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日企造假究竟是传统还是新鲜事?

2017-12-14 13:10阅读:
——日本天天“蒋”【1213日(星期三)篇】

日企造假究竟是传统还是新鲜事?
  神户制钢、三菱材料、东丽……最近,日本造假企业的清单越拉越长。曾经被看作信誉保证的“日本制造”,开始遭遇巨大的信用危机。其实,稍微梳理一下就不难发现,造假在日本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是早已成为一种恶性“传染病”,席卷了日本各行各业。
  20148月,日本高级连锁料理店“木曾路”公司承认,使用便宜牛肉冒充高级牛肉,其三家门店销售的是廉价牛肉,标注的却是“松阪牛”或“佐贺牛”。
  201510月,日本三井住友建设公司开发的横滨市都筑区大型公寓因偷工减料出现严重倾斜。而不到一个月,日本龙头建筑企业旭化成公司又于11月被曝出,复查的2376个建筑项目中有266个项目存在数据篡改,建设项目涉及日本全国各地,甚至包括医院、学校、养老院等公共设施,让各地民众人心惶惶。
  201656日,日本东亚建设工业株式会社发布消息称,在羽田机场C
跑道防止液态化的地基改良工程中,只灌注了设计中所需药液的5.4%,却作为按照规定方式施工伪造了数据,并向国土交通省作了虚假汇报。518日,日本铃木汽车公司承认对全部16种在日本销售的车型燃效数据作假。就在同一天,三菱汽车公司也发布消息:除4种微型车以外,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帕杰罗”等4种车型也存在燃效数据作弊。
  20168月,东芝公司被曝连续7年造假,至少4大业务部门、3任社长参与其中,虚报利润1562亿日元(约92亿元人民币),是继2011年奥林巴斯隐瞒17 亿美元损失以来,日本企业界的又一桩财务造假丑闻。
  近年来,日本企业频繁曝出的造假丑闻,让曾经被奉为神话的“日本制造”走下神坛。而随着调查的进一步深入,一些知名日企长达数十年的“造假传统”,更是让人目瞪口呆。造假,已经不是涉事日本企业的偶发性事件,而是有组织、有预谋的系统性行为。
  一名上世纪九十年代曾在神户制钢所铝铜部门工作过的员工告诉记者,公司内部有一个“造假操作指南”,会记录下不会引发追究的产品造假范围,由历代负责人如“宝典”一般代代相传。这本“指南”可谓耍尽手段。一旦客户发现产品性能不足、无法满足约定的情况,公司马上会同客户积极协商,取得客户对“失误”的谅解,并以“特别采用”方式交货,伪装成生产事故。如果不合格产品交货后没有被客户发现,神户制钢除了沾沾自喜,居然还将这些不合格产品的事例及数据积累起来,制作成“特别采用范围”笔记,并传给历代负责人,作为是否可以成功欺瞒客户的判断标准。正是因为有了这本“造假宝典”,神户制钢才能欺瞒客户很多年没被发现。“特别采用”甚至从四十多年前就开始了。但是,因为有些产品的资料已经被销毁,相关部门的调查可能根本无法揭开真相。 
  至于日本企业为何造假?“少子高龄化”导致的劳动力严重短缺,是重要原因之一。917日,日本总务省公布的人口估算数据报告显示,日本65岁以上老人数量达3514万,占总人口的27.7%。而1995年,这一比例为14.54%22年间翻了近一倍。与此同时,日本15-64岁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却从1995年的69.41%下降到了如今的60.64%。劳动力的严重短缺,导致日本企业成本上升、劳动效率下降。在新兴国家制造业不断崛起的背景下,失去了成本优势的日本企业,为了保持竞争力,便在数据上“做文章”。此外,在“宽松教育”下长大的新一代日本人,普遍缺乏上一辈的敬业与担当精神,也是日本社会造假泛滥的原因之一。
  刚刚从一家超市辞职的大野告诉记者,超市里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一天分三次,检查并填写食品冷藏柜的温度,以保证食品不变质。有一次值班时,大野发现冷藏柜的温度已经超标,并在检查单上填写实际温度后告知店长。可是店长的反应,却让大野很吃惊。店长说,你没有发现其它检查表上的温度都正常吗,如果填写超标温度,将丢弃很多商品,这样会给店里带来经济损失,高几度低几度很正常,你拿一张新表重填,按照其他人的做法,保持“正常范围”。大野按照店长的要求重填后,心里很纠结,回家后便将事情告知了父亲。听说这件事后,怒不可遏的父亲坚决要求儿子辞职,但同时也要求儿子尽量不要将此事外传。
  这种“内部人”的企业文化,也是很多日本企业能持续几十年造假的原因之一。对于一些造假行为,很多日企员工即使不愿参与,也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严守秘密,导致造假行为愈演愈烈,直到被外界揭发。
  不过,客观地说,即使日本造假丑闻集中爆发,仍有部分消费者对日本品牌保持了信赖。九州大学的一位教授认为,数据造假丑闻虽然极大损害了日企的信誉,但是第三方检测的结果却表明,大部分产品只是“假冒”并不“伪劣”。正是这一点,挽留了消费者的基本信心。而能够守住最后的底限,在于日本严厉的法律制度及执行力。即使在网购异常发达的今天,日本电商网站也很少出现伪劣商品。因为一旦出现危及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的不达标产品,涉事人员就不会是罚款了事,将承担重大的刑事责任。这根红线,很少有日本企业敢闯。此次日本企业造假丑闻集中爆发进一步说明,政府不能指望企业的自我道德约束,而是要依靠法制的力量当好“守夜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