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房价事实上不涨,股市才能上涨

2020-04-05 22:02阅读:
  进入2020年,挤出房价泡沫才能防范金融风险,才能为百姓买房提供合理的价格,已成为社会共识,也是政策导向。如果在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房价或将上升,受此影响,股市不免左右摇晃。
  抑制房地产投机,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当然是好事。如果按照当前的说法,房地产的泡沫主要是房屋价格上升过快超过了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这里实际上存在一个大家都明白的问题:老百姓收入在第一次分配中的占比太低或者增长太慢,可能是房地产泡沫的一个原因。地产价格上升过快,又与货币发行增长过快有关。假设从1998年开始计算,中国的货币发行增长了6倍,主要城市房价增长5倍,居民收入增长2.2倍,国家税收增长近7倍。从中我们看到,房价的“泡沫”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多年来钱发得太多太快了,居民反通货膨胀的本能会找房地产进行投资,房地产指数与M2之间形成了亲密的关系;二是居民的收入增长在一次分配中太低了,出现了收入/房价比的泡沫;三是房屋价格持续20年的上升,确实有些高不可攀。
  因此,挤房地产价格的泡沫,可能有几种方案:一是不提高居民收入的整体水平条件下将房屋价格打下去,即硬挤泡沫,这将导致与房地产业紧密相关的金融、钢铁、建材、家电、汽车等几十个行业受影响,同时引发城市有房居民的财产性收入缩水,财富出现负效应,消费乘数下降,消费增长下降,原来想通过刺激消费保持经济增长的政策效应受到挤压。
  二是在保持房地产价格基本稳定或者略有下降的状态下,通过提高中低阶层的收入水平,同时为中低收入者提供便宜的廉租房屋,从而改变收入/房价比(衡量泡沫的主要指标),即软挤泡沫。
  在此我们建议,对于房地产的泡沫,既要保护中低收入者的“居住权”,又要收取市场经济中商品房屋中的税收作为建设经济适用房屋和廉租房的费用,这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房地产调控之道,其中的关键有三:即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向中低收入者提供保障性房屋、从土地出让开始对相关环节“均衡”征税,抑制地方、开发商和投机者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
  中国的房地产业有20%的首付,因此,有些经济学家就预测,中国房地产业跌20%没有风险,还不会传递到银行。抱这种想法者,是唯心主义加机械唯物主义,如果真正出现平均20%的跌幅,何时止跌可不是银行说了算,更不是经济学家说了算,最大的可能造成政策调控下的中国式“金融危
机”。中国式“金融危机”不是居民买房屋不还钱,而是在现有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下,地方政府由于储备的土地无人问津则导致地方债务危机。
  笔者认为,防范因房地产价格下降而可能的负面影响,要从土地制度、金融改革、财政制度、房地产改革和居民文化心理等方面全盘考虑。
  在分灶吃饭条件下,地方政府为了平衡预算,除了地方财政收入外,还得通过卖地和借债度日。如果在银监会风险控制要求强化条件下,地方政府无法获得往日可以融到的资金,其弥补资金缺口的前景仍然寄托于房地产业稳定条件下的土地财政收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从财政体制上下功夫,特别是在全国性的保障制度和医疗改革全面推开的时候,中央财政多承担些地方在居民保障(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和保障性住房)上的负担,以扭转地方政府对卖地获取预算外财政收入的依赖性。
  因此,房地产价格调控的措施,打下去可能不仅是房屋价格,而与地产有关的金融、钢铁、有色、建材、化工、汽车、家电等几十个行业的业绩都受影响,上述行业的上市公司占有股指的绝大部分,房地产价格高位盘整,政策就不会真正放松,房地产业上下游行业的业绩就会受影响,牛市就很难启动。房地产价格真正下跌时,也将是政策从严控向放缓拐点出现之际,也将是房地产业和相关行业业绩拐点从底部启动的时候。什么叫房地产价格的下跌?其他产品的物价上升了,房地产没有涨或统计上有所下降,就是跌。这种跌法,它既保护了有房屋者的基本利益,又可以让投机房地产者失去继续投机的动力,还为股市提供了政策和资金的空间。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