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关于励志教育,老师与家长都应知道这几个常识!

2020-09-24 07:21阅读:
【导引】励志教育是以信念教育为导向、以教育激励为手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广义教育。励志教育是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成长的道德教育,励志教育是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意志战胜挫折的赏识教育,故落点一定不能失准——优势与特长上,绝不是乱点赞、打赏与坚持…… 关于励志教育,老师与家长都应知道这几个常识!
励志荐语重在“信”
励志教育与无原则的溺爱完全不同,其是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激励学激发和唤醒孩子内动力,使其从“被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让孩子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最终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励志教育不是简单的喊口号、乱点赞,落点一定不能失准——优势与特长上这是必须厘清的。
励志教育首先是信念教育。信念是对观点、对人或对事的一种坚信的状态。信念的力量是巨大的。信念有时是由目标产生,有时是由信仰产生,有时是由兴趣产生。信念是一种念想,而且坚信,“励志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我们给孩子什么信念”。
在“信”之基础上——信念、坚信,在教育激励中,信念就是孩子对教育目标的坚信。通过教育激励,我们要让孩子对教育目标产生信念。通过外界对人的刺激和影响,来调动、激发人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尽可能抑制,乃至祛除被动、消极因素。
励志教育核心在于“赏与识”!
“你不会赏识自己的孩子,孩子遇到挫折时就会去其它地方找寄托,误入歧途的概率必然无限大……”故励志教育是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结合的教育——对家长和老师
均是如此。我们谈到励志教育,想到更多的是对孩子在挫折中的教育,在挫折中如何产生自信和坚定信念。励志教育一定要以赏识教育为主,只有赏识孩子,才能使孩子产生自信。而且孩子在挫折中,家长与教师的赏识更重要。
励志教育之“励”,主要意思是勉励、激励,是激发和唤醒。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说明能在教学中进行以“激励和鼓舞”的赏识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在励志教育中,我们经常会有一些提法,比如“你是最棒的”,在商界有 “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提法,等等。这些提法都是较具体的人生价值的理念,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最前面的励志口号,比如北京国安足球队的“永远争第一”。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最”,可以不是第一,将来也可以不是。但是如果经常这样讲,就会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这样的提法,是不是志向,是不是符合逻辑,似乎不是特别重要。这种提法的激励和鼓舞效果却是重要的、公认的。
励志教育绝不能缺“德”!
“各色阿斗、纨绔、土豪、流氓都想在教育上插一腿,神州大地都难以给老师提供安心的讲台,也无法给孩子们安放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信任基础的被侵蚀,给励志教育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搞特殊必然造成——乱点赞、乱打赏、乱加持,其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励志教育是让孩子用自己的力量成长的道德教育,故不能缺“德”,大人——家长与教师的垂范作用不可或缺。“主流沉默,歹人歪歪”令人遗憾的是,通过对妻从教近二十年的观察、总结,以及本人的相关走访、调查,一个最直观的感受是:我国教育被消极负面因素干扰太多了。
总有一些人打着公开、透明的名义质疑学校,甚至是将重点针对特定的老师身上,个人分析了几个案例,发现其本质还是“非我”(将自己排除在规则之外)搞特殊罢了。其中,个别人所谓的沟通、了解不过是:寻求个人失败的事业(工作与家庭)、焦躁的情绪得以某种形式的安慰罢了,与教育一毛关系都没有。
弃繁就简,对于人生两大重要的课堂——家庭与班级而言,家风、班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故每每新生开学季,名师都会讲到家风家教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而家长们都盼望孩子遇见名师,特别是洞晓励志教育、赏识孩子的名师,恐怕缘由就在这里。
【关于】孙雨果,社会学者、专栏作家、人文行者。迄今在国内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各级媒体,以及海外华文媒体发表作品愈千篇。自大二与小伙伴单车6000里,完成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五省的社会调查后,坚定开启走遍中国、记录世界的不懈之旅。对于社会、财经、文化的思考、探索从未停歇……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