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经典国产指针万用表之三:MF10、12、14

2011-10-01 18:44阅读:71
上海第四电表厂(前身为上海震华电器厂及上海遵义电表厂)生产的MF10、MF14、MF12,是比较流行的老表。这几个表都是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设计生产的,外形仿苏联万用表,可共用一个模具;性能上却相差甚远,各有特色。
一、共同的外形:

经典国产指针万用表之三:MF10、12、14X

MF10:
经典国产指针万用表之三:MF10、12、14

二、共同的磁结构
MF10、MF12、MF14采用的都是“五类弧形串接强磁
场磁系统”,根据四表厂的资料,采用同样结构的还有MF18、MF20、MF35及非常罕见的有源表MF60。
此类磁结构的特征是磁感应强度大。是我了解的国产外磁表中最强的。强磁场结构有助于提高表头的灵敏度。举例:MF10型的10微安是国产无源表中灵敏度最高的,其动圈为1200匝;MF12/MF20/MF18/MF35为50微安的灵敏度,其动圈只需要400匝;作为对比,同样50微安级的表头,动圈匝数500型是1200匝,MF30是1500/1200匝,MF64/MF368是1400匝,MF47我无参数,但应该在1200以上。
同样灵敏度,动圈匝数少,优势在于:
1)线径可稍微选择粗一些的,线圈不容易断路;
2)表头内阻小,电流测量插入压降小;
3)表头活动机构质量小,阻尼容易控制。
从这一点上讲,虽然都是50微安级别的表,但MF12、MF18、MF20、MF35等在设计之初就和同样灵敏度的500、MF47不是一个级别的表。

矿YHG手绘的“五类弧形串接强磁场系统”外观图:
经典国产指针万用表之三:MF10、12、14
磁结构外形照片:
经典国产指针万用表之三:MF10、12、14
再多一嘴,这种磁结构好像是外磁中比较紧凑的,磁结构本身外形小巧。
三、MF10、MF12、MF14的特点
三个表虽然外形相同,但其内涵差别很大。
MF10型是高灵敏度表。10微安基础直流灵敏度(100kΩ/V),具备×100KΩ档是最鲜明的特色。可惜的是这个表是2.5级的,我想大概是因为游丝软的原因,线性做不好。同时这个表的阻尼不好,指针运动太慢;
MF14是低灵敏度高精度表,1mA基础直流灵敏度(1kΩ/V)。但这个表是1.5级,同时具备交流电流档最高可达5A。是标准的电工表。由于游丝硬,动圈轻,满偏电流大,MF14的阻尼是无源表中最好的之一。
作为对比,MF10的×10K只适用1.5V电池,而MF14的×1K档就要用到15V电池!
MF12应该是作为一个“一表走天下”的高端产品推出的高精度表。除却精度为1.5级,电阻档少一个(测小电阻会不方便)以外,这个表的很多技术参数和MF18差不多,甚至交流互感器、直流分流器都是通用的。MF12出厂配置是最全的,交流互感器、直流分流器、假电池、及一副NB的表笔和携带箱。同时,和MF18(尤其和冲牌的MF18)相比,我感觉MF12的阻尼好于MF18。

三只参数特性迥异的表放在一个外壳里,其实当时的设计也是很有意思的。
四、MF10
MF10是颇受追捧的一只表,也是很多老表爱好者一开始收表的时候比较急切的想收的。按本地的杨师傅的说法他本人不是很喜欢这种表,2.5级的精度,动圈容易霉断,阻尼不好,印制板时间长了有漏电的可能。不管怎么说,10微安的灵敏度是国产无源表中最NB的,所谓一俊遮百丑吧。
MF10 最早是遵义的。当时制造大阻值金属膜电阻的技术还很差,因此除了分流电阻用绕线外,其分压电阻及电阻档限流电阻都是RTL仪表级碳膜电阻。这种电阻的精度也是可以做高的,但长期稳定性和温漂都不行。

69年 ~ 70年的上海遵义MF10:
经典国产指针万用表之三:MF10、12、14
经典国产指针万用表之三:MF10、12、14

随着金属膜制造技术的进步,MF10型的高阻值电阻被金属膜电阻(俗称“大红袍”)取代,市面上最容易见到的70年代上四MF10:
经典国产指针万用表之三:MF10、12、14
经典国产指针万用表之三:MF10、12、14

再往后,就是色环逐渐取代红绿电阻包括绕线电阻的过程。

MF10 一直到现在还在生产。80年代末、90年代初生产过一款改型的MF10A,其特点是,将原印制板覆银档位开关换成波段开关,当然元件还是采用印制板焊接:

经典国产指针万用表之三:MF10、12、14
经典国产指针万用表之三:MF10、12、14

上图即为MF10A。MF10A在电路上与MF10基本相同,只是结构上改变较大,电路板更为规整,原来采用的印刷版分档开关变成波段开关,同时将原欧姆档专用插孔改为新增的5A电流档,欧姆档改用通用'+ *'插孔。
往后四表厂又推出MF10B,印刷版再一次大改板,改回印刷板开关,同时增加一个互感器,增加交流5A电流档,取消MF10A的50微安档:
经典国产指针万用表之三:MF10、12、14
经典国产指针万用表之三:MF10、12、14



由于推出后不久就逢指针万用表日渐式微,故MF10A、MF10B生产得很少,存量也少。反而不如70、80年代的MF10型多。
五、MF14
MF14 应该是这三种型号中生产最早的。因为有震华的。由于MF14不需要阻值特别高的电阻,所以早期生产中都用全绕线的。对于1.5级的表,分压电阻无法使用碳膜电阻。

67年震华MF14,注意有铜电阻:
经典国产指针万用表之三:MF10、12、14

68年遵义MF14,一样的:
经典国产指针万用表之三:MF10、12、14

69年遵义MF14,底板和上一版一样,但绕线变密封的了,铜电阻没了?:
经典国产指针万用表之三:MF10、12、14
经典国产指针万用表之三:MF10、12、14
经典国产指针万用表之三:MF10、12、14



72年前后遵义MF14,底板变了,这一批是透明底板的:
经典国产指针万用表之三:MF10、12、14
经典国产指针万用表之三:MF10、12、14


74年上海第四电表厂的MF14:
经典国产指针万用表之三:MF10、12、14

再往后,就是绕线的外壳颜色变变,红袍替代绕线......
MF14后来永跃有生产;再后来也乱掉了,有些产品......
六、MF12
MF12属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那种表。MF12具备中高灵敏度20K/V,很齐全的档位,1.5级的精度属于高精度表;同时又比MF18更为抗造,以及一大堆NB的附件......如果要玩指针表,MF12值得一玩:
由于MF12既要保证精度,又需要高阻值电阻,所以MF12基本上必须要高值金属膜电阻,因此出现的时间最晚,应该在70年代中叶 。传说中有遵义MF12,就像传说中的遵义MF35一样,仅仅是个传说......
先欣赏一个盛装初卸的MF12:
经典国产指针万用表之三:MF10、12、14

70年代中期MF12:
经典国产指针万用表之三:MF10、12、14
经典国产指针万用表之三:MF10、12、14


多说一句,从图上可以看得出来,MF12比其它两种表都要复杂,观察一下底板下面的走线就知道了。另外,MF12印制板的,也有漏电的可能,我遇到过。
后期MF12改用和MF14一样的底板,搭棚焊接,解决了漏电的问题,同时电路也有少许变化。
下图是一个79年的,搭棚的,一个色环都没有,但做工明显不如老的MF14整齐了:
经典国产指针万用表之三:MF10、12、14

下面一个是80年代的MF12,搭棚的,军绿色的金属膜是那个时期特有的,已有色环了:
经典国产指针万用表之三:MF10、12、14


最后一个是我的,90年代的MF12搭棚版,排线已经乱得不像样子:
经典国产指针万用表之三:MF10、12、14
全文完,谢谢观赏。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