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杂草,我们身边的自然之美

2019-07-21 19:27阅读:
杂草,我们身边的自然之美


多年以前,英国博物学作家理查德·梅比在伦敦一家出版社当编辑,编辑部办公室的窗子外面,是一块长满了绿意汹涌的杂草的荒地,而同事们对这些杂草的态度,让梅比萌生了写一本关于杂草的故事的念头。
现在,我们能读到这本《杂草的故事》,真要感谢那间办公室窗外的一地杂草呢。
但假如杂草有灵魂,一定会央求我们人类改变对它们的称呼吧?杂草们都有形象生动的别名,是我们人类轻蔑地将它们一概而论为“杂草”。
《杂草的故事》告诉读者,生长在地球各个角落的数不胜数的杂草,除了有一个让草木白痴过目就忘的拗口学名外,大多数都另外有别名,比如,在亚述人的词典里虞美人又叫“土地的女儿”,丹麦人叫萹蓄为“魔鬼的皮鞭”,英国人则给了苦苣菜一个不可思议的俗名,“欢迎回家,丈夫,但别再喝得这么醉了”。
还有“千屈菜”,作者认为是英国最美丽的杂草之一,我看着眼熟(书里有图),认了半天,看明白了它就是小区里的马鞭草,它长得规规矩矩是挺有观赏性的,但若是在墙角杂乱生长,估计很快被拔除了。
在理查德·梅比笔下,草木名字后面都跟着一个副标题,比如侧金盏花,它的副标题是“比人类更古老的杂草”;三色堇的副标题是“杂草与三个作家
的故事”;牛蒡的副标题是“叶子只为装点庭院”……梅比是个视杂草有灵魂的人,替杂草正名和为杂草争取生存权利的过程中,他请来了历史、小说、诗歌、戏剧和民间故事做帮手,所以读来趣味盎然。
不过,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全书的叙述生动有趣。
能够对着杂草高唱牧歌的人总是另类的。——比如梅比,就在书里高度地诗化了“马鞭草”,把它细长的茎上开着的淡紫色花朵形容成“仿佛慢慢燃烧着的烟火”,相比之下,总是建议小区物业除掉它种上他们认可的花草的邻居们,境界就矮了一截。——其实世上本没有所谓“杂草”,如果不是人类把一部分植物培育、归类为农作物和花卉,那么剩下的那些也不会被冠以“杂草”之名。
这便是都市生活最诡异的命题之一。——我们老是嚷嚷着亲近自然,在城市中栽花种草,到乡下做踏青一日游,以为这就是“亲近自然”,殊不知,那都是人工拣选、栽培、移植的产物,跟真正的自然可是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或许可以说,在“杂草”的背后,处处有一双人类的“审视之眼”,本能地把符合观念中有序和美感意识的风景才看作是“美”的,而根本忘了,所谓“自然”的要义,就是生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在《杂草的故事》中,梅比讲述了在人类与自然的抗争过程中,四处流浪的杂草,是如何被定义和被不公平地对待的,他为自然界不被待见的植物辩护,钩沉“杂草“与人类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文明背后的野性从未走远,在他全球化的视野中,是一幅包罗万象的野生植物迁徙和狂欢的图景。
我喜欢植物。加了一个叫做“植物私生活”的微信公众号,作者每天书写的,竟都是不重样的路边的花花草草,够有耐心的,但她写得好,细腻又有情趣。还发现喜欢花花草草的人真不少,这本《杂草的故事》,也是在微友间的交流中知道的。
所以,我们看到杂草,不要脑子里就一个“拔掉”,改变一下思维定势吧:杂草,不过是“进入了错误地方的植物”,或者是“优点还未被发现的植物”,这样多好。
在一个秋日的夕阳下,看过一群泛着紫色光泽的狗尾草,阳光穿越草丛,这些狗尾草的绒花熠熠发光,它们是那么的自然而随性,它们才是大自然真正的孩子,不用人们刻意的去维护和修剪,秋虫会抱着它们唱歌,清晨有露水装点,傍晚随着风一起摇曳……
读《杂草的故事》,会让我们懂得欣赏身边的自然之美。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