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国企不能大而不强,应在创新引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2020-10-02 02:11阅读:
来源 | 谭浩俊微财经
9月27日,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要求,国企要在创新引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创新决定命运,硬实力畅通大循环。要以创新为突破口,进行大胆充分的激励,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端人才引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有更大作为。
国企不能大而不强,应在创新引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国企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经济的稳定器和擎天柱作用,在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迈入高质量发展新征途的大背景下,将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因为,按照市场公平要求,国企能够支配和调度的资源将会越来越少,特别是政策资源,将更多的依据市场竞争和公平公正要求,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合理配置,而不是现在的向国有企业倾斜,甚至完全由国有企业支配和调度。那么,国企的资源优势将减弱。同时,在国际经济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市场优势、实现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机制下,国企不仅要在国内大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国际循环中也要体现国企担当。因此,国企面临的任务和挑战将更大。
那么,国企如何才能更好地迎接挑战、更大力度地在稳定经济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坚固呢?创新,无疑是国企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而且是首要工作。一方面,国企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实力、创新条件,只要把创新工作抓好、抓出成效,国企在创新发展方面的作用是会非常大、非常有效力的;另一方面,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国企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
发挥,很多方面还满足于国内具有一定竞争力就行,而没有将企业投入到国际竞争大环境中,导致一些国企仍在坐井观天,仍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沾沾自喜。一旦融入国际竞争环境,竞争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品牌影响力不强,没有或缺少能够起引领作用的高端技术和高端产品,无法在高科技领域展开竞争等问题也就彻底暴露了。
国企不能大而不强,应在创新引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以制约我国高科技企业发展的芯片为例,这么多国企,竟然没有一家真正能够开发、设计、生产、制造高科技芯片的企业,导致华为受到了美国政府的强力打压。如果有一家或半家能够与华为配套的芯片开发、设计、制造企业,哪怕只有制造企业,芯片由华为自主开发,华为面临的压力也会少很多。遗憾的是,除了封装等少数环节已经具备世界一流水平外,其他环节都与世界先进技术有相当大的差距。显然,国企在这方面是有责任的,也是没有达到要求的。除芯片外,在芯片的操作系统、互联网终端技术、服务器等方面,同样面临技术相对落后,缺乏高科技水准的问题,国企也需要反思。
对国企来说,在民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以后,就应当做出转身,就不应当只满足于与民企竞争,更不能满足于与民企争利,而应当参与国际市场的蛋糕瓜分,尤其是国际高端技术领域的蛋糕瓜分。同时,不应再把规模、总量当作主要竞争指标,而应当把质量、效益、技术、管理、竞争力等作为主要考量。如果国企在这方面的步子迈得早一点、快一点、大一点,很多领域就不会受制于其他国家和企业。恰恰是,这些年来,国企把重点都放在了做规模、做总量、做扩张方面,从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数量来看,确实效果很好,数量越来越多,排名也越来越前。但是,从质量和效益、品牌、竞争力等方面来看,与数量并不匹配。与苹果等国际知名企业相比,同样的利润,含金量也不一样。苹果等是通过高端技术和品牌获取的,我们是靠规模和数量取得的。人家靠的是智力,我们靠的是劳力,人家追求的是高额利润,我们得到的是薄利多销。含金量不高的利润,也是竞争力不强的表现。反过来,竞争力不强,就不可能有含金量高的利润。
国企不能大而不强,应在创新引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国资委要求国企在创新引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这不是要求,而应当是企业的自觉行动。如果国企再不在创新上下功夫,别说引领,可能会被民企击败。要发挥在创新中的引领作用,至少要比其他企业高,比其他企业有更强的创新能力,要能够在国际市场有足够的竞争力。三年行动方案,不仅仅是体制机制的改革,还是创新理念和思维的改革。如果仅仅对企业的体制和机制改革,企业的创新思维、创新理念不变,同样起不到引领作用。所以,希望国资委能够在制定工作目标方面,加大对国企创新方面的考核力度,推动国企创新,真正在创新方面发挥国企引领作用。
(思进注: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更并不代表本号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