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通勤营救》:一个纽约“双城族”英雄的故事!

2018-03-30 09:50阅读:
《通勤营救》:一个纽约“双城族”英雄的故事!
看《通勤营救》的第一个最大感受,就是原来高大上的美国纽约,也有这么多苦哈哈的“双城族”,也就是电影片名中所说的“通勤”族。看过电影之后又仔细研究了一下主角的通勤距离,从电影中那趟通勤列车终点站冷泉到纽约中央车站也不过一个半小时,56英里,而想想如今中国,尤其是北京,许多居住在燕郊、固安甚至天津的通勤族,每天上下班时间最少都要一两个小时,不知道他们在路途中时,会不会也像我们的“营救之神”连姆·尼森大叔一样,遭遇如此诡异的事件呢?
言归正传,之所以称呼连姆·尼森为“营救之神”,主要是因为从《飓风营救》到《空中营救》,再到如今的《通勤营救》,已经为他打造了一个固定的人设,当然,《飓风营救》是始作俑者,而《空中营救》和《通勤营救》又都出自于青年导演佐米·希尔拉之手,大概也是为了继续巩固连姆大叔这个人设。并且,这两部作品从故事来说,也有异曲同工的地方,都是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之中,主角都是“被动”卷入一场巨大的危急,最终又都会凭着一腔热血完成“营救”的任务。
在故事层面,《通勤营救》显现出导演超强的掌控功力。他能够通过节奏的把控,让观众欲罢不能,尤其是在连姆人设之下,给出两难的选择,即便观众明知他会做出更无私的举动,依然不免为他的选择可能会造成的后果而捏一把冷汗。
pan > 从某些方面来说,《通勤营救》的故事推进过程,也很像是现在流行的“狼人杀”游戏,观众从连姆的视角出发,去猜测列车里每一个人的身份和用意,尤其是寻找那个名叫“普林”的关键人物,一次次猜错,甚至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又一次次的弥补,直到最后付出惨痛的代价,保住这个名叫“普林”的人,同时也让连姆大叔“营救之神”的高大上形象,进一步强化,深入人心。
与上一部《空中营救》最大的不同之处,《通勤营救》除了故事发生在更接近地表的火车上之外,所有参与到其中的人物身份显然也更容易让观众有代入感。为了贷款,为了生活,每一天都选择花费三四个小时在路上,整个车厢里的人们代表的就是最普通的市民,而在背后操弄着大家命运的那些阴谋家们,却还利用这些可怜的市民们最珍视的家庭、亲人,去威胁他们,甚至制造惨剧,电影的用意其实已经很明显了。
其中有几个细节真是叫人唏嘘,已经年满六十,却仍旧不得不为了贷款和儿子大学的费用,坚持十年通勤上班的连姆大叔,却在这一天被无故辞退;而唾手可得的十万美元,却是以另一个人的生命为代价,在美满幸福家庭和他人的生命面前,“营救之神”当然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但是观众呢?假如遇上这种情况,是否也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呢?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