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口水油”浸透的安全感如何拯救?

2017-03-17 11:18阅读:
“口水油”浸透的安全感如何拯救?
风头上,才会揪出一些典型,杀一儆百,广州一火锅店,重复利用“口水油”,一锅底料用上几百次才作废,黑资料早已搜集,却只等“315的号子”,才能全盘托出,来个釜底抽薪,为的就是统一步调,集中惩治。讲真,“口水油”重复利用,早已不是料儿。不过,顺着“315之夜”的道场,也能搅动民众情绪,挑起舆论大旗。
很多事情已经形成固定模式,这边报道一出,那边相关部门才迅速介入调查。这都无妨,关键是没报道的地方谁去调查治理,这是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有关餐饮行业的标准,一直以来都是模糊的状态。别看店里各种证件都很齐全,可是执行不执行却又另当别论。
绝大多数餐馆,能把食材表面的泥沙污物冲洗干净,就算得上良心后厨。至于浸泡去农药,仔细冲刷,想都别想。后厨的景象最好不要亲历,否则再好的胃口也会被打翻。别看舌尖上的中国很美很诱人,可是“嘴边上的中国”是不是这个味儿,“大肠里的中国”干不干净,或许才是真正需要思考的问题。
如果说食品安全是社会问题、法律问题、行政管理问题,那么,“食品安全感”则要简单的多,仅仅是老百姓的“心理问题”,但与其他病疾相异,心理问题往往最难医治。一部部食品安全恐怖大片档期不断,一遍遍摧残老百姓脆弱的“食品安全感”。
为何食品卫生监管总在舆论弄得“满城风雨”之后才出手,这种以媒体,特别是央视曝光为引导或“平息”的逻辑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多年“一贯制”,就更不正常了。总是追着问题跑,总是“化被动为主动”,已成了当下食品卫生监管部门的一种“特
色”,百姓对此近乎免疫。
火锅“口水油”并非是新冒出的问题,回收使用“口水油”由来已久,是半公开的秘密,甚至操作都不遮掩。很多时候并非监管能力不足,而是具体落实的时候被打折,每一次食品安全出大纰漏,都是“憋了好几年”才被央视等媒体戳穿,相关部门才跟进处理。
这样的时候,不免会催生一种惰性苗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民众早已麻木不堪。民众的义愤和关注正在逐步减少,对危害健康的行为和后果,很多人已经懒得去谴责和追究管理之责,相关管理部门每次总能以非常正面的形象轻松过关,有如此的懒猫一群,又没人去当真计较,耗子岂能不肆无忌惮,民众的餐桌能干净才怪。
追根究底,混乱的市场竞争机制和没有完善的监管机制,给商家投机取巧的空隙越来越大,再加上社会资源分配上的倾斜,追求利益最大化已经成了人们唯一的信仰。为了过更好的生活,就不惜一切代价将别人的生活搞臭,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然而,社会秩序却是共生,你害我,我害你,在未来的出路上,最终陷入互害,这种模式已经逐步绑死,要想解绑,除了游戏规则要跟上,人性的敬畏也要救赎。不然,多年之后,你终将被自己坑害。
原创文章,谢绝无署名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