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熊孩子到底是怎么炼成的?

2017-05-23 23:57阅读:
摘要:“每个熊孩子的背后,几乎都站着一个过分溺爱,最终手足无措的母亲(老人),进而一波接着一波增加着社会的‘祸害成本’”。除去先天、遗传等因素,有些熊孩子本是可以改掉臭毛病,进而不会成为“祸害”的,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总有那么一个不分是非的撑腰者随时出现,丧失了家庭、学校,也包括社区矫正的良机。本人曾耐心倾听过三个(问题孩子的)妈妈“哪个老师都不行(不好),哪个老师都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之极具共性的诉说后,都会如此建言“想没想过问题就出在你自己身上?孩子养成这样怎么好意思都怪老师?到了俺这般年纪不想,也不必说假话……”,虽然看到她们依然麻木的神情,个人所抱希望急剧顿减中……

熊孩子到底是怎么炼成的?

作者:孙雨果 关键词:熊孩子
最近,关于一女大学生修理熊孩子的视频不但刷了屏,也引起了全民热议。故事是这样的:大连宋女士跟另一位家长带着两个女孩到某饭店吃饭
两个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玩耍,邻桌的女大学生嫌孩子吵闹,奔向宋女士的女儿踹了一脚。随后的高潮是:宋女士与女大学生发生拉扯,冲突间还扇了店员耳光……。瞅瞅,不管是老娘们,还是小姑娘,脾气都够火爆的,所谓一孔窥全貌,如此糟糕的环境熊孩子不此起彼伏才怪……
虽然,事后女孩母亲称当时女大学生踹到了女儿身体和凳子,自己护女心切动手打人……”女大学生则表示自己只踹了椅子,但承认不该冲动,愿意道歉并赔偿必须承认,“不管黑、白”的全民大躁动之下,熊孩子不过是一段必然的接续,并被“人手一机”的无线互联扩大化罢了。当腾讯编辑确定此话题之后,个人决定不浪费笔墨于“女大学生教训熊孩子”如何有违成熟行为上,而是重点就“熊孩子之炼成(重在“路径”)”,简要说三点:
一是,“一个动物被关进笼子里养,即使吃得再好,也会退化”,令人遗憾的是,“六个老人一个宝”的极端人口政策,我们有形无形之中将孩子“笼养”快四十年了,以至于简单的知轻重、晓礼仪竟然成为了世界性的难题,熊孩子一个接着一个的困扰着大部分家庭,并全面侵扰着社会也就不鲜见了。积极的一面是:抛开必须的反思与总结,全社会都在进行着必要的努力与尝试,其中,有共同价值观,或者称具有共同忧患意识的家庭通过结对子——寄养、共养等方式,特别是通过社区机构增加孩子们认识,触摸外部世界的机会,进而帮助他们知轻重、晓礼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是,“每个熊孩子的背后,几乎都站着一个过分溺爱,最终手足无措的母亲(老人),进而一波接着一波增加着社会的‘祸害成本’”。除去先天、遗传等因素,有些熊孩子本是可以改掉臭毛病,进而不会成为“祸害”的,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总有那么一个不分是非的撑腰者随时出现,丧失了家庭、学校,也包括社区矫正的良机。本人曾耐心倾听过三个(问题孩子的)妈妈“哪个老师都不行(不好),哪个老师都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之极具共性的诉说后,都会如此建言“想没想过问题就出在你自己身上?孩子养成这样怎么好意思都怪老师?到了俺这般年纪不想,也不必说假话……”,虽然看到她们依然麻木的神情,个人所抱希望急剧顿减中……
三是,“都把这个国家,或称社会当成了大痰盂,或称垃圾桶,谁都随地吐痰,甚至杂物横飞、粗声大气,谁也别想回归良性”,很不幸,我们正处在全社会公德缺失的时代,尽管我们都极力扭转,但仍任重道远。“不要一味的责问熊孩子,首先需要自责的是所有的大人、老人们”,孩子就是家长与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一面镜子,熊孩子之最终炼成,并不幸成为祸害与公害,肯定离不开家庭大熔炉的锤炼,更离不开社会这个大染缸的浸淫。不管你承认不承认,熊孩子的模样就是家庭的、社会的缩影,至少,可一览无余熊孩子周围的模样……
最后,“聪明孩子就是有捣蛋的本钱,他们貌似吊儿郎当中,该学的都学会了”,故天资有欠缺的孩子“笨鸟先飞——多多努力”是必不可少的,而“淘丫头出巧的,淘小子出牛的”也是绝顶正确的,两者的归宿都在于“努力与坚持上”。俗话说“宁交嘎子——多通情达理,不交傻子——多不明事理”,无疑对天资聪颖的家伙太过偏爱,但有了“聪明要用在正路上”、“聪明过了头极易开小差”之提醒,避免修炼出更多的熊孩子,也就平衡了。无需多言,还是坚持耕云种月的不懈坚持为上,或许这是避免熊孩子暴增的唯一出路……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