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神奇的古代“地道战”:李光弼万人胜史思明10万人

2017-09-06 19:27阅读:
神奇的古代“地道战”:李光弼万人胜史思明10万人
前文写郭子仪时,我们提到了另一唐朝平叛大将李光弼,那么接下来就讲讲唐朝光复战中大名鼎鼎的太原保卫战,相信那种奇特的古代著名“地道战”也是相当吸引大家眼球的。


关于此役,我们先援引《旧唐书》所载:二年,贼将史思明、蔡希德、高秀岩、牛廷玠等四伪帅率众十余万来攻太原。光弼经河北苦战,精兵尽赴朔方,麾下皆乌合之众,不满万人。思明谓诸将曰:光弼之兵寡弱,可屈指而取太原,鼓行而西,图河陇、朔方,无后顾矣!光弼所部将士闻之皆惧,议欲修城以待之,光弼曰:城周四十里,贼垂至,今兴功役,是未见敌而自疲矣。乃躬率士卒百姓外城掘壕以自固。作堑数十万,众莫知所用。及贼攻城于外,光弼即令增垒于内,环辄补之。贼城外诟詈戏侮者,光弼令穿地道,一夕而擒之,自此贼将行皆视地,不敢逼城。强弩发石以击之,贼骁将劲卒死者十二三。城中长幼咸伏其勤智,懦兵增气而皆欲出战。史思明揣知之,先归,留蔡希德等攻之。月余,我怒而寇怠,光弼率敢死之士出击,大破之,斩首七万余级,军资器械一皆委弃。贼始至及遁,五十余日,光弼设小幕,宿于城东南隅,有急即应,
行过府门,未尝回顾。贼退三日,决军事毕,始归府第。转检校司徒,收清夷、横野等军,擒贼将李弘义以归。


以上就是在唐平“安史之乱”的战争中,著名的防御战太原之战的简单经过。


大致就是说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叛将史思明﹑蔡希德、高秀岩等率众贼军10余万来势汹汹地进攻北都太原(今太原西南)。当时北都留守李光弼所部不满万人,而且又都是老弱残兵,却顽强地挫败史思明等10万众的围攻,功载史册。


其时,太原守军先在城外开凿壕沟,又以挖出的土方作坯数十万,加固城垒。当敌人强攻城时,唐军先用强弩发巨石猛击,叛军死伤无数。然后暗掘地道陷敌,一夕而擒之,把敌军打得惊慌失措哭爹喊娘,不敢逼近太原城。史思明见强攻不下,于是北返,李光弼乘机出击,大败叛将蔡希德军,歼其部众7万多人,既稳守了太原,牵制敌人的大量有生力量,又保证了唐军左翼的安全,减少了正面战场的压力。


太原保卫战的大致历史背景就是这样的。也就是安禄山因昏君李隆基“送大礼”意外攻陷潼关后,当时正围困史思明于博陵(今河北定州)的李光弼部只好避敌兵锋撤围引兵西入井陉,退守太原。此后史思明再度攻陷常山,重新夺回河北全境。肃宗至德二年正月,史思明自博陵、蔡希德自上党(今山西长治)、高秀岩自大同(今山西朔州东北马邑)、牛廷玠自范阳(今北京城西南)率兵共10万多人,会攻太原,由此企图夺取河东,进而长驱直进击朔方、河西等地。


敌军如此强大,而当时我军的军队构成是这样的,因为李光弼所部精兵都已调往朔方,太原所剩部队只有河北兵5000人左右,加上地方团练兵马也不过万人,史曰:“时锐兵悉赴朔方,而麾下卒不满万”(《新唐书》)。面对兵强马壮志在必得的安史叛军,李光弼手下残兵弱将很多都发脚软,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如此以一敌十的光景,这仗啥能打呢?于是军中一时笼罩着一股十分浓烈的悲观情绪,认为只有等死了。


正当一干众人唉声叹气悲观失望之际,从来不信邪的李光弼却没有失去信心,当时众人都主张先加固修理城墙以利坚守,足智多谋的李光弼却反其道而行之,他说:“城环四十里,贼至治之,徒疲吾人。”也就是说太原城方圆40余里,这么大的范围,时间这么紧,强大叛军又将要杀到,现在才急匆匆动工修城,最怕是城没修好自己先把自己搞得疲于奔命,敌军一到连打仗的力气也没了,这叫做两头不到岸卖力不讨好,必然招致失败。


那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就这样不发一枪自动缴械投降?众人正在疑惑之际,李光弼立马说:“NO。听我的,俺自有办法。”于是便有了著名的古代地道战,非常有趣的地道战,估计现代的地道战也是取法其中或者是直接“克隆”的吧?这个当然值得大书特书。


于是,说干就干,李光弼立马率领城中军民在城外深挖壕沟,然后用挖出的土方做了几十万个土砖坯作打仗时备用,当时很多将士还不知老李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呢。安史叛军一发起攻城大战,他就命令将士们用已经准备好的土砖坯修补被损毁的城墙营垒,没让敌人占到一点便宜。


当时依凭强大军力曾叫嚣屈指可取太原城的史思明看一时不能攻陷城池,于是连忙派人到山东取攻城器械,据说还以蕃兵3000人严密护送,不料却被善于用奇兵突袭的李光弼途中遣兵打埋伏,漂漂亮亮地打了一次歼灭战。


为了有效地阻击敌人,以最少伤亡歼灭敌人的大批有生力量,不让叛军轻易强行攻城得手,李光弼还在城上安装强弩机(抛石器)发射巨石,一发可击毙叛军几十人,使安史叛军血肉横飞损失惨重,史曰:“乃彻民屋为摞石车,车二百人挽之,石所及辄数十人死,贼伤十二。”死于唐军乱石之下者甚众,无奈只好放弃强攻,被迫后退,不过还是凭绝对优势兵力继续作围城之势。


后来,为了撕开敌人的包围圈,聪明过人的李光弼还以诈降手段(老军棍孙子也说兵不厌诈也),假装向叛军无条件投降,还约定好了日子,然后却暗中派人挖地道到叛军军营之下,先用大木头撑着。“至期,以甲士守陴,遣裨校出,若送款者,思明大悦。俄而贼数千没于堑,城上鼓噪,突骑出乘之,俘斩万计”(《新唐书·李光弼列传》)。


于是,万众期待的“地道战”终于到了。
神奇的古代“地道战”:李光弼万人胜史思明10万人
也就是说到了约定投降之日,李光弼果然也装模作样地派手下大将率领数千人兵士出城伪降,做得比真的还要真。安史叛军不知有诈自然信得十足十,首先是唐军伪装得像,连大骗子史思明都被蒙在鼓里了,以为官军寡不敌众支持不住叛军的强攻真的举了白旗,于是都欢欣鼓舞不作防备。看到官军果然前来受降,于是也就是心花怒放地前来接洽,正在调动军队出军营时,突然间军营中地动山摇,好像来了八级地震一样脚下踩的土地迅速凹陷下去,原来是李光弼的地道战开始了,撑木一倒地就陷落,于是叛军死了几千人,顿时陷入一片慌乱之中,这办法他妈也太刁钻了,以至于叛军死也不知道是什么回事,还以为自己在梦游呢。


于是,趁敌人慌乱之际,诈降的唐军乘机擂鼓呐喊如猛虎下山地掩杀过去,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一柱烟功夫就灭了叛军万余人,大获全胜。


总之,原本想用速战速决战术解决太原的史思明围攻一月有余而攻不下,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于是急火攻心漫无边际选派精兵强将一天几十次在城外东西南北转悠,试图找出唐军的防守漏洞作为突破口一举冲入城内,可惜找了很久居然一个大的老鼠洞都没找到,因为李光弼治军严明是唐军出了名的(堪与哥舒翰有一拼),所以城防事务十分严密,简直就是滴水不漏,让狡猾大大的史思明无懈可击,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扫兴样。


史思明找不到李光弼的弱点,而李光弼却找到了克敌至胜的法宝,那就是我们抗日战争时期的战争法宝地道战是也。史曰:“思明为飞楼,障以木幔,筑土山临城,光弼遣穴地颓之。思明宴城下,倡优居台上靳指天子,光弼遣人隧地禽取之。思明大骇,徙牙帐远去,军中皆视地后行。”反正,处于劣势的唐军只能出奇制胜来和敌人周旋,顺便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成功。这个就是让唐军神出鬼没让叛军人心惶惶的地道战。


当时,李光弼除了做好土砖守好城墙,还积极派人挖掘地道,直接通至城外,而当叛军在城外辱骂挑战时,唐军却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叛军兵士偷偷拖入地道,没有注意到的叛军兵士还以为是自己的伙伴人间蒸发了呢。然后被神秘捉住的贼兵给拉到城上砍头,叛军才知道中招,于是后来连走路都小心翼翼地低头看地,看看有没有神秘地道,反正把叛军吓得不轻,整天胆颤心惊六神无主的样子,骚扰得他们连打仗也没心机了,这地道战忒是太厉害了。


史思明曾以障眼法用云梯与筑土山攻城,李光弼还是派人在城下先挖好地道,敌人一靠近城墙土山便颓然塌陷,前功尽弃。甚至于史思明这个打仗也不忘娱乐的超级戏曲票友津津有味地听伶人唱戏时都被李光弼用地道战扰乱了,老史立马大骇逃走,大快人心也!


这个还真是如现代电影主题歌里所唱的“地道战,地道战,埋伏的神兵千百万”,看到自己的10万虎狼之师干不倒李光弼的1万老弱残兵,还输得很难看,于是曾经志得意满的悍将史思明也没辙了,考虑到面子问题更想推托战败责任,于是自己先撤退了,留下蔡希德继续围攻太原,由于久攻不下,当时的叛军也是人心浮动无心恋战,连主帅都开溜了这仗还怎么打?


李光弼是一个人精,史思明一走,趁着敌军军心涣散,于是“光弼出敢死士搏贼,斩首七万级,希德委资粮遁走。”也就是唐军组织敢死队突袭无心打仗的叛军,敌人惊慌失措溃不成军,被官军斩首七万,赚狠了,叛军只能学兔子撒丫逃窜。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