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大学生25字遗书:为何面对死亡才知道什么更重要?

2017-11-15 13:45阅读:
大学生25字遗书:为何面对死亡才知道什么更重要?
一大学生,所乘航班突遇火警,紧急备降的半小时里,在iPad备忘录里,给爸妈和女友写下遗书。大概内容是:“世界和平,爸爸妈妈我爱你,我爱XX(女友名字),不要吵架……”。好在有惊无险,航班平安降落。但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却让当事者们感到生死一线的紧张氛围。
如“大学生25字遗书”,如若平日里这样劝诫家人,或者与家人对话,大抵会被家人认为“精神异常”。即便所说的话语很真切,很有理,但并不会起到什么作用。说到底,死亡如果还遥远,就好像我们有天然挥霍生命的权利。那些消耗生命的“琐碎”,折腾亲密关系的“纠缠”,难以启齿的“表达”,只要不临近死亡的时刻,总会被认为是“理所当然”。
只是,当生命真正遇到危险的时候,很多人才顿时清醒,搞明白生命中那些值得拥抱的事情。在社交媒体上,很多人看到这一幕觉得很感动。可实际上,所感动的并不是“大学生25字遗书”本身,而是通过这样的一件事情,给常人打开一扇认知生命的通道。
坦白而言,不面对死亡永远不知道什么更重要。拥有的太多,就会麻痹感知的方向,只有将要失去的时候,才发现就连平日里想表达的爱都是一种奢望,都得靠另一种介质去表达,着实让人感到一种无助。也恰恰是这种无助本身的驱动力,让人们明白珍惜拥有的是有多么重要。
然而,绝大多数人在生活中,感知的能力总是很迟缓。甚至因为年轻,就觉得一切都可以来得及。“那些未来会更好”的期待,“等有钱后才去做”的打算,绝大
多数到最后都没有实现。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与生俱来的逻辑惰性,只要能拖一天就会多拖一天。
只是飞来横祸无定数,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怎样。所以,在常人的世界里,绝大多数都是叹惋和无奈。于是,每每听到那些“来不及”的语境时,才会扪心自问该珍惜什么,才会发现过去忽略的事情太多。
年轻的时候,我们听到黄龄的《痒》,总觉得年轻没什么不可以。是的:“来啊!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时光;来啊!爱情啊!反正有大把愚妄;来啊!流浪啊!反正有大把方向;来啊!造作啊!反正有大把风光”。
但这样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却也总会蒙蔽少不经事的年轻人。他们不关心粮食和蔬菜,不关心父母的叮嘱,不关心未来的方向。因为年轻,他们好像只有自己。这或许也是人类的一种宿命,年轻总是懵懂,人的一生就好像一种成熟的过程,越懂得怎么活越才发现,人生已过半,只能一声长叹。
所以,与其说“大学生25字遗书”感动到很多人,不如说是人们自己感动到自己。因为在生活中那些不曾被关注的事情或人物,只有在失去时才会被当回事,才会被认清事实的本来面目,才会知道自己的本能所向在哪里。
说到底,人类并非害怕死亡本身,而是害怕死亡所导致的“失去和回不去”。于是才有那句:“失去时才会珍惜”的俗世金句,但真正能早早明白的又有几个人,明白后去做的又有几个人,谁不是经历大灾大难,生离死别后才懂得人生,这大概就是人类成长的局限性。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