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蒋谈廿四史(55):为官之道与治家之道是紧密相连的

2020-06-30 14:29阅读:
——读《史记》卷一百三《万石张叔列传》随笔
蒋谈廿四史(55):为官之道与治家之道是紧密相连的
从正面说,司马迁是一个始终抱有理想、不忘初心的人;从反面说,司马迁是一个不愿安分守己、不折腾就难受的人。因此,司马迁在《史记》里面,喜欢写人生跌宕起伏的“大”人物。但是,《史记》卷一百三《万石张叔列传》,则是司马迁写的一些恪守尽职的“小”人物。说实在的,他们才是官场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本卷所传递的“为官之道”也是有借鉴意义的。
司马迁在这一卷里面记述了万石君石奋、石建、石庆一家及卫绾、直不疑、周仁、张欧等“小官”的事迹。有人认为这是一个“醇谨平庸官僚的类传”,也有人认为这里面写的都是“谨慎笃行的君子”。我则认为这是司马迁希望以人物事迹讲为官之道的一篇文章。
在中国历史的官场上,“小官”也不是随随便便唾手可得的。石奋算是幸运的,15岁就当上“小吏”,而且还是在汉高祖刘邦身边工作。他追求之一就是把“小官”变成“大官”。为此,当汉高祖刘邦表示喜欢他姐姐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做好说服姐姐的工作,让姐姐到刘邦那里做“美人”。别人是卖身求荣,石奋是送姐求荣。接下来,石奋升官了,紧接着允许他搬家进入京城长安的高级住宅区“戚里”——这是一个与皇帝有亲戚关系的人才能够居住的地方。让人不得不感叹的是,石奋并没有“飘”起来,而是从此以后“恭谨无与比。”如此懂事、听话的干部,在官场上怎么能够不晋
升呢?或者可以这样说,司马迁在这里指出了一条为官之道,那就是懂事、听话。
如果说石奋已经懂得了为官之道,也还可以作罢。关键是他还在传递着这种为官之道。比如,石奋与子孙见面的时候,“必朝服见”,也就是穿着官服会见孩子们,他自己喜欢这个仪式感,也希望后代子孙产生敬畏感。皇帝有时赏赐食物送到石奋家,他是必定叩头跪拜之后才会弯腰低头去吃,犹如皇帝就在面前一样。看起来是恭敬无比,实际上是在身体力行地“家传”为官之道。所以,当人们对一些家庭“世代为官”感到不能够理解的时候,看看这些,就知道他们是在怎样地言传身教了。
司马迁是一个喜欢“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的人。因此,司马迁对石奋这样的人不会从内心欣赏的。但是,司马迁又写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子孙中有人若犯下错误,石奋并不会怒斥他们,而是自己坐到侧旁的座位上,对着餐桌不肯吃饭。这样,老爷子生气了,自然压力极大,其他子孙们会纷纷责备犯错之人,再通过族中长辈求情,犯错本人则要裸露上身表示认错,并表示坚决改正,石奋才会原谅他。这实际上告诉人们:为官之道与治家之道是紧密相连的。而这一点,是后世读者常常忽视的。(2020530日写于东京“乐丰斋”)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