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我只想一个人去看的《芳华》

2017-12-18 23:24阅读:
​出差北京,晚上谈完事,一个人去酒店旁的影院看了《芳华》。家里领导总觉得这样的片子会太惨,会惹太多眼泪,所以她知道那是很好的片子但始终不愿意看。所以这种片子都是我一个人去影院默默看,在黑暗中独自把泪水、唏嘘和情怀统统擦掉。
尽管这场战争本身在我出生之前就已经结束,但直到我开始记事时,耳边依然能常听到诸如“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山法卡山”、“猫耳洞”这样的名词,也在电视上看到过像徐良等战斗英雄带着墨镜拄着拐在万人礼堂做事迹报告,也跟着电台学会演唱《十五的月亮》和《血染的风采》。所以,相比比我更年轻的人们,我会那个时代背景更了解更感同身受一些。
我只想一个人去看的《芳华》
​冯小刚拍这样的电影并不让我奇怪。我从来不觉得他只是一个贺岁喜剧导演,从集结号到唐山大地震,从1942再到芳华,他其实更擅长于表现残酷现状和世间苦难以及人们在经历苦难时以及之后的各种表现:或奋挣或忍耐或沉沦或涅槃。所以电影名叫《芳华》,则这“芳华”必然要被残破要被失落以及被追忆。这也导致我在看影片前半段时,越是看到那些青春的美好的画面越是揪心,因为我知道所有这些美好马上就要被撕碎,最终变成那些用鲜血和残忍混杂起来的东西。
然而,看完电影后我却有些惊讶的发现自己为《芳华》准备的手帕没能怎么发挥作用。当然观影中依然会有感动,依然会有对大时代背景中人物命运转变的唏嘘和同情。但似乎这一切也就仅仅停留在此:
无论是男女主人公的人生道路变得如此崎岖坎坷,我都觉得自己就好像那个故事的讲述者一样带着同情和遗憾在旁观着。我知道他们经历了怎样的不公和委屈,但我只是在心中替他们惋惜和不平而已;我也知道他们在岁月流转后终于得到平和和宁静,但我也只是同样在一旁岁月静好着。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我”难以用更激烈更主动的方式投入到这段历史和这段情感中去?
这大概是因为冯小刚对严歌苓原著故事进行了一定改编,使之更容易在大银幕上呈现的原因;也可能真如坊间所流传的,是因为某些过于激烈的场景已经被那声临时喊停的“剪刀”所消除掉了。在网上很容易找到“电影
‘芳华’与小说8个不同的”的分析文章,看一看或许能多少解答我的这种疑惑。
我只想一个人去看的《芳华》
​我看到有人评论说这是“最适合带父母去影院看的片子”。我不知道是否该赞同这种说法:我相信我的父母多少能够从这部反应他们青年或壮年时代的影片中找到一些属于他们的“芳华”——即使只是支离破碎的影子或者是并不贴切的模仿;但我不清楚这种带着较强的岁月感的片子是否会带给他们愉悦的观影感受抑或是反而触发起他们对年华逝去的无奈和悲哀。
我也担心比我更年轻一代的人们在观看这部影片时是否会认同冯小刚所塑造的那个年代的“芳华”,当他们在影院中对垫在衬衣里的洗澡海绵以及蒙着红布听的邓丽君磁带发出嗤笑的时候,他们与身边父母的距离是更近了还是会变更远。
我并不后悔今晚一个人去看了《芳华》,但我也由衷觉得这部电影真的只适合我一个人去观看。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