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2022-03-24 09:00阅读: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20219月随北京古迹群到山西刷保八天,第十七篇记录两个小石窟,第一个是隰县千里脚千佛洞(国七),第二个是静乐县静居寺石窟(国八),其中比较喜欢七里脚千佛洞,虽然只有两个石窟,但是这两个石窟的宗教主题的时代性极强,都不是我们常见的释迦佛为主尊的宗教主题,一个是北魏时期以弥勒佛龙华三会为主题的石窟,一个是唐代以阿弥陀佛及五十三佛名为主题的石窟,真实反映佛教宗教内容随时代发展的变化,是宗教史发展的有力佐证,这是小石窟最有魅力的地方,也就是具有地理位置和样式的独特信息,为宗教美术的样式传播路径提供证明。而地面上不可移动的古迹文物中唯有石窟这种艺术形式存真性最高,受到后世影响和干扰最小,也是每位古迹爱好者平生努力追寻的重要目标,何况这两个石窟群都已列入国保。
1七里脚千佛洞,该石窟其实并没有千佛洞,虽然属于隰县地界,与隰县最著名的千佛庵(悬塑)也没有直接关系,但千佛的信仰流传下来,这个千佛石窟的名字很奇怪,但都有来历。先说七里脚,指距离石窟最近的小村子的名字,这是文物起名的原则之一,七里脚也有含义,指古代隰州古城出北城门后走七里地
的地方,相当于北京的八里庄,陕北的三十里铺,可以理解为出城门走了七里地歇歇脚的地方,简称“七里脚”,这就是所说的石窟地理信息,在隰州北七里的地方,交通大道旁边依山面水的优美环境,是古代开凿石窟的理想之地。至于千佛洞名字的来历出自于清康熙《山西通志》的记载,也是根据这个记载于85年从被埋的地下挖出这两个石窟,石窟前还有清代的窑洞建筑,已被拆除。《山西通志》160卷记载,隰州有二处千佛洞,其中一处“在州北十里佛陀湾”,也就是现在的七里脚石窟,也可以叫佛陀湾千佛洞石窟,没有真的千佛洞也没有关系,古代书上叫千佛洞,那就是真理,七里脚千佛洞,没有千佛洞的石窟。
关于七里脚千佛洞的专业介绍文章推荐郑庆春、王进老师的《山西隰县七里脚千佛洞石窟调查》,石窟的数据比较详细,对石窟的文物信息做出全面描述,虽然没有纪年的依据,但是根据石窟样式和造像,断定南窟是北魏窟,北窟为唐代窟,没有发现异议。石窟坐东朝西,但网上所有介绍没有涉及石窟的宗教主题,这个是个空白,我可以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先说南窟的整体设计非常一致,首先是窟门的外侧与内侧的一致,外侧是仿木构庑殿顶的设计,可见带有收分的立柱和斗拱,补间辅作有人字形直臂支撑,早期木构建筑的特征之一,屋脊角端耸立的鸱吻造型,门两侧是护法力士浮雕,而窟门内侧也是仿木构内墙装饰,也有天王浮雕的影子(已毁),窟门内侧是凤凰,与藻井连接处是双龙护佑的摩尼宝珠,由侏儒力士托举,这只北朝非常流行的纹样,窟门装饰内外呼应,设计感极强。再有就是三壁造像人物之间以及造像与藻井之间的呼应,也就是石窟内部空间的呼应的一致性,正壁为主龛,与左右两壁的主尊有明显等级差别,而左右两侧的弟子造像,把三壁主尊造像巧妙地串联在一起,形成左主尊-弟子-正壁主尊-弟子-右主尊的“C”位组合,石窟内三佛四菩萨二弟子的组合,唯有二弟子最抢镜,其中一位弟子头光上方有一道圣光直冲龙华树下,圣光中形成两个修行龛,有弟子在龛中盘坐修行,这就是南石窟的点睛之作,也阐明了石窟的宗教主题,就是弥勒佛的龙华三会,龙华树下三位弟子形象,代表了三次法会证到罗汉果位的弟子形象,而三壁主尊都是弥勒佛,代表三次说法的形象,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主流趋势,弥勒信仰的巅峰时期,在这个时期造像的无畏印也被称为说法印,一手扶膝,一手无畏印,是弥勒佛说法像标准的造型,只不过主尊不是椅坐,而是结跏趺坐,特点不明显而已。唐代在石窟门外雕凿一个小龛,是弥勒佛龛无疑,也是对弥勒主题石窟的佐证。南窟数据,平面呈马蹄形,穹窿顶,面宽2.72米,进深2.35米,高2.68米。内雕三佛四菩萨二弟子像。早期佛教最高追求不是成佛,而是成为罗汉,证罗汉果位,这个石窟的开凿者表达了对罗汉果位的期盼。
北石窟为唐代窟,这个时代阿弥陀佛的信仰取代了弥勒信仰,而五十三佛名的榜题文字是这个石窟的珍贵资料,正壁主尊是阿弥陀佛,而两侧四十八佛加上窟门内侧的五佛,合计为著名的五十三过去佛,而阿弥陀佛就是第五十四佛,佛教中的新兴势力,西方净土信仰的主尊。也是现在老百姓熟知佛教口语中常见的阿弥陀佛。这里涉及的宗教史也不用搞明白,简单说,印度早期的佛教也算是奢饰品,需要很深地知识底蕴,普通老百姓接受不起,东传到我国后,高僧们逐步把印度奢饰品变成了中原地区的日用品,比如五十三佛名,老百姓念五十三佛名就可以了,不同懂那么多佛教知识才能加入佛教,而念“阿弥陀佛”好比把日用品变成廉价品,五十三佛名也不用背诵了,一句“阿弥陀佛”代替的一切,啥也别说了,全在一句“阿弥陀佛”里了,这种省时省力又能受到佛祖保护的宗教大受欢迎。这是佛教传播的经典案例,而北窟是这个时期的佐证,五十三佛名还没有被完全替代,保存有五十三佛最后珍贵的影像记录。北窟数据,洞窟平面呈长方形,素面平顶,面宽2·9米,深2.3米,高2·76米。一佛二菩萨,五十三佛。 (谢谢活力金鸡的照片)
2静居寺石窟,静乐县南30里依山面水的地势,属于汾河上游的峡谷地带,是一排横在山腰的小石窟,也是坐东朝西,最大的石窟也就2平米,高不到2米,造像一般微缩0.5米左右,这种小型石窟不是让人进入参观的,而是让人在外面礼拜的,微缩石窟相当于立体佛龛,开凿人也称之为圣龛或者像龛,与摩崖龛一样的功能,就是比摩崖龛更立体化而已,一种微缩的石窟,因成本相对较低而普遍存在。静居寺石窟专业报告见李峪群老师发表在故宫学刊的《山西静乐县净居寺考察报告》,我们在现场看到唐代石窟6座,北朝石窟一座,另外200米之外有三座石窟没去看。北朝石窟是因为新建静居寺建筑挖土发现的,另外还有一些石窟在60年代毁掉了。静居寺石窟早期规模更大,现存石窟保存了不少造像,还有三块摩崖碑,记录了石窟开凿的历史。我最感兴趣的是李峪群老师说的西方净土的经变题材石刻,比如第一、三窟东壁西方净土变,可惜现场看不清楚,基本都风化干净了,以为是素面,都没有拍照。记录几个关键字,1、每窟单壁造像以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尊像组合为多,弟子脚踩带茎莲台,菩萨脚踩方座莲台,也有无弟子像,由一佛四菩萨组成的五尊像。比如2号窟有题记,弟子像为迦叶,菩萨像为文殊普贤;2、佛像有椅坐像,也有结跏趺坐,方椅子和束腰方形须弥座,以三壁三佛为多,释迦、弥勒和阿弥陀佛;3、三座摩崖碑的名称,4号窟碑为《北龛三像之碑》、5号窟碑为《功德碑》、6号窟碑未《(静乐)县石龛像碑》;4、石窟门,八角束腰立柱、覆莲柱础、鼓型柱头,尖拱形门楣,莲花、缠枝葡萄纹、忍冬纹,内卷云纹。5、唐代石窟,667年。
总之,静居寺小石窟群以其大小和位置适合做崖墓群,石窟方形窟门及子口设计非常明显,便于封门石的安装,然后就是崖墓了。只是个人感觉罢了。实际上有摩崖碑证明是多人合作敬造的宝龛,敬佛之用。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七里脚千佛洞,静居寺石窟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