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让更多老年人乐享智能化便利

2021-02-25 09:35阅读:
让更多老年人乐享智能化便利
最近一个时期,“数字鸿沟”成为一个热词,这主要是针对老年人讲的。面对飞速发展的数字化社会,老年人无所适从的窘境,引起各个方面的关注。如何尽快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让他们与年轻人一起享受智能化便利,成为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方面困难的实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7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提出了20条举措要求,旨在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方案设定的目标是,2020年底传统服务兜底保障到位,2021年底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更加普遍、传统服务方式更加完善,2022年底解决老年人面临“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作为首善之区,北京市率先对方案进行细化,计划在3年时间推出162项措施。
在此之前,北京市已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医疗机构增设老年患者“无健康码”绿色通道;旅游景区、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适当保留人工窗口和电话专线,为老年人保留一定数量的线下免预约进入或购票名额等。今年新春伊始,北京市发改委、市卫健委联合印发通知,提出建立全市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联席会议制度,细化了工作台账。市发改委还宣布,今年将落实52项具体措施,包括简化网上办理就医服务流程,为老年人提供语音引导、人工咨询等功能服务;老年人高频消费场所、基本公共服务费用、行政事业性费用收取单位设置人工现金收付通道;推行老年人凭身份证、社保卡等证件乘坐公交车,等等。消息传来,广大老年朋友纷纷叫好。
智能时代,如何让老年人生活得更从容?一方面,社会各方应重视老年人的需求,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要从产品研发端入手,让人工智能更适老、更有爱。比如说,智能手机要在通用设计中进行多元化需求考量,使老年用户也能选择易于授受和使用的产品服务。当然了,由于老年数字产品和服务相对利润较低,政府在财税金融政策方面应对相关
企业予以扶持鼓励。此外,公共服务部门可以尝试将相关服务再细化一些。比如,在社区开设智能手机培训班,教授老人学习扫码支付、网上挂号等简单操作技能;针对不同场景录制相应的使用教程视频,教老年人学会办理对应的线上业务,缓解老年人不知从何做起的焦虑,减轻线下窗口的办事压力。
对于某些学习和接受能力较差的老年群体,不妨提供“一键式”或自动化服务。很多老年人不是感叹外出打车太难,不会操作约车软件吗?如果网约车平台能够优化约车软件,增设“一键叫车”功能,提供电召服务,对老年人订单优先派车,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滴滴出行陆续推出了“代叫车”“关怀模式”“亲友代付”等功能,老年用户打开“关怀模式”时,页面会变得十分简洁,用户只需要输入目的地,然而按下“确认叫车”键即可。对于没有网络支付账号的老年用户,亲属朋友可通过“滴滴亲亲卡”绑定老人滴滴账号为其支付车费。
与此同时,让科技赋能社会化保障服务,助力“养老”变“享老”。据悉,某些地方政府已经为困难独居老年人免费安装“一键通”应急呼叫和烟感报警等设备,可实时监测老人活动轨迹、煤气泄漏、烟雾等情况,通过信息化平台和客服中心提供24小时家庭安全监护。某些养老机构也构建起智慧养老系统,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让养老服务更加智能高效。比如说,老人佩戴的胸牌可用来定位,帮助紧急呼叫;卫生间的地垫一旦监测到老人摔倒,可发出警报;智慧养老软件实时记录老人生命体征数据,供医护人员参考。
我们相信,只要在完善市场供给、优化公共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在社区家庭中给老人更多耐心和帮助,就一定能够让广大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尽享信息社会、数字化生活的红利,过上从容温馨的老年生活。(董聚山)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