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自卑感与优越感

2020-06-01 23:33阅读:
“自卑情结”是个体心理学的重大发现,它不是神经症患者的专利,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所处的地位是自己希望加以改进的。如果我们一直保持勇气,便能通过直接、实际的方法改进自身处境,从而脱离自卑,但如果一个人不再认为脚历史上最具影响力踏实地的努力能够改进所处的环境而又无法忍受自卑感,他便不再de会去设法克服障碍,反倒用一种优越感来自我陶醉,而如果造成自心理学名著26种卑感的问题一直未能解决,他所采取的每个步骤都会逐渐将其导入自欺之中,并给人造成漫无目标的印象。他用各种方式麻醉自己,但真正的自卑感原封不动,最终成为精神生活中长久潜伏的暗流,此时就形成了“自卑情结”。
所谓自卑情结,就是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无所适从的表现。自卑感总是造成紧张,所以争取优越的补偿动作必然会出现,然而陷入自卑情结的人争取优越感的动作总是朝向生活中无用的一面,真正的问题却被避而不谈。神经症患者往往通过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和与真实情境的接触来避免失败,他们通过错误的方法来获取优越感,而不是努力改进环境。最极端的表现就是自杀,自杀者在所有生活问题面前都已放弃寻求解决之道,他对改善环境已经完全无能为力。所有的自杀都是一种谴责,死者将自杀作为一种责备或报复,将死亡的责任归因于自己之外的人。但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地位增进的原因。即使是最善于合作的人,生活也会不断向他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没有谁会发现自己所处的地位已经接近能够完全控制环境的最终目标,生命太短,人类的躯体也太软弱,可是生活的问题却不断要求更为圆满的答案,因而我们必须通过合作和奋斗来达到自身追求的优越感目标。
每个人都有优越感目标,它决定了个人赋予生活的意义。优越感目标是我们在幼时通过不断摸索而形成的,没有人能够完整无缺地对自己的优越感目标作出清晰的描述,但它渗透在个人的生活方式之中,在人格的整体中呈现出潜在的一致性。优越感的目标一旦被具体化之后,个人在生活模式中的习惯和病症对达到其具体目标而言,都是完全正
确的———如果有人将“身体的位置高过其他人” 作为优越感目标,那么他很可能的行为是拿来一架梯子坐在教室黑板的顶端,他选用的工具和采取的行为对于其目标而言是十分明智的,唯一疯狂的所在就是他对优越地位的解释。
每个神经症患者的症结皆是如此:他们选用的方法都无可厚非,需要改进的是其具体挑战自卑目标,目标一旦改变,心灵的习惯和态度也会随之改变。在人类的社会分工中,有许多可供安置不同具体目标的空间存阿德勒在,虽然每一种目标都有可吹毛求疵之处,但只要个人的优越感目标中包含有高度的社会感觉,便会为合作营造出良好的基础。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