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才冠古今 风流才子白居易的别样人生

2017-06-24 10:30阅读:
才冠古今风流才子白居易的别样人生


才冠古今 <wbr>风流才子白居易的别样人生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一生创作了近3500首诗篇,他的诗歌现存的有2800多首,比唐代任何一位诗人留下的都多。白居易的诗歌流传极为广泛,他的好友元稹曾说:“禁省、观寺、邮侯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夫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六七个月便识“之”、“无”,天才诗人的诞生
据白居易后来在给他的好朋友元稹的《与元九书》中描述:“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於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则仆宿习之缘,已在设计院文字中矣。及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
据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看出,白居易也应算是“神童”类的人物。在他十六岁那年,父亲白季庚在徐州做官,让他到京城长安去见世面,结交名人。
才冠古今 风流才子白居易的别样人生
风流才子白居易的别样人生' />
当时,长安有一个名气很大的人名叫顾况,他是朝廷著作郎,大诗人,很有才气。每天都有很多人去拜访他,这些人不是名流就是显贵,顾家门前鞍马不断。白居易听说了顾况的名气,就带了自己的诗稿,到顾况家去请教。
当时,顾况看到白居易孤身一人,年龄又那么小,心中很是不悦。就疑惑地问:“你家住那里啊?”白居易连忙答道:“晚生姓白名居易,从符离家乡来冒昧拜见先生。”说完就恭敬地送上名帖和诗卷。顾况瞅了瞅这个小伙子,又看了看名帖,看到“居易”两个字,忍不住打趣地说:“近来长安米价很贵,只怕居住很不容易呢!”
白居易被顾况说的满脸通红,但仍然低头恭恭敬敬地站在旁边请求指教。顾况拿起诗卷随手翻着翻着,他的手忽然停了下来,眼睛盯着诗卷,轻轻地吟诵起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顾况读到这里,脸上显露出兴奋的神色,马上站起来,紧紧拉住白居易的手,热情地说:“妙啊!能够写出这样的好诗,住在长安也不难了。”接着又抱歉地说:“刚才跟您开个玩笑,你别见怪。”
打这次见面以后,顾况十分欣赏白居易的诗才,逢人就夸赞白居易的诗。一传十,十传百,白居易的名声在长安传扬开来。从此,白居易就像一棵如沐春风的幼苗,崭露头角。
志在兼济,行在独善
白居易勤勉好学,才华横溢,当然进士及第,后被封为左拾遗这样的官。当时书生意气刚正尖锐的白居易,在那段时间写了很多针砭时政的诗篇,以《秦中吟》和《新乐府》最为出名,在这些诗篇里,白居易深刻的揭露了百姓的疾苦。如《村居苦寒》:
村居苦寒
八年十二月,五日雪纷纷。
竹柏皆冻死,况彼无衣民!
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北风利如剑,布絮不蔽身。
唯烧蒿棘火,愁坐夜待晨。
乃知大寒岁,农者尤苦辛。
……
才冠古今 风流才子白居易的别样人生
白居易很同情贫苦人民,常在诗中自责自问:“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白居易曾做过杭州刺史、苏州刺史等。后来他无心在朝中参与党争,而自愿选择做地方官,信奉“达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信条。晚年时写了好多的闲适之作,《适意》这首诗很能贴切地反映白居易此时的心情:
十年为旅客,常有饥寒愁。三年作谏官,复多尸素羞。有酒不暇饮,有山不得游。岂无平生志,拘牵不自由。一朝归渭上,泛如不系舟。置心世事外,无喜亦无忧。终日一蔬食,终年一布裘。寒来弥懒放,数日一梳头。朝睡足始起,夜酌醉即休。人心不过适,适外复何求?
白居易一生勤政爱民,在其中一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清旦方堆案,黄昏始退公。可怜朝暮景,销在两衙中。”后来,白居易在西湖上修堤蓄水灌田。人们为了怀念他,名所筑之堤为“白堤”,此外,还浚城中六井,以供市民饮用。白居易在离开杭州时,耆老遮路,壶浆满筵和白居易依依惜别。想想也是,他一生写过那么多体恤百姓疾苦的诗作,自然会和百姓融为一体,不会虐待百姓。暮年时写过一首诗:“先卖南坊十亩园,次卖东郭五顷田,然后兼卖所居宅,仿佛获缗二三千……”对自己的财产作了一次诗歌形式的申报,在当时来说,白居易是清正廉洁的。
在为官期间,他深切体悟百姓的疾苦,留下了很多显著地政绩,尤其在晚年,达则兼济,在洛阳龙门主持修缮香山寺、开凿八节滩之善举,广为世人称颂!
凄美的爱情经历,成就了千古名篇《长恨歌》
女性题材,是白居易诗歌中重要的内容之一。白居易早年悲剧性的爱情经历,让他领悟到了美好爱情的珍贵。
才冠古今 风流才子白居易的别样人生
根据《白居易世系家族考》和《白居易生活系年》等书中得知,白居易少年时住在符离(今安徽宿县符离集),和东邻之女湘灵姑娘长期相爱,感情非常深厚。由于家教太严,双方都不敢将关系公开,只有暗暗地往来,以至于双方的父母都不知道。
后来白居易按父亲的要求离开符离去长安时,双方都发愿永远相爱,不负少年之约。可惜此后白居易经常辗转洛阳、襄阳、浮梁等地,不能回去见心上人,但是他的心却一刻也没有离开过符离的湘灵姑娘。在白居易37岁的时候,他的母亲以死相逼,白居易不得已才和同僚杨如士的妹妹结了婚。
因为湘灵出身寒微,又受当时封建礼教门第观念思想的制约,致使两情相悦的人,最终没能走到一起,这桩凄美的爱情成了诗人毕生的“长恨”。
备受煎熬的相思和孤独苦闷的心境,使诗人在漫漫长夜中“孤灯挑尽未成眠”,仰望着“耿耿星河欲曙天”。基于此,白居易把对湘灵姑娘的思念换化成血泪和着笔墨写下了《冬至夜怀湘灵》、《寄湘灵》、《潜别离》等诗歌,其中说:“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彼此甘心无后期。”
从诗中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他对自身凄苦的爱情一直耿耿于怀,历经了这段凄苦的爱情,为他后面撰写《长恨歌》奠定了很好的感情基础,可以说《长恨歌》是他自身悲苦爱情的真实写照,“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才冠古今,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
诗人白居易是世界文化名人,他不仅对中国文学有杰出贡献,在欧洲,白居易与大艺术家贝多芬齐名;他的文学造诣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才冠古今 风流才子白居易的别样人生
在韩国,古代鸡林宰相以百金换一首白居易的诗,而且能辨明真伪;日本第52代天皇嵯峨天皇,曾大量抄写吟诵白居易的诗篇;在日本,醍醐天皇言:“毕生所爱,《白氏文集》七十五卷是也!”嵯峨天皇把《白氏文集》置于宫殿之上,做为范本来考试其臣民;在如今的白居易墓园,日本人曾立碑一方,称白居易是“日本举国敬仰的文学家”,“日本文化的恩人”。
自从有诗以来,作品能被外国人士如此赏识,白居易可算是第一人。据《中国广播报》报道,宇宙行星以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命名者有23位,白居易为其中之一,名列第四。因此,人们称白居易为世界级文化名人!
白居易不仅诗文冠绝古今,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曾官至二品,以刑部尚书致仕,御封“太子少傅”,谥号“文”,人称“白文公”。他一生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同时也吸取释、道思想。毕生以“兼善天下、独善其身”为人生信仰,未与权贵同流合污。
作为一个天才的诗人,白居易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诗歌不但在艺术形式上是多样化的,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也是多样的。不言而喻,他的诗歌将永远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流传千古。(来源:凯风文史)
链接1:《安居不易的白居易

链接2

白居易《卖炭翁》的故事耳熟能详,背后的历史却鲜为人知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诗歌创作一向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应该为了反映时代而写,诗歌应该为了反映现实而作),这首《卖炭翁》就是这样一首“为时”、“为事”所作的诗篇。
白居易《卖炭翁》的故事耳熟能详,背后的历史却鲜为人知

仔细阅读,叙事述史诗《卖炭翁》,前面部分的铺陈渲染,不过是为了突出“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的故事结局。
一千斤的木炭,用半匹红绡加一丈绫就换走了?
卖炭翁究竟赔了多少钱?据史料记载,天宝年间(742~756)的木炭价格中等质量每斤大约1.5文,中等质量的绢价每匹460文。就按天宝年间的物价来算,卖炭翁的一车木炭等于是五折,说是血本无归应该距离事实不远。
白居易《卖炭翁》大概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考虑到中唐以后物价沸腾的因素,基本生活用品木炭价格上涨肯定会超过绡、绫这些耐用品。所以,卖炭翁赔的只会更多而不会少。
这种不公平交易就在天子脚下的长安城,就在光天化日之下发生了,岂非咄咄怪事?
黄衣使者怎么如此豪横?物价就由他们随口而定?市场管理部门哪去了?这一切还得从诗中寻找答案——白居易的《新乐府》中每首诗的题目下面都有一个小序,标注说明这首诗的主题。《卖炭翁》的序是“苦宫市也”。白居易写这首《卖炭翁》,就是要反映宫市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白居易《卖炭翁》的故事耳熟能详,背后的历史却鲜为人知

据《旧唐书-张建封传》载,“时宦者主宫中市买,谓之‘宫市’”。同书吴溱传中如此写道——“时宫中选内官买物于市,倚势强贾,物不充价,人畏而避之,呼为‘宫市’。”
其实,宫市并非始于唐德宗,早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就已经有了这个机构,只是设立之初主持事务的是朝廷官员,而非宫中太监。最早的宫市也并非强买强卖的不公平交易,而是“与人为市,随给其值”。等到改由太监主持,开始时也不敢做得太过分,仅是“抑买人物,稍不如本估”。卖方虽是弱势群体,但也只是略微赔点。皇帝需要,多数百姓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也只好自认倒霉了。可是随着宦官势力的膨胀,发展到后来,太监出来采买,“名为宫市,其实夺之”,已经变成了公然抢夺了。
一些学者认为,史家为尊者讳,说“德宗蔽于左右前后”莫知“宫市之恶”是本末倒置。唐德宗又不是傻瓜,他怎么会不知道宫市是千夫所指的恶行呢?他们认为统治者才是宫市罪恶之源,皇帝才是宫市制造者。
白居易《卖炭翁》的故事耳熟能详,背后的历史却鲜为人知
小编对这种认识,不敢苟同。
唐德宗继位之初,严禁宦官干政,颇有一番中兴气象。但泾原兵变的发生,令他彻底改变了对宦官的态度:武夫重兵在握始终是王朝最大的威胁。兵变发生时,与藩镇跋扈难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宦官不离不弃忠心护主。事实证明,没卵子的太监比文武百官更可靠、更忠诚。此后,德宗委任亲信宦官为禁军统帅,此举等于将身家性命也交给了他们,小小的采买自然会放手让太监去做了。等到顺宗、宪宗时,太监势力已经不可收拾,甚至皇帝的废立也由太监说了算。冒然去整改“宫市”,必须冒与宦官集团冲突的后果,皇帝也担心得不偿失。
白居易《卖炭翁》的故事耳熟能详,背后的历史却鲜为人知

唐德宗晚期,太监已经嚣张到了新高度。就连皇太子李诵也招惹不起。据《旧唐书-王叔文传》记载,侍读大臣讲起宫市的弊端,太子听了义愤填膺,表示自己会向父亲反映。众人听了都纷纷点头称赞,只有王叔文沉默不语。等到众人走了,李诵问起王叔文原因,王叔文这才告诉他,太子做的事情应该是请安问膳,而不是关心宫市。如果进谏,会让德宗皇帝误会太子收买人心,还会引来太监的忌恨,搞不好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因小失大。
重臣张封建、舅公吴溱劝谏,唐德宗“凡言宫市者皆不听用”,太子李诵去劝谏又有什么用呢?太子都畏惧宦官,一个卖炭的老头,最多只是敢怒不敢言。
白居易《卖炭翁》的故事耳熟能详,背后的历史却鲜为人知

白居易在除了徒唤奈何之余,也只能挥笔写下《卖炭翁》,表示一下心中的愤慨罢了。
这样的王朝不覆亡,天理何在?(来源:唐风宋月)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