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英国工业革命如何成功?利润来自劳动价值增加!中国要有制度自信!

2021-01-03 23:01阅读:
【导引】“利润本身并非利润的真正来源,而是来自劳动价值增加,生产力的提升产生国家经济发展,国家成为最大的生产者和需求者,带动了全国经济发展,减少了西方经济周期影响,如果单单依赖私人企业相互争利是无法做到这点的。中国要有制度自信,避免重蹈西方资本主义的覆辙。”天石说…… 英国工业革命如何成功?利润来自劳动价值增加!中国要有制度自信!
英国工业革命如何成功?
——邹天石
中国近年出现一种奇特的经济学说,认为“利润来自利润”,这类学者喜欢用英国工业革命历史论证这个观点。例如,他们说欧洲黑死病导致人口大减,形成人力短缺而需要机械设备替代,因此产生了工业化,却完全忽视了资本贪婪成性剥削的因素。
《财富论》与《道德论》要一起读!
马克思对于工业化做了详细深入分析,毋庸置疑是最准确的,提出的解决方法也是最有效的,这里补充一点具体历史背景。许多人读了亚当斯的《财富论》,却没有读过他的《道德论》,这导致误认为利润本身就是利润的原因和结果,这是一个“循环逻辑”,根本无法自我论证。
《道德论》对于财富和道德的关系有所论述,展示了当时新教和天主教对于神学的不同看法,也包括了对于财富的不同看法。他所处的年代恰好是新教战胜天主
教之后,在欧洲国家,尤其是英国、荷兰、德国极大扩展时期,形成了两种新事态:
首先是民族文字大飞跃,德国等国最早出现了德文版圣经,之前德国人读书人很少,读拉丁文的更少,德文版圣经把德文普及教育办起来了,后来还出现了普鲁士教育模式,就是让学生按照科目学习,极大激发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的普及教育。
英国最早出现蒸汽机,德国最早出现金属活字印刷机械设备,这背后都离不开数学的发展,否则无法形成大规模生产链。科学依赖文字的符号化,数学符号、化学方程式、物理学公式等等都是符号化的产物,极大催化了人类技术能力,反过来也激发了人类征服世界的欲望,这也包括对财富和殖民地的征服欲望。
利润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
中国一直困于汉字难以符号化,例如,康熙当年就感叹自己的王子们学不会西方代数,认为汉字有局限性。汉字本身是形意文字,符号化才能准确表达逻辑思维,否则总是含混不清,一词多意,一字多解,很难用于科学公式和概念解析。
这个问题到洋务运动时才得以逐步解决,之后中国才得以逐步形成科学教育体系和推广运动,为中国奠定了工业化基础。但是这种基础是薄弱的,例如,印度文字符号化比中国早,印度人发明了“零”这个概念,数学语言比中国发达,为何印度却没有工业化呢?这是因为印度没有形成底层社会组织动员能力。
英国工业革命之前发生了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激烈斗争,新教信徒瓜分了天主教的土地资源,当时出现了一轮土地改革运动,农民有了土地,技术更新,海外殖民催化了制造业,生产力产生了剩余产品,这时才出现了“利润”这个概念。
可见利润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而不是生产力的起因。利润必然推动资本市场发展,资本反过来坐大,极大激发了工业化发展,出现了圈地运动和后来一系列的司法改良。资本无孔不入,因为它用利润作为诱饵激发了全社会的力量,至今没有改变。
宗教信仰、宗教战争与意识形态
相比之下,中国封建社会用的是重农轻商政策,使用银本位,皇帝孤家寡人一个人高高在上,打仗需要人员,少人耕地了,税收减少,银子被藏起来了,皇帝干焦急。
儒家思想讲人伦道德,却无法调动社会底层力量。中国这样的农业社会当时根本无法产生剩余产品,缺啥就生产啥,也就根本无法用利润调动组织全体民众,利润仅仅是商人们的概念。
欧洲国家自从工业化雄起后就产生了国际贸易竞争,出现殖民地争夺,形成了民族主义文化,正是民族主义激发了现代意识形态爆发,之前只是神学和哲学问题,如今一下子变成了全国民众思想立场问题。
宗教战争变成了国家民族战争,比的就是调动全国人民投入战争能力。西方的战争很多是宗教战争,调动全社会人力资源投入,甚至无须发军饷,十字军东征就是例子。宗教信仰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如今变成了意识形态而已。
中国要有制度自信!
中国人能够建立工业化是因为党的意识形态崛起,马克思列宁主义成功中国化,中国人民不但站起来了,也掌握了全社会组织能力,打破了旧中国的思想和社会体制约束。新中国早期主要建立工业基地,改革之后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利润才真正出现,成为经济发展催化剂。
但是,利润本身并非利润的真正来源,而是来自劳动价值增加,生产力的提升产生国家经济发展,国家成为最大的生产者和需求者,带动了全国经济发展,减少了西方经济周期影响,如果单单依赖私人企业相互争利是无法做到这点的。
私有体制最大问题就是资本垄断化,阶级分化对立,英美等国家本身经历了一系列社会改良才逐步控制了资本的势力,但至今已经举步维艰,中国要有制度自信,避免重蹈西方资本主义的覆辙。
【关于】邹天石,旅美地缘政治学家、中国画家,在美国生活三十余年,创作时评数千篇,散见于海外报章和国内网络媒体。全面、平衡、包容、理性的观点、思想为海内外政界、学界与传媒界所称道。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