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招工难”与“找工难”不是一对跷跷板

2020-11-26 20:19阅读:
来源 | 谭浩俊微财经
对于拥有18万家工业企业的“制造之城”东莞来说,就业用工是年头年尾常讲常新的话题。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不仅许多企业的订单遭遇了“过山车”式的波动,而且到底是“招工难”还是“找工难”,更叫人分不清楚。
“招工难”与“找工难”不是一对跷跷板
“招工难”还是“找工难”原本就不是一个绝对的话题,不是非此即彼,也不是跷跷板,而是同时存在、同时发生,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出现的概率不一样,彼此的权重不同罢了。
事实也是,在经济比较热的时候,“招工难”的矛盾会相对尖锐一些,“找工难”则不会矛盾太尖锐。反之,就是“找工难”问题更复杂一些。即便如此,不同的地区和企业,也是情况不同,有热有冷、有紧有松、有难有易的。譬如东北地区,显然是因为“找工难”才会出现劳动力大量向外转移的现象。而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市场活跃
、企业数量较多的地区,则出现“招工难”的矛盾会相对多一些。
而从“招工难”矛盾相对突出的地区情况来看,也不是绝对的“招工难”,也是“招工难”与“找工难”并存,“招工难”的权重更大一些。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企业转型步伐的加快,让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导致劳动力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无法完全合拍、完全协调,不时地会出现节奏变化上的差异。严格地讲,就是供给的步伐跟不上需求的变化,在造成部分行业、领域、企业出现“招工难”的同时,也让部分劳动者因为技能、文化、理念等方面的原因,无法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失去工作岗位,继而成为“找工难”的一分子。
“招工难”与“找工难”不是一对跷跷板
而要解决“招工难”与“找工难”并存的矛盾,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决劳动力的供给问题,提高劳动力的供给质量与效率。而要提高劳动力的供给质量与效率,除了在劳动力增量上做文章,让学校培养更多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让相关的劳动技能培训机构能够对新就业的劳动者做好培训工作之外,对存量劳动力的岗位适应性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对已经在岗的员工不断地加强培训,使其不出现技能跟不上、技术水平出现差距、观念滞后等方面的问题,才不会出现在岗员工下岗的问题。在岗员工失业越少,对就业带来的压力就会越小。对企业来说,就不要频繁面对“招工难”的问题。对劳动者来说,也不会因为岗位丢失而出现“找工难”。
这也意味着,所谓“招工难”和“找工难”,最根本的还是劳动力供给方面的问题,是教育和培训方面能否跟上经济发展、企业运行、技术进步、产品功能变化、市场需求变动的脚步。只要跟得上,“招工难”与“找工难”的矛盾就少,出现问题的概率就小。反之,则会越来越尖锐、越来越复杂。
从总体上讲,越是经济发达、越是劳动力需求大的地方,“招工难”与“找工难”的矛盾就会越多。因为,需要招工的企业数量多、规模大,劳动力短缺的概率就大。特别是新兴行业的企业、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的企业,出现“招工难”的矛盾会更激烈。而“找工难”的出现,则是全国各地的劳动力都向这些地区集聚,从而造成某些行业劳动力过剩,特别是中低端领域,由于进入门槛低、对劳动者技能、文化等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满足需求的劳动者偏多,劳动力集聚效应也会更强,因而,容易出现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最终表现为“找工难”。
“招工难”与“找工难”不是一对跷跷板
应当说,近年来,无论是学校还是培训机构、教育机构、企业等,在如何培养人才、培养劳动者技能等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也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劳动力供给端的供给效率与质量都在提升,适应性越来越强。只是,高端与低端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从高端来说,就是能够满足高端制造的劳动者,由于受文化等方面的限制,以及大学生的“一线工人”意识还不强,会带来高级技能劳动者的数量不足,需要进一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缓解市场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在多数人眼里比较低端的职业,如家政服务、家庭护理、服装加工等行业,则明显存在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更多的,都是自发性劳动力,而不是经过技能培训的劳动力,在劳动的效率、质量等方面,很难满足高质量发展需要。因此,必须在两端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确保这两大方面不呈现“招工难”与“找工难”的矛盾,至少,应当使矛盾逐步缓解。
(思进注: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更并不代表本号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