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蒋谈廿四史(65):祖国统一大业过程中反复性的启示

2020-07-10 11:28阅读:
——读《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随笔
蒋谈廿四史(65):祖国统一大业过程中反复性的启示
说到南越,我就会想起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中国的邻国越南分列为“南越”和“北越”,南越实际是在美国的控制之下,北越则是胡志明伯伯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当时,有一本书叫《南方来信》,讲述的南越民众的苦难,对我来说,则是一本启蒙读物。闲言打住,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与越南曾经的“南越”没有什么关系,它指的是今天中国的两广地区。秦末的时候,这里出现“南越”国,竟然也传承了五世九十三年,直到汉武帝时,才回归祖国怀抱,成为郡县。司马迁在这里讲述了赵佗立国过程以及与中原的关系。
说起赵佗(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 )这个人,也就是南越的开国者武帝,很少有人知道他是恒山郡真定县(也就是今天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人。当然,绝对不能因此就说正定县是一个出领袖的地方。但毛泽东主席确曾把赵佗称为是“南下干部第一人”。
赵佗原来是秦朝将领,与任嚣一起南下攻打百越。后来,他是“军转民”,担任了秦朝南海龙川令。到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候,赵佗割据岭南,干脆独立,建立南越国。需要指出的是,尽管从表面上看,赵佗是南越的开国者,实际上他的上司任嚣早就有“立国”之念,正如司马迁所说,“尉佗之王,本由任嚣”。只不过是由于任嚣体弱病故,没有能够如
愿罢了。但是,他却给赵佗留下了“可以立国”的政治遗嘱。
另外一点值得关注的就是赵佗“独立”的背景。当时,“秦为无道,项羽、刘季、陈胜、吴广等州郡各兴军聚众,虎争天下,中国扰乱,未知所安,豪杰畔秦相立。”也就是说赵佗是在国家动乱、政权中枢功能失效的大背景下“独立”的。这给后世留下一个沉痛的教训,那就是国家动乱不安之际,就是分裂独立势力猖獗之时。中央稳,地方就稳;中央乱,地方就会出现问题。因此,维护和促进国家和中央政府的发展与稳定,是重中之重的问题。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从南越武帝赵佗一直到南越结束的时候,“统一”与“反统一”的较量是在反复进行的。南越对汉朝经历了“归顺”——反叛——再“归顺”——再反叛——最终“归顺”这样一个“翻饼烙饼,油炸馅饼”的过程。这也告诉后人,统一大业绝对不可能是“一次性”完成的,其间也一定有反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央政府如何准确把握事情,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排除各种分裂势力,也是极为重要的。
感谢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民族史传。他打破了董仲舒所谓“小夷避大夷”、“大夷避中国”的“名伦秩序”,告诉人们东南西北各个少数民族都是天子的臣民,都是黄帝的子孙,历史的发展趋势就是要不断地走向统一。(202069日写于东京“乐丰斋”)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