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90后加入离婚大军”这是迟早的事情

2018-04-23 11:39阅读:
“90后加入离婚大军”这是迟早的事情
有媒体报道,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制作的一份关于离婚纠纷的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出炉。其中的数据显示,当不少80后还在与“剩男剩女”的标签抗争时,第一批90后已经加入离婚大军。单从报道的趋向来看,这似乎并不是什么好的事情。不过,就事论事,一方面印证离婚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传递出90后多数开始走进婚姻的深水区。
从婚姻的合散使然去看,“90后加入离婚大军”是迟早的事情。从个体的幸福感出发,离婚这档子事儿不完全是坏的。作为个体如果委身于破败的家庭之中,才可能是一件坏事。因为坏的婚姻,对孩子和亲人都是一种折磨,甚至将摧毁婚姻中的当事者,成为一生的遗憾。
站在家庭传统稳固的层面而言,“离婚”的方式历来不被人待见。甚至,成为一些人的污点,影响再次走进婚姻的“人品议价”,当然这里不是指代物质层面的考量,是指能被二次婚姻尊重的可能性比重。这方面尤其对女性比较苛刻,除却“处女情节”的偏见,更多是出于道德层面的“不稳定性”的个人品行评价。
当然,对于男性而言,有过离异经历的人,也会受到一些负面限制。不过,相对女性而言,在道德评价上,男性比较宽松。但在物质的衡量要求上,会更加重一些。因为,对于普遍女性持有的观点而言,既然男性配偶在过往的婚姻中固守能力较弱,那就必须在物质条件上要求严苛一些,要不然女性会在婚姻中失去更多。
这也就是为何,有过离异经历的女性,很难再找到初婚的男性,而有过离异经历的男性,却还是可以找到初婚的女性。这其中
反映出的观念,或多或少还是对女性不太公平,但随着“性别思潮”的不断争辩,女性在生活中的贡献持续增加,这种观念还是在逐步衰减。
所以,近些年,人们也在逐渐接受“消极婚姻”的离散,认为实在过不在一起,离开反倒是另一种成全和幸福。这从人性的层面出发是合乎情理的,也受到不少人的接纳。不过,对于“冲动型”、“不负责任型”、“出轨型”、“父母干扰型”而导致的离婚,还是让人感到遗憾的。
虽然说有“结婚自由”,就有“离婚自由”,但作为普适的社会组织形式“婚姻”而言,人们还是希望结果是美满的,彼此是幸福的。不过,不同时代对于这些“美好”的评判,人们已经有所变化。表面的完满已经不是衡量婚姻的唯一标准,开始将婚姻的美满回到当事主体身上,幸不幸福,发言权在当事者自己,而非七大姑八大姨和市井的七嘴八舌。
在很长一段时间,一个人要是不结婚或者离过婚,都会被认为是一种人生缺陷,而现在的人们开始突破这种观念,认为只有彼此理解,精神契合的婚姻才能更幸福。虽然,现实生活中物欲滔天,但人们却更渴望精神层面的结合,这或许就是现代社会中婚姻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婚姻就是物质供需层面的合作,男性只要有能力挣钱养家,就会受到很多女性的亲睐,女性只要有颜值会家务,同样也会赢得婚恋市场的“高议价”。而固守婚姻的稳定条件,却来自家庭的固化和孩子的裹挟,很多时候即便不幸福,很痛苦却也只能委身婚姻,直到终老。
这一点上,在父母一代和祖父祖母一代较为明显。不过从年轻一代的身上,这样的固守似乎就不再那么坚不可摧。一方面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提升,另一方面物质的供需相对富足,绝大多数人开始寻找精神加面包的婚姻,这就使得以一次婚姻定终身的事情显得很难得。
当然,我们并非说一次婚姻定终身不好,而是希望那些在破败婚姻里的人们,能选择更好的出路,能在再次婚姻中找到自己的幸福。说到底,婚姻是合作,但合作就不只是物质层面的合作,还有精神层面的合作,要不然就是一场赤裸裸的耍流氓。
所以,当离过婚的朋友,在和我谈起关乎“再婚的偏见”时。我总强调“活出你自己,不要总看外围评价”。当然,作为婚姻的一份子,要有责任心,要有奉献观,要有自由的尊重,要有宽容的忍耐。好的婚姻要的不是三观一致,而是三观不一致也能找到彼此尊重的能力。任何两个人都不会一样,但尊重的力量会让两个人找到共识,找到共同的幸福,这或许才是现代婚姻该探求的方向。
离婚和结婚实际上都应该是中性的,它们都是寻求幸福的通道,结婚是肯定幸福的开始,离婚是驱散痛苦的开始,如果简单的以形式论高下,真的就会断送很多人可能幸福的路途。这也就是为何,在面对离异者,我总说要好聚好散的原因,而非闹得一地鸡毛,彼此横刀立马。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