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倒文:“宾之初筵温温其恭”韵读释疑的一个新的思路

2020-08-02 18:30阅读:
倒文:“宾之初筵温温其恭”韵读释疑的一个新的思路
倒文:“宾之初筵温温其恭”韵读释疑的一个新的思路
賓之初筵,左右秩秩。 籩豆有楚,殽核維旅。
酒既和旨,飲酒孔偕。
鐘鼓既設,舉酬逸逸。
大侯既抗,弓矢斯張。
pan > 射夫既同,獻爾發功。
發彼有的,以祈爾爵。
籥舞笙鼓,樂既和奏。
烝衎烈祖,以洽百禮。
百禮既至,有壬有林。
錫爾純嘏,子孫其湛。
其湛曰樂,各奏爾能。
賓載手仇,室人入又。
酌彼康爵,以奏爾時。

賓之初筵,溫溫其恭。
其未醉止,威儀反反。
曰既醉止,威儀幡幡。
舍其坐遷,屢舞仙仙。
其未醉止,威儀抑抑。
曰既醉止,威儀怭怭
是曰既醉,不知其秩。
賓既醉止,載號載呶。
亂我籩豆,屢舞僛
是曰既醉,不知其郵。
側弁之俄,屢舞傞傞。
既醉而出,並受其福。
醉而不出,是謂伐德。
飲酒孔嘉,維其令儀。
凡此飲酒,或醉或否。
既立之監,或佐之史。
彼醉不臧,不醉反恥。
式勿從謂,無俾大怠。
匪言勿言,匪由勿語。
由醉之言,俾出童羖。
三爵不識,矧敢多又。


《宾之初筵》这首《诗经》中人们并不生疏的诗歌是如何押韵的,曾经并且至今还让从古至今的解读者感到困惑。 王了一先生在《诗经韵读》一书中写道:
宾之初筵,温温其恭。其未醉止,威仪反反。曰既醉止,威仪幡幡。舍其坐迁,屡舞仙仙。(《小雅·宾之初筵》)
“筵”“反”“幡”“迁”“仙”都属元部,互相押韵。“恭”字虽在语法句的末尾,不能认为韵脚,因为韵母差别太大了。段玉裁以“恭”入韵是错误的,江有诰未以“恭”入韵是对的,但他连“筵”字也不算入韵,则又错了。
(引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诗经韵读》第44页)
从这段文字中,可知王先生认为这首诗歌开始的一段诗句中,“宾之初筵”的“筵”字是在诗中押韵的韵字。而在后面一句“温温其恭”的“恭”字,因为与“筵、反、幡、迁、仙”这几个上古诗韵中元部的韵字在韵母上差别太大,因此即便“恭”字出现在通常是韵字位置的语法句的末尾,也不能认为是韵脚。
我们来读《宾之初筵》的全文,会发现“宾之初筵,温温其恭”只是第二大段落的开头诗句。而在《宾之初筵》这首诗作中,开头的诗句就是“宾之初筵,左右秩秩”,与后面的诗句“笾豆有楚,殽核维旅”,也不构成谐韵的语音关系。
古代的语音学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事实。
段玉裁认为,“恭”字处在句尾,应该是能够押韵的韵字。但是,他又不能解释清楚,“恭”字何以能与后面的诗句“威仪反反”中的句末韵字“反”字谐韵。这两个字在韵母上委实差异太大了,怎么读都不能谐韵。
江有诰认为,“恭”字在这里不能当作韵字。但是,他又认为“宾之初筵”的“筵”字也不是韵字。王力先生肯定了他对“恭”字不是韵字的见解,却否定了他认为“筵”字也不是韵字的见解。显然,王力先生认为,“宾之初筵”的“筵”字,应当是韵字的。
单就第二段的诗句“宾之初筵,温温其恭”而论,我们同意王力先生的看法,就是“筵”字在句中的确是韵字。
但是我们也得指出,第一段里的诗句“宾之初筵,左右秩秩”,无论如何解释,“筵”字也不应该是韵字。
如果读者了解《诗经》的作品经常使用对仗的修辞手法,就会发现这里的矛盾了。
既然第二段里的“宾之初筵,温温其恭”,“筵”字能够作为韵字。那么为什么第一段里的“宾之初筵,左右秩秩”,“筵”字却不能也作为韵字呢?
前贤学者对这个问题,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成为至今仍然让人疑惑的疑点。
我们仔细读读《宾之初筵》的原文,可以尝试换一个思路,以新的视角看待这首作品的韵读。
大家知道,古代的诗文里有使用倒文的习惯。
所谓倒文,就是把一句话的正面叙述,改换成先说后面的文字,再说前面的文字。
《诗经》中有 “陟彼中林、陟彼中谷”这样的诗句,实际上是指“陟彼林中”和“陟彼谷中”,也就是用了倒文的修辞手法,这是为了诗中全句押韵的需要。
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把《宾之初筵》中的两个诗句倒置一下:
宾之初筵,秩秩左右。(原来的语序是“左右秩秩”)
宾之初筵,其恭温温。(原来的语序是“温温其恭”)
再来看一下这样改动语序的结果。
宾之初筵,秩秩左
笾豆有楚,殽核维
《康熙字典》对“右”字,注明有一个读音是念yu。
又叶演女切,音與。《陸雲·陸丞相誄》乃幹中軍,入作內輔。公侯陟降,在帝左右
“右”字的这个注音,是一般人没有注意的。但是陆云所写的韵文中,就是将右字与辅字谐韵的,《康熙字典》认为这里要读若舆。
倘若这么联系,那么“秩秩左右”的“右”字也可以读若舆。而“舆”字与下句“殽核维旅”句末的“旅”字在韵母上就是相近的了,彼此有谐韵的关系。我们已经知道,“旅”字在上古诗韵中是归入鱼部的韵字。由此推测,“右”字如果能读为yu的读音,就可能不仅归入上古诗韵之部的韵部,而是按照韵母,有可能也可以归入鱼部的韵部。至少,右字按照yu的读音与旅字的读音是韵母相近的,彼此谐韵还是有可能的。这一段的诗句,就能解释为什么可以谐韵了。
接着我们再探究“温温其恭”的倒文结果。
温字在上古诗韵中,没有明确归入的韵部。
但是温字在中古诗韵中,归入下平十三元的韵目。而这个韵目的韵字读音,既有以en、un为韵母的,也有以ian、uan为韵母的。
《康熙字典》注解“温”字的条目中标明:
又【韻補】叶紆權切,音淵。【蘇軾詩】四時盛衰各有態,搖落悽愴驚寒溫。南山孤松積雪底,抱凍不死誰能賢
从这个释义和例子来看,“温”字有读音的韵母为uan的文献依据。
如果把“温温其恭”倒文,就是“其恭温温”,也就是说“温”字处在了可以作为韵字的句末位置。
宾之初筵(yan),其恭温温(yuan)
其未醉止,威仪反反(fan)
如果温字能够在诗中读成淵字的yuan的读音,那么与筵字在读音上也有韵母相近的现象。如此一来,“其恭温温”的“温”字与接下来的诗句“威仪反反”句末的“反”字,在读音上就有相似之处,读起来大致就是基本谐韵的。
我们提出的倒文设想,只是对《宾之初筵》韵读的一个新的思路,是否符合实际,还要经过学界的验证和质疑。
一般来说,倒文的使用应当是为了诗句的押韵而刻意为之。而在《宾之初筵》之中,似乎却不是这样的。毕竟《诗经》的创作是经过了后来文人学者的编辑整理,是否有作品版本的不同与文字顺序的变动,乃至倒文的出现,还不敢贸然断言。
不过,《宾之初筵》的诗句是否出现了倒文的现象,以致影响了后人的韵读解读,总是一个以往解读者没有注意的新的思路。或许,这个思路对解读《宾之初筵》诗句的押韵情况,能有一点有助的启发。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