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三雪”点染大观园

2020-01-23 15:41阅读:
“三雪”点染大观园
土默热
灵鹫峰下三生石畔的杭州,历史上曾有之三绝:西溪芦花,名曰秋雪;孤山梅花,名曰香雪;满陇桂花,名曰金雪。《红楼梦》大观园创作,取材于花柳繁华、温柔富贵的杭州,故字里行间,三雪盈纸矣。关于《红楼梦》书中梅花香雪、芦花秋雪的研究,笔者在《芦雪庵与秋雪庵》、《寻芳问腊到蓬莱》等文章中已做过详细解读,本文着重谈一谈杭州的桂花金雪,及其在《红楼梦》大观园创作中的诸多文学点染。
  《红楼梦》创作用中秋诗起,又用中秋诗收,中间还有一个起诗社的中秋;作者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脂砚斋语)。如果问大观园三秋最有代表性的植物是什么?大概任何读者都会回答是桂花!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红楼梦》大概是描写桂花最多的小说,有人统计,全书大约有十一处写到了桂花,可见《红楼梦》作者对桂花情有独钟:贾母寻乐趣击鼓传花,便命人随手折一枝桂花来;暖香坞摆酒席,凤姐就掂对安排在山坡下水池旁两株桂花树下;就连鸳鸯内急解手,也要走到山石后大桂荫下去。桂花在大观园中随处可见,真是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红楼梦》小说集中写赏桂花的场面有两次:一次在第三十八回,宝钗出钱、湘云做东,请贾母和姐妹们持螯赏桂。众姐妹在浓浓的桂花香中、饮酒赋诗,林黛玉魁夺菊花诗,薛宝钗讽和螃蟹咏,贾宝玉泼醋擂姜兴欲狂,平儿不小心抹了王熙凤一脸蟹黄子,在场众人无不尽兴,自始至终好不热闹!另一次是在第七十六回:
SPAN>贾母仍带众人赏了一回桂花,又入席换暖酒来。正说着闲话,猛不防只听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都肃然危坐,默默相赏。
  《红楼梦》书中不仅大观园内金桂飘香,园外似乎桂花更盛。在书中桂花不仅作为园林观赏树种,而且还成了花农花商发财致富的大产业。那个呆霸王薛蟠娶妻,便娶了桂花夏家的小姐夏金桂。这夏家非常富贵,其馀田地不用说,单长安城里城外桂花局,俱是他家的,连宫里一应陈设盆景,亦是他家供奉。合京城里上至王侯,下至买卖人,都称他家是桂花夏家。把桂花生意做到了这个程度,几乎形成了一个垄断性的大产业,就是在今天,最起码也是一个全国性的桂花产业基地了。当时《红楼梦》大观园所在地长安大都桂花之盛,也就可想而知了。
  问题来了——红学界都说《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书中写的长安大都就是北京,甚至有的红学大家还把《红楼梦》称为京味小说。但是,人们不禁要问:北京城有桂花么?桂花作为一个亚热带树种,耐高温却抗不了严寒。古往今来北京城根本就没有桂花,即使有也只能是室内盆栽,决不能形成大观园中随处可见的桂花阴,更谈不到有什么 桂花局,做什么桂花夏家的大产业了。北京城不仅没有桂花,《红楼梦》书中所写的梅花、桃花等诸多花卉,北京城也都没有。北方的红迷朋友千万不要把大观园中的桃花,误当做北方的桃树,您亲身去江南体验一下杭州西湖六桥以及拱墅半道红的桃花烂漫,便知道二者远不是一码子事。
  北京的街道名称,虽然也有什么木樨地木樨园杨梅竹斜街,但这全是一些附庸风雅的文人弄出来的有名无实的东西。封建社会的士人举子,虽然每过三年都要来北京蟾宫折桂,但在北京的街道上却是绝对折不到桂花的。程伟元、高鹗在北京整理出版《红楼梦》时,似乎就因为见不到桂花,才把贾政寻秋赏桂花妄改为赏菊花”(第七十七回)。因此,《红楼梦》中所写的长安大都绝不可能是北京,而只能是一座被金雪、香雪、秋雪三雪点染的江南城市,《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也只能是一座三雪点染的江南园林。
  历史上江南美丽的城市、美丽的园林多矣,《红楼梦》所写的是那一座呢?请朋友们不要忘记,书中早已有排他性的界定:这里位于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是一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因此,这座城市只能是三生石畔花柳繁华的杭州。杭州有资格称为长安大都么?须知,作为我国六大古都之一的杭州,作为南宋的都城,当时的名称乃是临安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红楼梦》作者取京师临安之反义,称这里为长安大都,也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清初江南才子洪昇便在《凤凰山怀古》诗中清楚地交代:愁绝君王巡幸地,钱塘元是古长安
  《红楼梦》书中开卷第一回写甄士隐在苏州资助贾雨村进长安大都赶考,嘱咐他十九日乃黄道吉日,兄可既买舟西上。从苏州买舟西上,顺着大运河只能到杭州,而不会是北京,因为去北京必须买舟北上。贾雨村投靠四大家族谋求复职,在长安大都求贾政走王家后门,果然题奏之日,轻轻地就谋了一个复职,不上二月便选了金陵应天府。这个金陵应天府乃是外职,那么,所谓长安大都,也不可能是金陵南京了。既不是北京,也不是南京,也只能是三生石畔的古都杭州了。
  书中描写在长安大都长安守备长安府知府长安守备之子临安伯临安伯诰命等,都暗示着这里就是临安杭州。距离长安大都不远的地方,书中描写还有一个长安县,王熙凤曾派仆人旺儿去这里办理张金哥退亲之事,断送了两条年轻的生命。书中说不过百里路程,旺儿在两日工夫俱已妥协,距离临安不到百里且与临安重名的县城,也只能是杭州所属的临安县。从书中这些具体交代的地理方位看,《红楼梦》中的长安大都,只能是代指古都杭州。
  言归正传,还是谈金雪桂花。桂花是杭州的市花,历史上的杭州,从来都是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著称。关于杭州桂花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唐代时,一个皓月当空的中秋之夜,灵隐寺的德明和尚忽见月亮里落下漫天珍珠般的小颗粒,便把此事告诉了师父智一长老。智一长老说,这可能是月宫里吴刚砍桂树时震落的桂子。于是,他们便把拾到的五颜六色的小颗粒,种在寺前庙后的山坡上。到了第二年中秋节,不仅桂树长得茂盛高大,树上还开满了黄红白三色的桂花,灵隐寺周边从此年年芳香四溢,被时人称为灵鹫金粟世界。这就是唐人诗中所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千古名句的来历。
  其实,西湖周边群山的桂花由来已久,并非自唐代始,而是在唐朝达到了极盛。最起码从唐代起,桂花树便成了杭州最有代表性的植物,也成了历朝历代风雅文人情有独钟的树木花卉。每年中秋前后,西湖周边秀丽的群山间,满树桂花竞相开放,满城飘落桂花雨,香气四溢,沁人心脾。历朝历代文人在杭州歌咏桂花的佳作史不绝书,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写道: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清代词人张云敖有绝句《品桂》云: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近代大文人郁达夫也曾写出散文名篇《迟桂花》,满觉陇的桂花亭上还挂了郁达夫撰写的一副名联:曾经酒醉鞭名马,生恐情多累美人
  说到满觉陇,那是杭州最著名的桂花产地。满觉陇因桂花而闻名,每年秋天,桂花盛开,香满空山,落英如雨,故有满陇桂雨之美誉,为新西湖十景之一。满觉陇,亦称满家弄、满陇,位于杭州西湖以南,是南高峰南麓的一条山谷。五代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 建有圆兴院,北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改为满觉院,满觉意为圆满的觉悟,地因寺而得名。满觉陇桂花始盛于明代,明代人高濂在《满家弄看桂花》中写道:桂花最盛处唯南山、龙井为多,而地名满家弄者,其林若墉栉。一村以市花为业,各省取给于此。秋时,策骞入山看花,从数里外便触清馥。入径,珠英琼树,香满空山,快赏幽深,恍入灵鹫金粟世界
  抗日战争杭州沦陷期间,满觉陇的桂花树曾因防美军空袭被日军大量砍伐,仅剩少数农家屋前屋后几株老树。解放后经多年恢复,今天这一带的路旁坡地、崖前涧边,金桂遍地,声名远播,已成为杭州赏桂花最著名的景点。每到金秋花开时节,金桂飘香,游人如织,可谓全中国桂花景点之最。满觉陇的桂花以金桂、银桂、丹桂为主,这里有八大品种、九千多株桂花,其中几百年以上的就有近千株,据说,至今还生长有一株八百年的金桂和一株四百年的银桂。《红楼梦》中薛蟠娶妻名夏金桂,来源于满觉陇的遍地金桂,应属至为合理的推测。
  满觉陇的山民历代以种植桂花为主要经济来源,这里种植桂树代代相传,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山坡道旁,举目四望,桂阴处处。自明代起,满觉陇就是杭州桂花最盛的地方,正如高濂所云:一村以市花为业,各省取给于此。在清代满觉陇桂花更是声名远播。每年秋季不仅游客摩肩接踵,桂花产业的生产销售更是鼎盛一时。迟至晚清,著名诗人钱塘丁立诚还曾对满觉陇桂花产品生产销售情况作了以下形象化的描述:桂花蒸过花信动,桂花开遍满觉陇。卖花人试卖花声,一路桂花香进城。城中莫怅花较晚,山人富有千金产。桂花栗子正尝新,南山当户可结邻。
  透过明人高濂和清人丁立诚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到满陇花市的花农花商,产品行销已经遍及大江南北各省,有以经营桂花致富达千金之产者,可见该地桂花市场的规模之大。由此也足以看出《红楼梦》中所描写桂花夏家的生活原型,应该就在杭州的满觉陇。在其他江南城市,也有以桂花为业者,但达到桂花夏家之规模者,非明清时的杭州莫属。《红楼梦》书中的薛家,其生活原型乃是西溪花坞的钱家。历史上的钱家也是以竹树产业致富的钱塘望族,与满陇桂雨的夏家结为儿女亲家,正所谓门当户对
  综上所述,《红楼梦》大观园中点染的金雪,源自杭州应无异议,书中浓墨重彩描写的香雪芦雪原型,也来自杭州的孤山探梅、六桥香风、西溪绿萼、河渚芦花,三雪点染红楼大观,更是理由充足。笔者对此过去有很详尽的考证,此不赘言。其实不仅是三雪,《红楼梦》书中大观园花木之盛,尚有荷花、桃花等,这些都是西湖西溪遍地盛开的四时花卉。民国十八年,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张其昀教授,曾写了一部《西湖风景史》,书中对杭州四时之花的描述,可与《红楼梦》参看。现摘录几段如次:
  西湖无月不花,无花不盛。孤山地故多梅,寒香稠叠。自宋林和靖先生隐居孤山,千百年来,人之言梅花游孤山者,意中辄憬然有一处士在。然白乐天去郡,有忆杭州梅花涛云:三年闲闷在杭州,曾为梅花醉几场;伍相庙前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则在唐时已鉴赏于名公矣:明代自九里松抵天竺一路,植梅几万株,俗称梅园,他处虽繁皆莫逾此。清代则以西溪之梅为最盛,西溪在西湖北山之阴,即灵隐寺之山背,地甚幽僻,多古梅。西溪梅花皆是村上养生产业,故各勤加培护,无不盛之岁。花时香雪霏霏。四面来袭人,居民百余家,隐隐深林,但见炊烟出林杪耳。
  六桥桃花,人争艳赏,明钱塘高濂以为桃花妙境,其趣有六:其一在晓烟初破,霞彩映红,微露轻匀,风姿潇洒;若美人初起,娇怯新妆。其二明月浮花,影笼香雾,色态嫣然,夜容芳润;若美人步月,丰致幽闲。其三夕阳在山,红影花艳,酣春力倦,妩媚不胜;若美人微醉,风度羞涩。其四细雨湿花,粉溶红腻,鲜洁华滋,色更烟润;若美人浴罢,暖艳融酥。其五高烧庭燎,把酒看花,瓣影红绡,争妍弄色;若美人晚妆,容冶波俏。其六花事将阑,残红零落,辞条未脱,半落半留;若美人病怯,铅华消减。六者惟真赏者得之。
  杭州西湖之发达,重要之时期凡四:一为吴越时。吴越立国凡九十八年,与五代相终始。宋人叶适之言曰:吴越之地,自钱氏时独不被兵,四方流徙,尽集于千里之内,而衣冠贵人,不知其几族,故以十五州之众,当今天下之半。苏轼亦称其地方千里,富甲天下。吴越诸王,既筑海塘,又浚西湖,而雷峰等三塔同时并建,使山水增光,其功诚不可没。二为南宋之建都,其时君相耽乐湖山,歌管之声,不绝于西湖之上,而声明文物与山川古迹相映发,亘百五十年之久。自后时移代易,虽所存者过半,而风流遗俗,无异昔时。其三则清初康乾二帝,翠华巡幸,凡湖之内外,寺院莫不庄严,桥梁莫不修举,花柳莫不栽植,景色陆离,惊心夺目。毛奇龄云:尔者圣驾南巡,宫车先后从三竺还苏白二堤,皆笼灯树间,晃朗如昼,虽京师安福门观灯迎仗,无以过此,有太平极盛之象。他所说的其四,是指民国期间所举办的西湖万国博览会,此不赘议。
  凡熟读《红楼梦》的朋友,都不妨重新翻阅一下书中元妃省亲一节,看其中关于笼灯树间,晃朗如昼的描写,是否如毛奇龄所记载的康熙帝南巡杭州的情节,便知余言不谬。《红楼梦》第十八回写元妃省亲,并非是在大天白日,而是在晚间。书中说元妃一进大观园,只见院内各色花灯烂灼,皆系纱绫扎成,精致非常。上面有一匾灯,写着体仁沐德四字。元春入室,更衣毕复出,上舆进园。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灯光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这太平气象,富贵风流。……”此时突然插进来一段石头自叙的文字:“——此时自己回想当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凉寂寞,若不亏癞僧、跛道二人携来到此,又安能得见这般世面。本欲作一篇《灯月赋》、《省亲颂》,以志今日之事,但又恐入了别书的俗套。按此时之景,即作一赋一赞,也不能形容得尽其妙,即不作赋赞,其豪华富丽,观者诸公亦可想而知矣。所以倒是省了这工夫纸墨,且说正经的为是。这与毛奇龄关于康熙巡幸杭州的记载是完全一致的。毛奇龄没有活到乾隆年间,他所记的南巡场景,只能是康熙南巡,与乾隆南巡绝无关系。
  张其昀教授所谓的西湖真赏者何意?读《红楼梦》而知大观园出于杭州者,乃为真赏清初康熙年间,著名文人邵长蘅氏坐在杭州西泠桥石栏上,曾发出了一通慨叹:集芳园在葛岭初阳台,淳佑二年(1242),理宗以赐贾似道,改名后乐园,楼阁林泉,幽畅咸极。其时君相淫佚荒怠,竟忘恢复之谋,论者皆以西湖为尤物破国,比之西施云。嗟乎!岚影湖光,今不异昔,而当时势焰之赫奕,妖冶歌舞亭榭之侈丽,今皆无有;既已荡为寒烟矣。而举其姓名,三尺童子,犹欲唾之。而林逋以一布衣,垂六百余年,遗迹顾至今犹存。何耶?
  邵长蘅所感慨的宋理宗赐贾似道集芳园之侧,即为南宋初期宋高宗赐魏国忠宣公洪皓的国公府。洪皓遭秦桧陷害被贬窜岭南后,葛岭洪国公府及其东邻之集芳园被宋理宗一并赐给贾似道,建成著名的贾府后乐园。《红楼梦》中描写贾府建大观园时,就是将荣国府的后花园与东府的汇芳园合并建成的,“汇芳园”就是“集芳园”嘛,于此足见《红楼梦》创作素材及创作思路之依据。洪皓的嫡传子孙洪昇,在清朝康熙年间,以祖宗庐墓之地为依据,按照早已荡为寒烟的南宋兴衰,本着林和靖梅妻鹤子的隐士心境,感慨西湖为尤物破国之信条,遵循自己与蕉园姐妹的生活轨迹,信笔去写明清鼎革时期江南世族之兴亡感叹。红楼一梦,如此而已,不必旁求。
  
20111120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