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日本印套的制作

2011-02-14 21:10阅读:

日本印套的做法 [作品] [編集]


CIMG9724.jpg
应博友的一再要求:介绍一下日本印套的做法
CIMG9701.jpg
工具:乳胶;剪子;尺子;牛角或骨签(用于整形压边磨光等,一般印泥盒中都配有調印泥的骨签)
材料:锦条或绫子条;红丝绸;硬纸卡片。
CIMG9625.jpg
CIMG9618.jpg
CIMG9613.jpg
CIMG9703.jpg
最好是找装裱的朋友寻些不用的托过纸的锦条或绫子边角料,再找些薄红丝绸,在后面托上燕皮纸或薄麻纸。
一般印套的高度是1厘米,所以在平时准备一些粘折好后的1厘米宽的锦条和1.1厘米的红丝绸条备用最为方便。
做法是:
裁出一些宽1.3厘米的锦条和1.4厘米的红丝绸条;在锦条和红丝绸条的反面(托有纸的那一面)用锐器沿尺界在0.3厘米处划出一条线(为了易折),然后沿线折粘好备用。
CIMG9637.jpg
把印石放在硬纸卡上(我经常是用废明信片和废名片)划轮廓线,注意一定和印石面完全一样大小,然后裁剪下来备用。
请记住:
做印套,分红内套和锦外套两个步骤:一.先做红内套 二.再做锦外套。
红内套是为了印石多少会带有印泥的朱红色而考虑设计为红色的,在印套的内侧。
锦外套是印套的外面,注意:锦外套是根据印石的颜色而选材配色的。
红内套的红色一定要多出外套0.1厘米是最为恰当的,
仅仅1毫米的红色边沿是印套的最有魅力的看点!
也要注意千萬不要多出太多最多1~2毫米,太多了就顯得笨拙不諧調了。
(就象穿西装里面的衬衣,袖口和领口都要长出一厘米。多了少了都不好看一样)。
然后就是看你做的是否能做到严丝合缝,和印套顏色是否符合印石的颜色。

CIMG9643.jpg
从印石侧面的一个边角开始用红丝绸条沿印石缠绕一周,在一周末尾处延长0.5厘米用乳胶粘连固定,延长的部分留在外面。注意一定要拉紧,不要松懈,这是决定整个印套是否严丝合缝的关键的关键!另外要注意:红丝绸条的红色布面要面向印石;折边也要在上,不要冲下!
裁一块比印面大一周的红丝绸布,四周均要大出0.5~0.6厘米
CIMG9743.jpg
四角要剪掉多余的小布块(90度),向上折后涂乳胶粘接,注意红丝绸的红绸要面向印面!
CIMG9656.jpg
CIMG9659.jpg
把和印面一样大小的硬纸卡帖在红内套的下面
CIMG9664.jpg
再裁一块比印面尺寸大一周的外印套的底布,一般周边要均大出0.5~0.6厘米。注意底布的颜色要和外印套周边的颜色相符,最好没有花纹或图案,一个色调为最讲究。
CIMG9662.jpg
在底布反面中央,把涂好乳胶的内印套粘上
CIMG9670.jpg
剪掉四角多余的九十度小方块布,然后涂乳胶粘接。
CIMG9676.jpg
和内套的做法基本相似,把锦条涂上乳胶,在石角处多出0.5厘米开始粘接,饶石粘接一周后,把多余部分在对角处剪断。
CIMG9680.jpg
CIMG9684.jpg
最后用牛角反复按石形压磨整形,使印套有棱有角,严丝合缝,乳胶干透后挺拔坚实。
CIMG9690.jpg
完成
CIMG9696.jpg
篆刻世界的一角
其实最考究的还是我们中国的传统印套(25年前我的学生在琉璃厂买的)
_套印章.jpg
CIMG9741.jpg
我给日本海部俊树元首相刻书画印后做的印套(一對雞血石)
印套2.jpg
用老布做也很有味道
日本印套的制作
日本印套的制作
老蜡染粗布 老织锦
あなたは既にnice!を行っています。一定件数以上前のnice!は表示されませんのでご了承ください。




コメント投稿に失敗しました。
未入力の項目があります。
認証コードが一致しませんでした。
半角英数字のみのコメントは受け付けできません。
URL: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