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1928年新疆焉耆七个星佛寺遗址发现
菩萨为束发梳髻,脸部圆润,眉眼细长,高鼻小口,神态安详。菩萨的面目清秀,五官相对集中于面部中央,具有西域佛像特色。
国家博物馆——佛造像
石雕菩萨头像
唐(618-907年)
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第18窟
菩萨高束发髻,眉眼细长,高鼻小口,面相丰满圆润,头像雕刻得细腻传神,既有菩萨的端庄,又有唐代妇人的丰腴华贵之美,体现了唐代菩萨“美而不媚,丰满有余”的特点。
国家博物馆——佛造像
国家博物馆——佛造像
彩塑佛立像
5-6世纪
1928年新疆焉耆七个星佛寺遗址发现
佛像发髻为大波浪纹,面颊丰颐,曲媚秀目,高鼻纤口,双耳长垂。身穿通肩大衣,衣质轻薄,有丝绸般的感觉。佛像既有佛教发源地印度地区的艺术风采,也有当地传统艺术的特色,展现了中国古代佛造像早期发展的面貌。
国家博物馆——佛造像
国家博物馆——佛造像 彩塑菩萨头像
6-7世纪
1928年新疆焉耆七个星佛寺遗址发现
菩萨为束发梳髻,脸部圆润,眉眼细长,高鼻小口。菩萨的面目清秀,五官相对集中于面部中央,具有西域佛像特色。
国家博物馆——佛造像
石雕佛坐像
北魏(386-534年)
佛坐像为高肉髻,面形略长,身穿双领下垂式袈裟,右侧衣缘敷搭于左臂上。造像面部流露出恬静温和的表情,使人有亲切之感。此像源自云冈石窟。
国家博物馆——佛造像
彩塑菩萨头像
6-7世纪
1928年新疆焉耆七个星佛寺遗址发现
菩萨为束发梳髻,脸部圆润,眉眼细长,高鼻小口,神态安详。此像是1928年黄文弼先生参加中瑞考察团在新疆地区进行科学考古时所得,是中国考古学家首次在新疆地区考察的成果。
国家博物馆——佛造像
石雕菩萨坐像
唐(618-907年)
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第21窟
菩萨颈配项链,上身斜系帛带,下身穿贴体长裙,呈游戏坐姿。造像为宽肩细腰,胸部与腹部微微隆起,显露出肌肤的丰腴柔润。是盛唐时期石雕佛造像的代表作品。
国家博物馆——佛造像
石雕天王立像
6世纪
四川成都万佛寺出土
天王佩戴高领护颈,身穿铠甲,双肩披帛,帛带系于胸前。万佛寺是四川成都著名古刹,始创于东汉延熹年间,梁武帝称安浦寺,唐称净众寺,宋称净因寺,明称净因寺,俗称万福寺。
国家博物馆——佛造像
石雕造像
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随着云冈、龙门、炳灵寺、麦积山等大批石窟寺的开凿,石雕造像成为佛造像主流,形成了以中原北方与四川盆地为代表的的南方两大风格体系。这些石雕造像完成了对外来艺术的吸收与融合,创造出全新的中国佛造像艺术,将中国佛造像带入新的阶段。
国家博物馆——佛造像
石雕半身佛像
北魏(386-534年)
佛像为高肉髻,面相清瘦,细颈削肩,身穿双领下垂式袈裟,具有“秀骨清像”的特点。
“秀骨清像”原指南朝画家陆探微的绘画风格,通过清秀的面相、羸弱的骨骼映衬出内在额高雅人格和超然精神面貌。
国家博物馆——佛造像
石雕思惟菩萨坐像
北齐 武平四年(573年)
1953年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
半跏思惟菩萨像最早出现在印度贵霜王朝时期,4世纪左右在中国开始刘秀此类造像。
国家博物馆——佛造像
石雕释迦多宝佛坐像
北齐(550-577年)
1953年河北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
释迦多宝佛坐像取材于《法华经·见宝塔品》,据释迦牟尼佛宣讲《法华经》时多宝佛所坐的七宝佛塔自地涌出,多宝佛分半坐给释迦牟尼佛,二佛结跏坐与塔中,共同宣讲经典。释迦多宝佛坐像是南北朝时期流行的佛造像题材,体现佛造像和佛教经典的紧密联系。
金属造像
佛教传入中国后,铜铸佛造像随即兴起,一直持续至明清时期。小型金铜造像细腻精美,可随身携带,大型金铜造像华丽庄严,最高可达二十多米。特别是明代以后,佛造像工艺精湛,体现较高的铸造技艺,形式丰富多样,出现布袋和尚、罗汉等写实造像,更加贴近现实生活。
国家博物馆——佛造像
铜布袋和尚坐像
明(1368-1644年)
布袋和尚的面庞丰腴,头大耳垂,满含笑意。右手持念珠,左手持布袋,呈游戏坐姿。此类造像常见于中国佛教寺院,也称大肚弥勒佛。布袋和尚是唐末五代时期的神僧,又名“契此”,传说是弥勒佛的化身。北宋以后弥勒佛常用布袋和尚的形象来表现。这种富态的造型和愉悦的表情,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向往,是佛造像世俗化的表现。
国家博物馆——佛造像
铁铸佛立像
正德十四年(1519年)
佛像左手上抬,右手施与愿印,铣足而立。佛像神情肃穆庄严,衣纹清晰,体现了较高的铸铁工艺。南北朝时期已有铁铸佛像,唐宋时期也能铸造出精美铁佛像,明代则是铁铸佛像的发展的又一高峰。
国家博物馆——佛造像
鎏金铜观音菩萨坐像
明(1368-1644年)
菩萨头戴宝冠,冠正面中央饰有坐佛。面相丰润,细眉长目,表情庄重而不失柔和。胸前饰璎珞,披帛覆肩,呈跏趺坐姿。菩萨头顶的观音巾遮掩发髻,这是明代流行的观音造型。明清以后,佛造像不再强调宗教的庄严性,而是融入了更多的生活气息。
国家博物馆——佛造像
鎏金铜文殊菩萨坐像
永乐(1403-1424年)
文殊菩萨头戴五叶冠,缯带在耳侧翻卷扬起。右手持宝剑,左手托经书,结跏趺坐于莲座之上。莲座满布细长饱满的仰覆莲瓣。座上缘及下缘各饰一圈联珠纹。莲座上刻有“大明永乐年施”款。
国家博物馆——佛造像
铜普贤菩萨坐像
正德九年(1514年)
普贤菩萨坐在白象身上,莲花座背面刻有题记。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的面相装饰和坐姿都十分相似。完全遵循佛像量度的规定和时代审美的要求,表想了明清时期佛造像程式化的倾向。
铜文殊菩萨坐像
正德九年(1514年)
文殊菩萨头戴宝冠,冠后是梳理整齐的高发髻,发辫垂于两肩。坐于狮子身上。莲花座背面有题记。
木雕造像
木雕造像是佛造像艺术与中国传统木雕技术融合而成,发挥精湛的雕刻技艺,以洗练、流畅的刀法,刻画出佛像静动流转的线条。唐宋时期,木雕佛像发展到顶峰,雕刻工艺精巧,注重形象塑造,造型端庄,凸显了佛像独特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宋代木雕菩萨像,突破了典籍仪轨的限制,追求美而不娇、端庄含蓄、朴素无华的自然之美,呈现出高雅和飘逸的艺术风格。
国家博物馆——佛造像
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坐像
宋(960-1279年)
菩萨头戴高花冠,身披帔帛,胸饰璎珞,下着长裙。长裙色彩鲜艳,覆座垂地。裙腰结带,腰带饰宝珠花并自然垂落。右手持莲花,左腿下垂,足踏山石。造像雕刻流畅,造型飘逸脱俗,庄严中蕴含沉静之美,体现出宋代的美学精神。
国家博物馆——佛造像
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头像
宋(960-1272年)
菩萨头戴贴金花蔓冠,冠正面中间置阿弥陀佛坐像。菩萨面庞丰润,神态慈祥,具有庄重高雅之美。
国家博物馆——佛造像
彩绘木雕菩萨立像
宋元(960-1368年)
菩萨面庞丰满圆润,细眉、直鼻、厚唇。身穿圆领上衣,左肩斜披帔帛,下身穿多褶长裙,立于莲花座上。
国家博物馆——佛造像
彩绘木雕菩萨坐像
宋金(960-1279年)
菩萨面庞饱满圆润,表情凝重。宽肩阔胸,带有北方造像的浑朴之风。服饰具有一定的写实性,是宋代以后佛造像日趋世俗化的表现。
国家博物馆——佛造像
彩绘漆金木雕观音菩萨坐像
明(1368-1644年)
菩萨头戴宝冠,颈配璎珞,帔帛或斜搭肩部,长裙的层次清晰,裙褶线条流畅。左手为支撑点,右足支撑在山石座上,左足踏莲台,游戏坐于山石座上。这种姿势无拘无束,自在悠闲,极富生活情趣。
国家博物馆——佛造像
彩绘木雕菩萨坐像
明(1368-1644年)
菩萨头戴化佛宝冠,云髻高耸,发披两肩。面形圆润,弯眉秀目,目光略向上仰望。上身斜贯帔帛,腰系长裙。造像呈现出柔和之美,是明代以后木雕佛像注重艺术化处理的表现。
陶瓷造像
随着佛教的发展,中国的陶瓷烧造技术也应用在佛造像上。陶瓷将佛像的“形”“意”之美与自身特点相融合,丰富了中国古代佛造像的内容。尤其是宋代以后随着制瓷业的发展,造型丰富,釉色各异的陶瓷佛造像也相继出现,陶瓷佛像、三彩佛像既是佛造像艺术的典范,也是当时陶瓷制作高超技艺的再现。
国家博物馆——佛造像
三彩菩萨坐像
明(1368-1644年)
菩萨手中持物,呈半跏趺坐姿,坐于狮子背上。三彩菩萨像体量较大,为上下分开烧造。
国家博物馆——佛造像
三彩菩萨坐像
明(1368-1644年)
菩萨手中持物,呈半跏趺坐姿,坐骑为犼。(hou-古书上说一种像狗的吃人野兽)。
国家博物馆——佛造像
最后一部分是藏传佛教的佛造像。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