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熟诗素评】为何不写鲤鱼“跳”上潍?——唐·戴叔伦《兰溪棹歌》鉴赏

2020-06-01 16:19阅读:
【熟诗素评】
为何不写鲤鱼“跳”上潍?
——唐·戴叔伦《兰溪棹歌》鉴赏
吴重秋

《兰溪棹歌》是唐代诗人戴叔伦模仿当地民歌创作的一首名篇。棹(zhào)歌:原指渔家摇橹时唱的歌。原诗如下:
凉月如眉挂柳湾,
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鲤鱼来上滩。

一二两句“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意谓:一弯如眉弯月,高高地悬挂在河湾的柳梢之上,清朗凉爽;越中的山光天色,静静地倒映溪水之中,让人感觉是从镜中看到的美丽景象。
很显然,这是在歌咏划船所见环境,却写得十分奇妙。首先,从观景视角看,上句仿佛是写仰视的空中景象,下句仿佛是写俯视的水面景象。但仔细一看,才发现,其实空中的也是从水中看到的倒影。这很符合渔家边行边看的真实观感。第二,上句写“凉月如眉”,下句写“镜中山色”,都极具形象美感。而一个“挂”字,还使这种美感之中,带上了灵性和动感。试想,柳梢之上悬挂着一弯银钩,在轻风吹拂之下微微晃动,那是多么悠哉多么奇妙的一种情景。而一个“凉”字,则进一步从感觉方面丰富意境,十分符合春天夜晚的季节特征和山中溪上的地理特征。
三四两句,笔锋一转。描写对象,从幽美空阔背景,转为“鲤鱼上滩”细节;表现风格,由宁静悠然转为活泼欢快。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意谓:桃花盛开季节,兰溪江连续下了三天绵绵细雨;溪水暴涨,半夜时分,鲤鱼都会欢蹦乱跳地跃上岸来。这里描写的情景,很容易引发“鲤鱼跳龙门”的喜悦联想。
其实,这里首先是要写连日下雨,溪水满江的景象。但作者却没有直接写“水满”,而是通过“鲤
鱼上滩”来表现,使原来溪水平岸的平平之景,平添了生动情趣。正如作者不写“仲春雨”,而写“桃花雨”;不写鲤鱼“跳上滩”,而写鲤鱼“来上滩”,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桃花雨”,可使原本无色之雨,呈现迷人的色彩。“跳上滩”容易让人将关注点放到鱼的夸张动作方面;而“来上滩”,仿佛水满推动,自然而上,描写着力点还在“水”上;而且,这个“上”字,还带有人的情感,写出了鱼儿对滩岸的向往和主动探访的意味。
其次,作为船家渔夫看到这一情景,轻松捞捕,唾手可得的意外惊喜,从字里行间也不难体会。
【熟诗素评】为何不写鲤鱼“跳”上潍?——唐·戴叔伦《兰溪棹歌》鉴赏
2020/6/1
(转自:吴重秋先生的微信朋友圈)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