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盘点朱德的三位私塾老师,第三位最著名,对朱德影响最大

2019-10-28 23:39阅读:

盘点朱德的三位私塾老师,第三位最著名,对朱德影响最大
文/冯玄一
(欢迎关注作者头条号“历史控”,分享更多好文章)
朱德生于1886年12月,家乡是四川省一个叫李家湾的小村子,家里很穷。但是,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稍有见识的家庭都会让孩子们进私塾读书。朱德妈妈也希望朱德能够读书,将来考取功名,光前裕后。所以,在六岁那年,家人便送他进入了私塾。在他童年阶段,一共经历过三个老师,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第三位席聘三老先生。
第一位私塾教师,姓钟。朱德六岁(1892年)入私塾,就是跟着这位钟先生念书。这位老师知道的人不多,也没有什么事迹或文章留世,朱德只在他家学习了一年便转学了。在后来的回忆中,朱德自己也很少提及这位钟先生。他对朱德的影响也并不大。
第二位私塾老师,姓丁。丁老师是榜上题过名的秀才,也是一位熟读四书五经的先生。丁先生的私塾里有一栋高楼和一个很大的花园。朱德在他的私塾里上了两年学。这两年,丁老师教朱德读了四书五经等典籍的一些篇目。这两年,是朱德无忧无虑、最为快乐的两年,关于童年的记忆,都在这座老式私塾里。
第三位私塾老师,叫席聘三。在朱德九岁那年,他跟随伯父和叔叔搬到一个叫大湾的村寨。那是一个更大的寨子。在那里,家里人把他送到了席聘三先生的私塾里读书。
席聘三名国珍,字聘三,号伯谷。他是一位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人,具有远见卓识,而且为人刚正不阿。年轻的时候,他参加过两次科举考试,但是都没有中榜。淡薄名利的他便回到家乡,开了私塾,从此以教书为乐,五十余年乐此不疲。
朱德第一次见到老先生的时候,老先生幽默地对他说:“
你我两个,是师生又是兄弟,都是‘珍’字辈嘛!我叫国珍,你叫代珍,对吗?”
如此亲切,瞬间就消除了陌生感。
朱德向老先生深深地鞠了个躬,然后回答说:“先生永远是我的老师,永远是我的长辈,我只能是先生的子侄。我家的老人都是这样教诲我的。”
老先生呵呵一笑,便收下了这个懂事的学生。席老先生还给朱德取了个学名,叫玉阶。为什么是这两个字呢?老先生解释说:“希望你像白玉那样清清白白地做人,立志沿着玉石砌成的阶梯步步登高”。寓意确实很好。
渐渐长大之后,朱德才明白,这位老先生不但为人和蔼亲切,而且有胆量、有见识,敢于批评时政,是个卓尔不群的奇人。后来,朱德回忆他时,说道:“(席聘三)到年近八十的时候,还是个周身叛骨、潮气蓬勃的评论家。”
在席聘三的私塾里,朱德的学识有了很大的长进,不仅读完了“四书”、“五经”,还读了一部分史籍,看了一些中国古典小说名著,如《三国演义》、《水浒》、《东周列国志》等。
 更重要的是,席聘三老先生不仅仅将学问传授给朱德,他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也深深地影响着朱德。朱德从他身上学到了“富国强兵”和“科学救国”等当时的先进思想,学到了刚正不阿、敢于同旧势力旧思想斗争的勇敢精神。席聘三老先生是朱德人生中的启蒙恩师,朱德一辈子对他念念不忘。
1905年夏天,席聘三和他的同学刘寿川聊天时,得知顺庆府中学堂是个仿照日本学堂建立的新式学堂,不但规模大,而且环境优美,是年轻人求学的好去处。当时刘寿川在学堂里当学监,现任校长张澜是一位维新人士,学贯中西。席聘三立刻抓住机会,把朱德介绍给刘寿川,请他介绍朱德入学。刘寿川得知朱德好学上进,品德端正,便爽快地答应了。
于是,朱德19岁这年,跟随刘寿川先生走进了新式学堂,开启了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人的一生中,青年时代的启蒙是非常重要的。朱德是幸运的,遇到了一位好老师。是席聘三老先生的思想和精神引导朱德走向新的思想境界,也是席聘三先生给他提供了一个走出闭塞山区、步入城市接受新知识的机会。
席聘三老先生一生遇见朱德这个学生也是幸运的。朱德一辈子对老先生念念不忘。1960年,他回乡探亲,还特意到当年自己就读的村子去看望席聘三先生的后人。一生情义,可谓厚重。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