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台风过后日本为何迟迟“伤脖难愈

2019-10-08 14:02阅读:
——日本天天“蒋”【108日(星期二)篇】 台风过后日本为何迟迟“伤脖难愈
强袭东京等首都圈的台风15号已过去数周,灾区的重建之路却仍漫漫无期。断水、断电、房屋倒塌、避难等状态依然在持续,随处可见倒塌的电线杆和难以修复的基础设施。以至于,日本政府开始加紧研究调整对本次台风等级和影响的评估。自然灾害之于日本,已是家常便饭。依托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经验,日本在防灾减灾领域堪称“大国”。但15号台风似乎让其有点名不副实。究其原因,有些则在自然灾害之外。
一是日本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老化日趋加重。台风15号造成未曾有的大面积长期停电,直接原因之一在于日本一时难以修复蜘蛛网般遭破坏的电线杆。号称“电线杆王国”的日本虽然一直致力于推广地下掩埋式新型电路铺设,但迟迟难有进展,侧面折射出其基础设施老化、落后的问题。电线杆只是冰山一角,从桥梁到隧道,从水管到电线,隐患多发,事故频频,已继自然灾害后成为威胁日本安全和民生的“诟病”。令人唏嘘不已的是,日本在医药、环保等前沿科学领域不断取得新成就,却难掩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落后”与尴尬,这也是令不少普通老百姓感受不到幸福感的原因之一。
二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应对体制难以形成。近期,在国民偶像级政治家小泉进次郎新晋环境大臣后,福岛核电站的污染水处理问题再次浮出水面,成为舆论焦点。3·11大地震
已过去8年,未解之课题仍然堆积如山,再次把日本民众的目光拉到了政府在应对大型灾害上的体制弊端,而台风15号亦是如此。这其中,既有地方政府高度自治的制度原因,也有日本在启动灾后重建等法律方面周期长、立法多、执行环节多等因素。在笔者看来,日本是一个靠细节取胜的民族。但在大灾大难面前,往往有时也要以牺牲更多民众利益为代价。
三是地方经济捉襟见肘。近两年,日本国民经济的确有一定起色,但始终未能扭转地方经济萧条的大趋势。在人口锐减等大背景下,地方政府虽然在如何招揽和增加人口、扶持特色产业方面各出奇招,但在应对大型灾害方面则显得十分单薄。纵然有较为成熟的应对机制,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特别是,在改造基础设施、灾后重建民房等工期长、成本高、投入大的领域,政府无力拿出更多资金,至少无法集中拿出大量资金予以保障。甚至有学者指出,日本作为自然灾害大国,各类募捐义捐很多。在不少时候,它往往能成为灾后重建的有力依托,但侧面也反衬出地方政府的无奈。
此外,安倍政府在提供社会保障、加强财政支援方面也有并不给力。不少灾民直白地表示,“缺钱”是重建的一座大山。虽然政府已在启动相关援助,但从长远来,也难以避免“杯水车薪”的现象。甚至有日本网友指责,大灾大难面前,真看不出日本经济好转成果都去了哪里。何况,灾民更关心的是,眼前的生活怎么办。
日本在减灾防灾领域的超前技术和先进理念、成功做法值得学习。同样,其在灾后重建方面体现的不足和教训也应重视。从这个意义上说,中日两国在应对大型灾害领域交流合作、共同发展的空间十分广阔。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