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红楼茶经之二:宝玉小厮焙茗(茗烟)名字的出处考

2020-02-19 21:31阅读:
红楼茶经之二:宝玉小厮焙茗(茗烟)名字的出处考
土默热
“焙茗”是《石头记》中男主人公贾宝玉的贴身小厮名字,书中有时又把他称作“茗烟”。贾宝玉的贴身小厮很多,如焙茗、锄药、扫红、墨雨、引泉、扫花、挑云、伴鹤等,其中焙茗乃是贾宝玉身边第一得力之人。
贾宝玉乃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贵族公子哥儿,他虽然不喜读书上进,每每骂那些求取功名者为“禄蠹”、“国贼”,但却喜欢诗词曲赋、灯谜酒令等文人雅事,并且有一定的天赋才华。他的贴身丫鬟小厮由他亲自取名,名字取得都富有诗情画意。
这里且不论其他丫鬟小厮的名字,仅就“焙茗”(茗烟)这个名字的出处和涵义做一点考证。有关这方面考证阐释并非自笔者开始,好些专家学者早已进行过类似研究了。一般认为“焙茗”这个名字典出唐代许浑的诗《村舍》:
燕雁下秋塘,田家自此忙。
移蔬通远水,收果待繁霜。
野碓舂粳滑,山厨焙茗香。
客来还有酒,随事宿茅堂。
至于焙茗的另一个名字“茗烟”,一般认为出自唐代诗人贯休的诗《陪冯使君游六首•登干霄亭》:
拥翠扪萝山屐轻,飘红旆在青冥。
仙科朱绂言非贵,溪鸟林泉癖爱听。
古桂林边棋局湿
,白云堆里茗烟青。
因思庐岳弥天客,手把金书倚石屏。
总的说来,以上对焙茗(茗烟)名字出处用典的考证是不错的。但考证后的阐释就有些问题了。查几乎所有关于《石头记》的工具书,对此的解释一般为:“古人都是现烹水泡茶,用小泥炉点上火,烹水沏茶称‘焙茗’”。至于“茗烟”,则一般解释为“沏茶时冒出的类似烟雾的水汽”。
细思之,这种解释似乎大成问题。“焙茗”、“茗烟”的“茗”字,乃是茶的雅称,对此没有异议;但“焙”字,自古以来便是“微火烘烤使之干燥”的意思,没有别的解释,烹水沏茶无论如何也不是“焙”,更不是使茶干燥。烧茶水冒出的水汽,似乎也不会令人产生“烟”的感觉。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古往今来文人雅士咏茶的作品可谓多矣,我们不妨再查找几个关于“焙茗”的典故,来探寻“焙茗”“茗烟”的真义。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即事》云:“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唐代诗人顾况的《焙茶坞》也说:“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旋旋续新烟,呼儿劈寒木。”
明朝霍山县令王毗翁的《焙茗诗》曰:“露蕊纤纤才吐碧 ,即防叶老采须忙。家家篝火山窗下,每到春来一县香。以上几首诗都可以证明,这种采茶时将新茶上架焙烤、笼暖生烟、家家篝火、满县飘香的景色,显然不是什么烹水沏茶,而是一种制茶过程——焙茶时的景象。
至于古人诗中关于“茶烟”的记载就更多了:“莫嗔焙茶烟,却喜晒谷天晴”(顾况);吟高好鸟觑,风静茶烟直(贯休);“邻屋有声敲石火,野禽无语避茶烟”(殷尧藩);“蠹根停雪水,曲角积茶烟”(姚合);“烘壁茶烟暗,填沟木叶干”(李中)。这些唐诗中的“茶烟”,都不是沏茶时的雾气,而焙茶时冒出的烟气。
说到这里,很有必要回顾一下我国制茶、饮茶的历史。现在的人们饮茶,除了蒙藏等少数民族地区之奶茶、酥油茶是烧煮外,一般都是以开水冲泡散茶引用,人们对此习以为常,以为历来如此。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制茶、饮茶的方式方法也几经演变。且不论红茶、乌龙茶等发酵茶和半发酵茶,仅以多数中国人习惯喝的绿茶来说,古代和今天的制法和饮法都有很大的不同。
从制茶工艺上说,现代绿茶采用的是“炒青法”,就是将新材的茶叶直接放在特制的铁锅中烘烤。而宋代以前的绿茶制作,采用的则是“蒸青法”。据陆羽《茶经》所记,“蒸青法”制茶有七道工序:“采、蒸、捣、拍、焙、穿、封”。“焙茶”乃是“蒸青法”制茶中一道特有的工艺,现代“炒青法”制茶根本就没有这道工艺。
古代制茶将采来的茶叶首先要进行“蒸青”,蒸好后进行捣拍,形成茶饼(或茶团)。茶饼中水分很高,容易霉变,因此需要加以烘烤去湿,称为“焙茶”。陸羽在《茶經》中详细记载了焙茶工序:焙茶必用文火煨,使茶餅常溫,“貯糠煨火,烘烤潮氣”,遇黃梅季節甚而“焚之以火”。這樣不仅水分被蒸發掉利于保存,并且可使茶葉的色、香、味保存好。因此,焙茶既是烘焙加工茶葉,又是貯藏茶葉的方法。
唐代诗人皮日休的诗,也详细地记载了焙茶的过程。在《茶舍》诗中,皮日休写道:“ 湖上汲江泉,焙前蒸紫蕨。乃翁研茗后,中妇拍茶歇。”在《茶焙》诗中又写道: 凿彼碧岩下,恰应深二尺。泥易带云根,烧难碍石脉。初能燥金饼,渐见干琼液。”诗中的 “蒸”、“研”、“拍”、“焙”,都是“蒸青法”制茶工艺的程序。
以“蒸青法”所制之茶,饮用方法也与今天有很大不同。唐代的方法是“煎茶法”,宋代乃是“点茶法”,与今天的散茶冲泡法根本就不一样。陆羽的《茶经》中对煎茶法描述非常详细;宋徽宗的《大观论茶》是描写点茶法的经典专著。 关于这方面的考证,笔者在《脂砚斋缘何不识茶筅》、《茗烟为什么改名焙茗》等文章中作过专题考证(见《土默热红学新突破》),不再赘述。
今天流行的“炒青法”制茶和冲泡法饮茶,在宋元时已经出现,但很不普及。全社会普及并逐渐取代“蒸青法”制茶和“点茶法”饮茶,代之以散茶冲泡法的时代在明朝,始作俑倡导者乃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二十四年(1391),皇帝下诏罢贡“龙团茶”,改贡散茶。天下群起效仿,逐步形成了“炒青法”制茶、冲泡法饮茶的一统天下。
虽然从明朝起“炒青法”制茶、冲泡法饮茶就已经流行开来,但少数民族地区饮用奶茶仍需要以“蒸青法”制作的砖茶(饼茶、团茶),今天蒙藏地区的茶砖、西南茶马古道的普洱茶(茶饼),就是这种古老制茶工艺的遗存。有明一代和清代前期,“蒸青法”制茶在民间尚有传承。清人张纂毋在《渔屯船唱》中咏道:“龙湫顶背雁湖边,采得盈篮紫笋鲜,争趁雨前好天气,竹鸡声里焙茶烟。足证当时仍有人按照“蒸青法”制茶。
清代中后期直到今天,“蒸青法”制茶在国内逐步萧条,许多主要产茶区甚至失传了,解放后只有鄂西地区尚有个别遗存。此法在唐代传到日本后,一直流传到今,成为日本“茶道”的基础。国内主要产茶区近年来从日本引进设备工艺,生产部分“蒸青茶”,主要也是为了出口日本。
本文利用大量篇幅谈“蒸青法”和“炒青法”制茶的区别,以及其演化交替的历史,并非为了研究中国茶叶史,而是为了证实《石头记》中贾宝玉贴身小厮焙茗(茗烟)名字的由来。《石头记》作者既然能为这个小厮取名焙茗(茗烟),最起码要熟知“蒸青法”制茶的过程,视“焙茗”行为以及焙茗产生的“茗烟”为风雅行为。在人们普遍不知道“焙茗(茗烟)”为何事的情况下,任谁取不出“焙茗(茗烟)”这样别致的名字的。
问题还是出在红学界普遍认同的《石头记》作者曹雪芹身上。大家知道,茶叶出产在中国的南方,北方是不出产茶叶的。曹雪芹贫居北京西山,似乎应该不知道江南茶叶产地的制茶过程。有人说曹家有江南的风月繁华生活为基础,这也是说不通的。茶叶出产自江南的山乡,城市里一般也没有茶树生长,城市人当然也不会从事蒸青制茶。曹雪芹不论出生在康熙五十四年还是雍正二年,曹家离开南京北上时,年龄都不可能超过十三岁。一个南京出生的黄稚未退的少年,能知道山乡“焙茗(茗烟)”为何物?
笔者考证《石头记》的作者为康熙年间杭州西溪的大文豪洪昇。西溪又称为副西湖,是杭州仅次于西湖的第二大风景名胜区。西溪不仅山水风光秀美,文化积淀深厚,还有丰富的茶叶资源和源远流长的茶文化。据《南漳子》一书记载:明万历年间南京国子监祭酒冯梦祯说:“西溪茶利之厚,十倍龙井。”明末文人黄汝亨《永兴寺碑记》云:“西溪十八里梅花,春时上有焙茶,香闻十余里”。宜开具《月夜焙茶》诗赞西溪之茶曰:
深沐东皇雨露恩, 摘来松火焙黄昏。
清乘月色浮盈坞, 香逐夜光蒸远村。
庐同难释口, 三杯陆羽暗消魂。
试新旋煮流香水, 龙井蒙山何足论。
西溪最著名的茶叶产自安乐山。安乐山茶安乐泉,既为西溪的名茶,亦为西溪之名泉。据民国《杭州府志》记载:安乐山高三十丈,周三里,俗名唐家山。相传,吴越王钱镠之子,在此结庐养疾而愈。安乐山因此得名。而安乐山前原永兴寺一带,明清时,盛产旗枪《西湖志·物产》载:安乐山,春日焙茶,石坞香闻十里。于此可见,安乐山一带当时不仅盛产茶叶,而且在明末清初时还盛行以“蒸青法”制茶。
洪昇出生在清军下江南的顺治二年(1645),其时家乡西溪生产茶叶并盛行以“蒸青法”制茶。西溪历来是避世的文人雅士隐居之地,与琴棋书画相伴,“焙茗”乃是古往今来的隐居者津津乐道的风韵之事。洪昇作为一代名士,以“焙茗(茗烟)”为《石头记》中宝玉之小厮命名,乃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洪昇确实有一个从小到老陪伴终生的仆人,乌镇溺水时与主人同赴水府。这个忠仆的名字于史无考,是否名为“焙茗(茗烟)”,就只有天知道了。
《石头记》中描写刘姥姥在栊翠庵品茶,居然说茶要熬得再浓些才好,显然她喝的茶不是开水冲泡的,而是煎煮的,这是“蒸青茶”的引用方法。书中元妃奖给贾府兄妹的灯谜奖品“茶筅”,乃是“点茶法”所用的工具,冲泡散茶根本用不到。宝玉为了消食化气所喝的女儿茶,乃是普洱茶的一种,是“蒸青法”制茶的产物,盛行于顺治康熙两代宫廷和官宦人家。这些都是洪昇生活圈子里常用的茶叶和茶具,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附图:现代工艺生产的宫廷女儿茶
红楼茶经之二:宝玉小厮焙茗(茗烟)名字的出处考
精品普洱茶熟茶-宫廷女儿茶

2008613于长春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