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熬夜看世界杯猝死”是个伪命题

2018-06-22 12:13阅读:
“熬夜看世界杯猝死”是个伪命题
有媒体报道,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一个28岁小伙“熬夜看世界杯猝死”。按照知情人的描述,世界杯开赛当日,小伙守在电视机前,边喝冰啤酒边看球赛,熬夜到凌晨三点球赛结束后,他还意犹未尽。第二天上午,小伙因身体不适向单位请假,然而,下午上班仅1个多小时,他突然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医院救护人员赶到后,虽采取一系列抢救措施,但已无力回天。
对于这样的事情,“猝死”的定性肯定没问题,但对于“熬夜看世界杯”这种大帽子,似乎就有点太过应景。某种层面上,每天都有“猝死”的人,不能因为“猝死前的行为”,就认定“猝死”的原因是什么。这不仅有悖医学常识,同时也是对大众的误导。
就如当事急诊科医生所说,喝啤酒、熬夜只是“猝死的诱因”,真正的问题缘于死者近期作息都不正常,所以才会直接导致死亡。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熬夜看世界杯猝死”就是个伪命题,它属于被媒体舆论放大的一种声音。使得我们听到的或聚焦的只是结果,至于过程和原因,因为事不关己,自然不会太认真的去追究。
当然,争这样一个问题,并不是为“是非”而争,而是希望人们不要因为笼统的迹象,就去判定既定的事实。甚至,将一些并不存在的逻辑关系,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对于,这样的新闻报道,相信一些中老年人又要拿出来“说事儿”,以此为“背书”不让自己的子女熬夜看世界杯。
在他(她)们看来,“熬夜看世界杯”本来也没什么意义,再加上有可能“猝死”,他(她)们就更加有理由去阻止,子女“熬夜看世界杯”的行为。当然,这再次实证媒体的渲染
能力确实强大。
事实上,每一届世界杯期间,都会发生“熬夜看世界杯猝死”的事件。有经验的记者似乎都不用重写新闻报道,直接将之前的报道拿来作为备用,将事件的基本信息一改,便可以登报上网。说到底,在媒体的世界里,所谓的新鲜事,也只是一种重复,因为绝大多数人并没有很好的判断力和认知力,这也导致很多逻辑关系很弱的报道,依然能有较好的传播效果。
这些背后的认知羸弱和常识缺位,反映的具体的生活上,就是“别人说什么,我们就信什么”。常见的如“偏方”、“食物相克”、“牛鬼蛇神”等民间流言,隐晦的如“绯闻”、“家长里短”、“男女情事”。总之,具体的事物影响不大,但传播的气势却能让很多人深陷其中。
一方面,有些人的认知能力确实很弱,这也不能怪他(她)们。毕竟,认知能力的高低,与受教育程度和个人经历较为关切。更主要的是,作为媒体而言,在集中的事件中,为产出所谓的“热点”,很容易将不相关的事物捆绑起来形成怪诞和是非,
这种情况下,如若认知能力上不去,解构能力不足,就会认为“熬夜看世界杯”一定会导致猝死。而这种单一认知上的惯性,就会使得一些人很容易听信杂音,就去判定事情的来龙去脉,从而走上一根筋的路途。
就拿“熬夜”来讲,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可能都潜意识里都觉得“不好”,但这种“不好”也是有差异的。有的人平日里不熬夜,偶尔熬夜一次,实际上也没什么太大问题。另外,“熬夜本身”不是最直接的问题,只要熬夜后及时补觉调整,事实上和平常没什么区别。
不过,这里也要强调一点,不同人的身体素质也有差异,就如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的这位28岁小伙,就属于“身体已有问题,熬夜触发问题”的典型案例。说的更直接一点,“熬夜看世界杯”算是最后一根致命稻草。只可惜,舆论只强调“最后一根”,而不是之前的“一车”。
坦白讲,这对于认知羸弱的人群来讲,显然就像是一种可靠的支持,本来平时就认定“熬夜有害”,突然又来“熬夜猝死”的案例,这简直就是一种配合默契。于此,在这样的新闻报道之下,一些“夜猫子”的耳边就会想起“不要熬夜啦,会猝死的”。
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在这种歇斯底里的话术当中,除却有善意的提醒,更散发出他(她)们因无知产生的自信。这就跟老一辈父母教导子女一样:“我们年轻时苦,不像你们没吃过苦,什么也干不成”。事实上,一个人能不能成事跟吃不吃苦是没有逻辑上的必然性的。
更准确讲,人成事在于方法论和经验智慧的结合,所谓吃苦也只能算是经验上的所得,并不能决定什么。而吃苦本身,也分“高阶”和“低阶”,“高阶”可以适应“低阶”,但“低阶”就难以向“高阶”转化。而这也实证,对于生活中的很多流俗论断,基本上都是“伪命题”,只是常人交谈互动,多半笼统模糊,就让很多事情看起来很有逻辑,并传播开来。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