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可以看清一个人的本质吗?

2019-12-08 22:47阅读:
心理学能教我怎么看清一个人的本质吗?告诉我怎么知道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我想知道他对我是不是真心,心理学家可以帮助我吗? …… 每当我遇到这类问题,我总是先解释说,心理学确实可以帮助你认识一个人,但不是你所说的“人”。你说的是道德层面的人,心理学只研究中性的、心理层面的人。当然,并非全部心理学都在研究人,其他心理学都在研究心理的局部,只有人格心理学才研究心理的整体。这是整个心理学中最高级、最尖端,也是基础最不牢固、门派最多的领域。甚至,连它最根本的研究对象“人格”的定义都还没有公论。现代心理学来自西方。引进者要进行的第一个工作,恐怕就是寻找已经存在的中文词汇,或者创造新的中文词汇,来翻译外文的心理学概念。台湾心理学家张春兴先生将这种工作称为“旧瓶装新酒”———大部分心理学用词都是中文里原本就存在的,如“感觉”、“思维”、“情绪”等等。现在,它们均被作为注入心理学之新酒。
然而,这些旧瓶却容易使人误解,以为里面还装着旧酒———它的传统含义、常识含义。心理学所研究的人性问题,同样也是道德家和艺术家的领域。所以,中国心理学家能够选择的汉语词汇,往往事先都包含着价值判断,而其中性的心理学含义则是后来才出现的。科学概念不应该包含褒贬评价。所以,读者需要在学习中先剔除有关术语的感情色彩,更要与它们的常识含义相区别。直到今天,这个对译工作也没有完成。不同的心理学著作对同一个外文概念会有不同的翻译。单是走出这不同译名的迷宫,就够初学者费许多精力。比如,在心理学教材中,关于个性心理整体结构的概念就有两种译法:“个性”与“人格”,而它们对应的英语词汇都是“personality”。 人格一词在涵义上有三种解释:一指人品,与品格同义,是社会上的一般解释;二指权利义务主体之资格,是法律上的一般解释;三指人的个性,与性格同义,是心理学上的解释。(参考文献13,第449页)其中仅第三个是心理学上的含义。而“个性”这个中文词汇也有几个不同含义: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 事物的特性,即矛盾的特殊性。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地、暂时地存在的,所以是相对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第463页)其中第一个释义与
心理学有关,但仍然是其通俗用法,而非专业术语。词典里举了两个例子:“个性强”、“这个人很有个性”。用俗语讲似乎有“羊群里出骆驼”的意味。解放后一段时间里,中国心理学界放弃英文,改从俄文翻译专业术语,采用了 “个性”一词,近来已经习惯于转向使用“人格”。作为学术概念,“人格”的内涵是什么?当我们在心理学范围内说到“人格”一词,我们要讨论什么?遗憾的是,这个问题并不那么好回答。在心理学界,“人格”的  定义远不及“感觉”、“记忆”、“条件反射”那些低级心理过程的定义那么明确。笔者寻找到若干个不同的版本,分别介绍如下。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新版中,人格的定义是这样的: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又称个性。人格是个体内在的在行为上的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自我,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这个定义的译文色彩非常浓厚,作者应该是一位英文水平强于中文水平的人士。笔者反复校对,才敢确定自己没有录错。因为它的中文意思实在不容易搞清。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参考文献6,第225页)这个定义相当简明,但与上一个定义相比,似乎用“心理特征”一词代替了“特质模式”、“行为倾向”。另外,“精神面貌”一词显然不是科学术语,而是道德词汇。在《国家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中,人格的定义出现了两个版本:人格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贯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参考文献3,上卷,第45页)在这个概念里,又多出了“心理品质”、“心理特性”等词汇。还有一个由台湾心理学家给出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在对人对己及一切环境中事物适应时所显示的异于别人的性格。(参考文献13,第449页)这里又出现了“性格” 一词,而不再是“行为特质”或者“心理特征”。总之,到底人格是指什么,这些定义语焉不详,彼此矛盾。在心理学体系中,低级心理过程的定义比较容易精确和统一,因为心理学家在这些领域的研究对象本身就很明确,前后一致。大家谈起感觉、谈起记忆,彼此都知道对方是在研究什么。而人格概念的模糊,恰恰是因为心理学家在这个领域里研究方向各不相同。大部分心理学著作在“人格”这部分章节里,会同时介绍了若干种有代表性的人格理论。这些理论不仅仅是内容有别,它们研究的对象根本就各自不同。以笔者的理解,心理学家们在人格研究对象上,存在着“内容—结构”派与“特质—类型”派的根本区  别。前面说过,心理学内部最大的分派是医院派和学院派。这两个流派在诸多方面都有本质区别,而人格研究方向上的区别,是其中的一个主要不同。
先看医院派。大多数基础心理学著作在“人格”或者“个性”部分里,都会介绍到弗洛伊德、阿德勒等医院派心理学家的理论。有趣的是,除阿德勒曾经把他的理论称为“个体心理学”外,其他人从未自称自己的理论为“人格理论”。这并不说明他们对人格不重视。恰恰相反,几乎所有医院派的理论都集中在人格领域。可以说,在医院派学者看来,人格研究就是心理学研究的全部内容,至少是他们本人研究工作的全部,根本不用再分出一个什么“人格心理学”。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法的奠基人。精神分析的基本方法如下:病人躺在舒适的躺椅上,放松精神。医生避到他的视线之外,尽可能减少对病人的精神压力。病人的任务就是不停地自由联想,然后讲出自己想到的内容,规则是不要进行自我压抑,想到什么说什么。诸如“不道德”、“幼稚”、“尴尬”等约束都不必考虑,“真实”、“坦率” 是唯一的要求。精神分析这个基本技术百年来从未有本质变化。在弗洛伊德时代,精神分析家还要对病人所讲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整理,帮助病人重新认识自己。而到了20世纪中期罗杰斯那里,更变化为“非指导性治疗”。在这里,没有做干预的“心理治疗师”,只有一位单纯的倾听者。这种方法于治疗上有什么效果另当别论。从研究的角度讲,它实际上是彻底的个案法!在弗洛伊德那里,有的病人甚至要做长达几年、总共百余次的精神分析。当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再做这么长时间的精神分析不大可能。但当代心理咨询中,咨客在整个咨询过程仍然要以倾诉为主。一个人在这么长时间里不停地挖自己的记忆库,家长里短都谈尽了。因失恋而痛苦的人,他究竟和谁分手,感觉到什么样的痛苦?因高考落榜而痛苦的人,他究竟感觉到什么样的痛苦,高考对于他意味着什么?
因工作不顺利而痛苦的人,究竟是怎么个不顺利?所有这些都在小小的咨询室里滔滔不绝地倾诉而出。心理治疗师面对的就是这些最原始、最真实、最独一无二的体验和记忆,也就是心理活动的“内容”。如果精神分析家只是客观记录这些杂乱无章的谈话,肯定要被资料海洋所淹没。他们的任务是从中发现出“结构”:病人的这个心理活动和那个心理活动有什么关系?什么念头导致什么念头的产生?哪些痛苦记忆增加了病人如今的烦恼?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然后,他们慢慢地整理出轻重缓急,理出其中的线索。这些心理内容的相互关系就是“结构”。小结构上面有大结构,大结构上面再有更大的结构。每个咨询师都自觉不自觉地发展出自己的人格结构理论。其中一些善于总结、擅长文字的会著书立说,整理和宣传自己的人格结构理论。与之相反,学院派决不研究这些具体的心理内容。他们研究人格的主要方法不是一对一的长期深入的交谈和跟踪访问,而是量表法,也就是用统一的问卷,最短时间内对大量被试进行测试,然后统计分析其结果。这和学院派的工作背景有关:他们要寻找被试,或者直接从学校中找学生,这样最经济,也最容易组织;或者从社会上雇用被试。在医院派那里,被试同时也是消费者,他们付费上门,咨询师可以天长日久地加以研究。而在学院派那里,几年如一日地付钱给一批被试,是笔难以承受的费用。要知道,心理学在哪国都不属于尖端科技,无关国力、军备竞赛、高科技、“新经济”、纳斯达克……很少得到优厚的研究经费,只能“多快好省”地开展研究。这就决定了“个案法”长期被学院派人格研究者忽视。百年来,各国学院派心理学家设计的量表问卷车载斗量。经过千锤百炼,留下了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卡特尔十六因素量表”等经典。所有这些问卷,其基本内容都是一些简单问题。如:    我相信有人反对我。 是( ) 不一定( ) 否( )我相当缺乏自信。 是( ) 不一定( ) 否( )每隔几夜我就会做噩梦。 是( ) 不一定( ) 否( )(参考文献14,第259页)它们会被出示给任何一位被试,不管他来自河南还是吉林,不管他是推销员还是计算机工程师。形形色色的人被要求对同样的文字刺激作出文字反应。然后,这些反应被统计成数据,进行分析加工。这些研究能够分析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吗?笔者认为,它们只能帮助我们看到一些非常浅显的表面现象。这类研究在人的内心世界外兜圈子。一个人真正的内心世界,应该存在于这些问题的后面:    我相信有人反对我,因为…… 我相当缺乏自信,因为我觉得…… 每隔几夜我就会做噩梦,所以我感觉到…… ……   如前所述,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事件流和行动流中,某个单一行为的意义,只有放回到他本人的事件流、行动流中才能准确理解。在医院派那里,通过长期陈述,咨询师虽不能说就全面掌握了此人的事件流和行动流,至少能够了解个轮廓。而学院派只统计单个行为。试想,张三缺乏自信,和李四缺乏自信的原因一样吗?
杰克做噩梦的情形和戴维做噩梦的内容一样吗?但是没关系,秉承从自然科学那里继承的原子论式的研究方法,学院派心理学家把被试的活生生的行动流切成一条条,进行归类和统计。除了能够运用数学工具的量表法外,学院派心理学家还有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两种方法。在墨迹测验中,一批墨迹卡片被出示给被试。这些卡片的制作过程很简单:把墨水滴在纸上,然后将纸对折,墨水便洇成了对称的图案。它们本身没有任何意义,测验者要求被试说出他从这些墨迹里看到了什么,或者它们像什么。主题统觉测验则是要求被试看一些含义模糊的图片,然后看图说话,编故事。这些方法被认为比量表更灵活,被试对模糊刺激的反应能折射出比较深层的人格特点。但是它们和量表法如出一辙,都是要求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刺激作出反应。只不过,刺激换成了画面,反应换成了口头语言。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