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中小城市创建文明城,需警惕如厕效应

2018-02-22 12:25阅读:
中小城市创建文明城,需警惕如厕效应
2月14日,中央文明办发布了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在这份名单中,全国一共确定了391个城市、直辖市城区、县为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一经公布,立马引起了入围城市的骚动,官方和民间一片欢呼。
作为土生土长的湖北人,笔者当然更重视湖北有哪些城市入围。和上一次的入围名单相比较,这一次入围的城市更多,在地级市当中,除却鄂州、十堰、襄阳之外,还增加了黄石、荆门、荆州,而县级城市则达到八个之多。不难预料,下一次评选,竞争更为激烈。
非常遗憾的是,在上一次评选当中,湖北的三个入围地级市全部落选。笔者虽然是鄂州人,但是,在当时其实更看好十堰,不可否认,十堰的创建力度最大,市民的支持和参与度最高。鄂州最近这些年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市民的总体素质仍然较低。
事实上,在偌大一个中国,越是流动人口涌入量大,所占比例较高的城市,成为文明城市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湖北的入围地级市当中,多本都是人口流出城市,流出的不仅有一般人口,更有精英人口,越是靠近省会,这种现象可能就越为严重。
譬如说鄂州,虽然名义上拥有110万人口,但常住人口能够有60万也就不错。因为工资水平低,就业机会少,而要想进公职机关,朝中无人恐怕不行,以至于年轻一代精英基本流失,唯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精英才会回流。也难怪在春节期间,鄂州市区到处都是车水马龙、人满为患。
根据中央文明办部署,全国文明城市三年才评选一次,若想选上,首先得取得提名资格。目前,湖北省内已有武汉、宜昌、宜都、大冶四个城市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在这些文明城市当中,宜昌的文明
程度实际上比武汉还高,武汉之所以能成文明城,跟外来人口的影响力大有直接关系。
不难发现,中小城市更看重“文明城”的称号,其一,是因为中小城市先天不足,文明的基因本就较为匮乏,缺什么才希望得到什么;其二,对于较为落后的中小城市而言,创建的过程本身是一个提升城市品质的过程,官方和民间都较为重视;其三,能选上对于市民而言是一张“脸”,对于主官而言,更是可资炫耀的政治资本。
“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称号,是含金量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城市品牌。取得这个称号,对提升参评城市的知名度、美誉度,对扩大招商引资等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个人的观察和媒体的报道可见,很多城市运动式创建的痕迹明显,创建文明城应该几十年如一日,而不是一阵风。不少城市,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一到测评关口,就举全市之力,尤其是发动公职人员上街制造文明的假象,这样的城市落选并不出人意料。在真正的文明城市,何需如此兴师动众?
在再次入围的城市当中,有的官员信誓旦旦,其实,心动不如行动,要想真正成为文明城,光说不练是不行的。譬如说鄂州,和文明城市的差距不是一点点,不仅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乏善可陈,而且在其它方面也往往不尽人意。如城市卫生,等卫生城市的称号一到手,很多地方又开始恢复昔日的脏颜,整个市区,尤其是老城区这边,给人一种灰头土脸的印象。另外,出租车依然是我行我素,房管局等机构的窗口工作人员好多依然是一副我是大爷、大娘我怕谁的模样。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那些一直在本土为官者,那些一直没有出过远门的市民,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所在城市和一线城市与文明城市的差距。如厕久而不知臭,久住蛮荒之地而不知落后,这是一种可悲的局限。建议入围城市的官员和市民多外出走动,切实感受和其它城市的差距,同样,也要多深入社会,了解民间的疾苦,倾听民众的声音。
2018年2月22日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