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轻易给学生贴好坏标签,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2020-07-31 07:55阅读:
信息多元化和文化传播碎片式的社会转型期,我们又应该如何通过评价来引导学生的健康成长呢?
必要和必须明了的是:老师千万不要轻易给学生贴好坏标签。
不久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首次提出的“四个评价”——“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可以为全社会提供深化改革的方向和政策对接实践的思路。
转变评价的观念,首先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
学习成绩和排名,只是学生多彩学习生活里必要非充分的一个部分,但不是评价的唯一标尺。教育的本质是促进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评价的维度也应是面向所有学生,无论性别、民族、区域、家庭背景等差异,最终指向其全面发展,“全面”在纬度上应真正回归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在经度上应重强化过程。
要有机融合社会、学校、家庭一致的价值导向。随着教育发展的到“全社会教育”,社会、学校、家庭之间的壁垒不断被打破,不同主体的评价和虚拟化同伴关系的快速发展,叠加作用于学生身上,会使尚未建立起稳定、正确价值观的学生(包括儿童)产生混乱和迷失,也会造成成长路上的目标迷失。
“道德教育是教育的根本”,乃是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学家的共识,教育以其特有的价值属性,与每个学生个体生命历程联结,教人向善。因此,要尽量构建全社会多位一体、以德育为本的价值体系和评价机制。
要注重显性语言和隐性行为习惯的互动内涵。笨、懒、磨蹭、反应迟钝等评价,无论是出自家长、教师还是同伴,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视为伤害孩子自尊心、学习动力、互动关系的语言暴力。而“我都是为了你好”“好好学习其他不用管”“你现在不懂”这种伴随着司空见惯的养育行为的情感单向输出,也饱含着“情感绑架”和专断的评价观念,忽视了儿童的主体性。
因此,成年人更要有意识地注意,在显性
评价和隐性行为中,克制“自我中心主义”和双重标准,不“越位”评价,不高标准要求他人低标准对待自己,应以同理心换位思考,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关注儿童发展的真实动机和过程,帮助每个儿童在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的人生道路中成长成才。(王学男)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