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北京“战疫大考”展现“大城之治”功力

2020-07-13 08:04阅读:
北京“战疫大考”展现“大城之治”功力
最近,有一本“抗疫日记”在网上走红,日记的主人名叫邹宁,北京西城区的一名社区社工。起初,邹宁写日记是因为焦虑,脑子里的“疫情弦”绷的太紧,想通过日记排遣情绪。他的日记看似一本“流水账”,却真实记录了他和身边同事一起值守卡口、抗击疫情的点点滴滴。写着写着,邹宁的“文风”起了变化,大多是发自内心的抗疫感悟,字里行间满满的正能量。邹宁索性将日记公开,每天发微信朋友圈,与大家交流互动。不久,邹宁的日记被挂在社区和街道的公众号上,他随之火了,并带火北京西城社工。
近日,还有一个人也挺火,是位白衣天使,她跪在地上为孩子做核酸检测采样的画面获得无数点赞。她说“我低一些,小朋友就不那么害怕了!”她叫张圆媛,北京市宣武中医院的一名年轻医生,长着一双亮晶晶的大眼睛。此次疫情她被分配到了庄胜广场核酸检测点,为街道居民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别看她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非常劳累,但在为小朋友采样时,却依然选择跪下来。
其实,邹宁、张圆媛只是一线抗疫群体中的普普通通一员,其忘我奉献、英勇奋战的工作场景也只是北京战疫的一个缩影。
面对突发而来的聚集性疫情,面对新发地市场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扩散风险,北京打的绝非无准备之仗。半年来一直绷紧的疫情防控之弦,一整套成熟的防控体系,使北京在疫情出现反复后,第一时间进入“战时状态”,在22小时
内即锁定新发地,实现“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
可以想象,在这座有着2100多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在1.6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寻找有关人员的蛛丝马迹,其难度究竟有多大。然而,近一个月来,北京以严格的措施、顽强的斗志、扎实的工作、精准的防控,在城市运行没有大范围“停摆”的情况下,施行“外科手术式”定点抗疫,将疫情的破坏性降至最低;仅用了二十多天就实现日新增确诊病例清零,累计新确诊病例连续多日保持在335这个数字上,其中近百人已治愈出院。而相比之下,疫情在美国已经持续了4个多月,日新增确诊病例屡创新高,突破7万例,截至7月13日,累计确诊病例已达340多万,死亡近14万,太恐怖了!
北京战疫创造奇迹的背后,是决策层面的周密部署,是执行层面的全力以赴,是包括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在内的广大一线工作者的勠力同心,也是广大市民坚决响应号召、积极配合防控举措的自觉行动。
为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北京持续丰富各领域政策供给,从“京16条”为中小微企业暖心定心,“京9条”为企业雪中送炭,到“京8条”为高校毕业生排忧解难,北京聚焦企业痛点、社会难点、发展源点,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在稳就业、保民生的同时,培育新的增长点、增长极。
北京“战疫大考”展现出“大城之治”的非凡功力。或者说,北京的战疫行动就像一块试金石,检验了“大城之治”的成色。近些年一次次的流程变革和机制创新,全市形成闻令而行的社会响应机制和动若风发的应急处置能力,关键时刻精准防控水到渠成、落地生根。
还记得什刹海吹响的“三声哨”吗?什刹海是开放景区,是文保区,还是居住区,环境问题、管理问题、秩序问题等等,过去是“顽疾”,让街道很头痛。可是,自从北京市探索形成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这一新机制,以及“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接诉即办机制,城市基层治理的死水被激活了,诸多问题和矛盾迎刃而解。什刹海呢,第一哨解决乱象,第二哨强化管理,第三哨着眼提升,三声哨吹响,城管、环保、交通执法等部门共同施治,让喧嚣嘈杂之地重回宁静安然。
近些年,北京在提高城市治理水平上拿出“绣花功夫”。就拿胡同、四合院整治来说,站在保护老城、恢复古都历史风貌的高度,聚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数十年被蚕食的公共空间腾退出来了,花草树木回归到风貌古朴的胡同里,就连消失百年的“水穿街巷、庭院人家”的历史景观也神奇再现,好似一幅江南水乡画卷令人沉醉。而胡同口的小微花园、街道旁的“城市森林”等也如雨后春笋涌现出来。那穿梭于城市一条条河道,成为风景靓丽的休闲新空间。更有数不清的郊野公园、生态湿地等人鸟共享的乐园,以及永定河“复活”、“副中心”蓝绿交织、“穿过森林”去大兴机场”等大手笔,如画如诗的美景处处可见。
放眼整个北京,怡人美景看不够,喜人变化说不完。一句话,以人民为中心的“大城之治”,提升了城市品质,彰显了古都魅力,使得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越来越具有国际范儿,越来越和谐宜居,广大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董聚山)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