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初三男生被母亲扇耳光跳楼身亡:“叫家长”,怎成老师的杀手锏?

2020-09-19 18:08阅读:

初三男生被母亲扇耳光跳楼身亡:“叫家长”,怎成老师的杀手锏?
本月17日,武汉江夏某中学一位初三学生(14岁),因在学校与同学玩扑克牌被“叫家长”,他的母亲到校配合管教时,对其怒扇两个耳光。在母亲离开不久之后,他转身从五楼的走廊一侧跳下。目前,虽然当地的相关部门已经介入善后,但是这样的悲剧,总让人觉得还会发生。
在一定程度上,因事发前后“完整视频”的存在。貌似,这样的悲剧因果很容易被厘清。当然,媒体舆论也不负众望,再次将矛头直指“原生家庭之恶”。甚至,有很多“心理学家”,“社会评论家”对着前前后后不到5分钟的视频进行读秒式的解读。比如,几秒到几秒是悲剧发生的开端,几秒到几秒是悲剧情绪的发酵,几秒到几秒是悲剧可挽回的窗口。
只是,“这一切”都好像是事后诸葛亮的逻辑,怎么说都对,怎么说都有理,可是类似的事情再发生的时候,又能怎样呢?要知道,此刻最痛苦的人就是跳楼男生的母亲,虽然,她深陷自责和舆论的审判之中,但是,这依然不能抹去她和儿子“最亲近的关系”。
很多人在看待这场悲剧时,过分强调“两个耳光”的表象,笃定“两个耳光”就是压垮男生最后的稻草。从某种层面上而言,“两个耳光”肯定是直接的触因,但是,透过男生被母亲“扇耳光”的前前后后,他好像始终没有任何反抗,而最大的反抗就是“纵身一跃”,让生命之疼刺穿母亲的人生。
我们透过“完整视频”,可以看到他母亲走后“他长达三分钟的站立”。那个时段里他在想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想象的是,那是他人生中最
长的等待,在生与死的边缘,在过去和现在的往返中,他最终还是选择死亡。虽然,从社会性的视角来看,他是悲剧的,他的家庭会因此暗淡,但是,对于他来讲,很可能也是一种解脱。
从某种层面上而言,他应该不只是遭受过“这一次”家庭性的暴力,可为何会选择在“这一次”结束自己的生命,这应该也跟具体的情境涉入有很大关系。因为,对于孩子来讲,学校就是他的“社会空间”,在这个“社会空间”里,学习不好还不是最大的耻辱,而最大的耻辱就在于让别人知道自己在家里也不受待见。而这或许也是“叫家长”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事实,当事母亲是爱她的儿子的,只不过她并不会爱而已。卡尔·荣格说,潜意识如果没有进入意识,就会引导你的人生而成为你的命运。这话听起来有点绕,回到当事母亲的行为上,其实就是她并没有意识到她在伤害自己的孩子,只是觉得她自己被老师叫来,有点丢人和愤怒。
所以,在“叫家长”的问题上,就没有形成良性的对应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叫家长”对应“配合管教”才对,但是,绝大多数家长,第一反应就是孩子给自己丢人了,于是就开始进行“修理”。在这个问题上,有很多人强调当事母亲要是回家“修理”儿子,应该就不会导致悲剧的发生。
这种看问题的方式,其实还是比较静止的。可事实上,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只要是“暴力管教”,都可能给孩子带去伤害。毕竟对于14岁的孩子来讲,已经开始建立自己的“自尊楼阁”,这种情形下,如果还是不把孩子当独立的个体看,孩子自然是生不如死的。
“叫家长”之所以会成为老师的杀手锏,就在于“叫家长”对应着底线的触及。说实话,如果从良性的图景看待“叫家长”,可能这也不是个大问题。只是,在我们的世俗秩序中,但凡家长因孩子被叫到学校谈话,就意味着脸面无光,并且还会遭受社会性的歧视。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对于一些家长的愤怒来讲,可能不完全就是因为脸面无光,也可能是缘于朴素的“棍棒底下出人才”。只是,无论如何理解愤怒,还是要回到人性本身才有意义。如果,家长只是为所谓的对错和孩子较真儿,可能永远不会有好的结果。
另外,就“玩扑克牌”和“叫家长”的关联性其实并不大,更多的触发在于,跳楼的男生可能早已被老师视为“问题学生”,这种情况下,但凡有个风吹草动,就会被上纲上线。而这背后的是非,其实也是值得我们玩味和深思的。因为,同样是玩扑克牌,如果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能就会被放过,反之,“叫家长”基本上是常规操作。
所以,比“问题学生”更为难解的问题是“问题老师”、“问题家长”。坦白讲,最近几年因“问题老师”、“问题家长”导致的“学生悲剧”时有发生,每一次都会上升到教育的核心问题。只是,教训归教训,风波过后,该怎样就怎样,而人们最信奉的还是“那只是小概率事件”的自洽逻辑。
说白了就是,只要不落到自己身上,一切都好像“没有问题”。可事实上,并不是问题不存在,而是人们习惯“推诿责任”,“转移问题”。就学生玩扑克牌这种问题,其实老师批评教育就可以解决,叫家长真的有些小题大做。至于,家长到校后怒扇耳光这种行为,更是有点让人不可理解。
并且,就跳楼身亡的男生来讲,看起来也不是那种油盐不进的孩子,为何就不能好好说话呢?我们虽然不清楚他的原生家庭环境到底如何?但是,这件事情之后,可能他的母亲会一辈子无法安放自己。很多时候,孩子的脆弱不是他自己造成的,而是在老师和家长的一次次驱赶中,形成潜意识里的“资格感缺失”,比如,学习资格的缺失,优秀资格的缺失,幸福资格的缺失,活着资格的缺失。而这些问题,不就是“问题老师”,“问题家长”造成的吗?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首发微信公众号:qingnianxuejia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