗州辖地。其中符离(治所在今墉桥区老符离集)、蕲县、萧县属徐州,砀山县属宋州,虹县(唐初析夏丘地区置虹县,后废夏丘,移虹县于夏丘故城)属泗州。
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为防御淮西叛藩的割据势力扩张及保护汴河的漕运,于汴水的咽喉埇桥置宿州,当时划旧宿州辖区范围的有徐州的符离、蕲县及泗州的虹县等三县,并配置徐州兵一千四百人以镇之。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又划入亳州之临涣县(今濉溪县南部)。至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徐泗观察使崔群向朝廷建议:宿州初建主要是防御淮西叛藩的窜扰,是为临时应变措施,现海内平静,临时设置的行政区划应予撤销,各县归还原属建制,抽调的部队调回徐州。朝廷接受崔群的建议,于大和三年撤销宿州,但以后由于考虑到汴河交通线的安全,于大和七年(公元833年)复置宿州于埇桥(今宿州市)。从此宿州的建制一直沿袭清末未变。
宿州的最初州志《*书·地理志》说:“初治虹,后徒治符离。”根据历史情况判断,“初治虹”只是很短的时间。所“谓徒治符离”实际上就是继治埇桥,因为元和四年确定置宿州时,曾强调埇桥有“舳捘之会,运漕所历、防御是资”的特殊战略地位,然后才确定置雄州以镇之。当时的符离县在古邑县城即今老符离集,在汴河北近二十里,镇汴的宿州决不会置于河北二十里之地,唯一的可能是朝议确定在埇桥置宿州以后,符离县治于元和年间也迁来宿州,从此宿州即治符离县。这一观点《辞海》的“符离条”编者也有相同的看法,原文说:“唐贞观初移治今宿县北符离集,元和中又移今宿县治。”从此宿州与符离县治即在一地。而原符离县治(今老符离集)仍还保有符离的名称,元金元素有诗云“州是符离旧县基”即指此。后人不察,每把宿州与符离县治强为二地,以致有些问题解释不清。
宿州建置后一直发挥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并于宗咸通三年(公元862年)在此设立宿泗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使以镇之。在公元十世纪的五代十国期间,中国再度陷于南北分裂的局面。本地区除虹县(今泗县)在吴、南唐的控制下(五代末入于后周),其余宿州各县和徐州的萧县、宋州的砀山县都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的中原封建王朝的政权统治下。梁太祖朱温在唐末,曾上表请求将其家乡砀山建置辉州,因此砀山一度属辉州,后来改属单州(治今山东单县)。北宋统一全国后,在行政区划方面实行路、州(府、军)县三级制,本地区分属于京东西路及淮南东路两大行政区,符离、蕲县、灵璧『宋元佑元年(公元1068年)改虹县灵璧镇置』虹县属淮南东路的宿州,萧县砀山县属京东西路的徐州及单州。
开宝五年(公元972年)为加强宿州的军事地位,设置保靖军节度。此时宿州的全称为宿州符离郡,宿州为正名,符离郡为宿州的别名。北宋末年,金兵南下,宋室南渡,偏安于南方。公元1141年,金、宋双方订立绍兴和约,东起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淮北之地尽入于金,今宿州市成为金国的南部疆土,南宋爱国诗人杨万里在《初入淮河》一诗中说“中流以北即天涯”,不了解历史沿革的人,是不容易体会作者此时此刻的悲愤心情的。金代基本沿用宋代路、府(州)、县三级管理制,本地区分属南京路及山东西路。其中宿州及符离、蕲县、灵璧,泗州的虹县,单州的砀山(金兴定中因河患迁虞山南保安镇),属南京路,萧县属山东西路的徐州,以后砀山县因与单州往来有黄河(今黄河故道)阻隔,改属南京路归德府。
元代统一中国,结束长期南北对峙的局面,在地方政权建设方面实行省、路府、州县三级政权制,本地区分属河南行省归德府与淮安路及中书省济宁路,其中宿州(元初符离、蕲县、临涣均并入宿州)、灵璧、萧县属河南省归德府,虹县属河南行省淮安路的泗州,砀山(元砀山县治在今砀山县东三里)属中书省济宁路。明代废行省制设立两直隶区及十三布政使司,本地区都属于南京直隶区的统辖范围,其中宿州、灵璧(为宿州属县)虹县均属南京直隶凤阳府,砀山、萧县(明万历年间砀山、萧县县城均迁今址)属南京直隶徐州。清初沿明制,南京直隶区改为江南省。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撤销江南省分为江苏、安徽两省。宿州、灵璧均属安徽省凤阳府,泗州为安徽省直隶州(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因淮水倒灌,州城陷于洪泽胡,寄治盱眙县,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移州治于虹县,省虹县入泗州)。砀山、萧县两县则属江苏省徐州府。
辛亥革命后,民国成立,省以下各级机构力求简化,废道、府两级,改州为县,县均直属于省。1912年改宿州、泗州为县,今宿州市的墉桥区(宿县)、灵璧、泗县均属安徽省。砀山、萧县则属江苏省。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恢复道制(道为元、明、清时设置在省、府之间的监察区,为省派出机构,不算一级地方行政区)墉桥区、灵璧、泗县属安徽省淮泗道,砀山、萧县属江苏省徐海道。国民党政府统治期间最初实行省、县两极行政区划体制,但由于一个省所管的县太多,1932年各省设行政区,区置行政长官,1935年改行政区为行政督察区,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作为省的派出机关。今宿州市的墉桥区(宿县)、灵璧、泗县当时属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泗县,砀山、萧县属江苏省铜山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徐州。抗日战争期间本地区各县均已沦陷,1944年日伪曾在苏皖北部置淮海省。抗战胜利后,宿县、灵璧、泗县均属国民党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区,专员公署驻宿县。砀山、萧县属江苏省徐州专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今宿州市为皖北行署区宿县专区。当时的宿县专区辖宿县、灵璧、泗洪、泗县、五河、怀远、砀山、萧县、永城九县,专员公署驻宿县,不久宿西县改为濉溪县,宿县专区共辖十县一市,专署驻宿州市。1952年撤销皖南、皖北两行政公署,合并建安徽省,宿县专区所属萧县、砀山划归江苏省,永城划归河南省。1953年撤销宿城市,其原行政区并入宿县为城关镇,专员公署驻宿县城关镇。1955年将宿县专区的泗洪县划归江苏省的萧县、砀山划属宿县专区。
1956年宿县专区与蚌埠专区合并为蚌埠专区
1959年撤萧县、砀山两县合为萧砀县。1961年恢复宿县专区,萧砀县撤销,恢复萧县、砀山两县,宿县专区仍辖宿县、灵璧、泗县、五河、怀远、濉溪、砀山、萧县八县。1964年以宿县、灵璧、五河、怀远各一置固镇县,属宿县专区。1971年宿县专区更名为宿县地区。1977年濉溪县划归淮北市。1979年析宿县城关镇及附近郊区置宿州市,为地辖市、行署驻地。1983年将怀远、五河、固镇三县划归蚌埠市。

一九七九年析出宿县城关镇及城郊、城西两公社之大部分置县级宿州市,几年后,宿县与宿州市合并为县级宿州市,一九九九年撤县级宿州市,升级为厅级宿州市,原县级宿州市改名为墉桥区。
今宿州市辖墉桥区、灵璧、泗县、砀山、萧县。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