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熟诗素评】登高望远岂可无视“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鉴赏

2024-05-07 23:04阅读:
【熟诗素评】
登高望远岂可无视“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鉴赏
【熟诗素评】登高望远岂可无视“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鉴赏
【编者按】
三年疫情赋闲在家,重读《唐诗三百首》,提笔写下百来篇诗评。因评的都是耳熟能详的名篇,评论完全出于自我理解,心底原声,故称“熟诗素评”。后应邀先后在《海峡两岸》、《师生》杂志开设专栏,陆续发表,并为多处转载。


【熟诗素评】登高望远岂可无视“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鉴赏

鹳雀楼的旧址在今山西
永济,唐时为河中府。因居黄河之中高阜处,时有鹳雀栖之,故得名。宋人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


而在众多留诗之中,王之涣的五言绝句《登鹳雀楼》,则独步天下,流芳千古,成为妇儒皆知名作,这是什么原因呢?

很多人认为,主要是因为它在“能状其景”(清·沈德潜《唐诗别裁》)之外,还能“景入理势”(日僧空海《文镜秘府论》)。即通过在一个小楼看到的独特景致,阐述了“登高望远”的人类通理,从而提升了诗意境界。应该说,这种观点不无道理。


但是,我读这首诗时,一直存有一个疑问:作者在诗中写了登楼看到的“景”,写了看景想到的“理”,但是,到底有没有写到“楼”本身呢?如果没有,那么,本诗标题的“鹳雀楼”只不过是一般高楼、山峰的代名词,而并不是一个艺术具象吗?


让我们再来仔细读读这首原诗吧: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熟诗素评】登高望远岂可无视“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鉴赏

乍一看,前两句写景铺垫,后两句因事述理,似乎确实没有写到什么“楼”(鹳雀楼)。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研究诗中取景状物和谋篇布局的用意,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奥妙。


先看前两句。不要认为这是两句普通的写景句,其实显示了作者很深的艺术功力。从方向上看,一句往东,一句往西,鹳雀楼处于东西走向的黄河中段。其实,从这里远眺,往东往西两边都可以看到黄河。那么,作者为什么不是东西两边都写“黄河”之景呢?作者又为什么不在往西一句写“黄河”之景,而单单在往东一句写“黄河”呢?(如他在《凉州词》中就写过“黄河远上白云间”)这当然都有讲究。如果两边写一“景”,就会显得单调;如果往西写“黄河”,往东就很难取到典型之景。那都无法显示观景位置的奇妙。


【熟诗素评】登高望远岂可无视“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鉴赏

那么,这两句又着力描写了景物的什么特征呢?“白日依山尽”,看到了西天的落日。“黄河入海流”,看到了东去的归海。有人曾问,此处为什么用“白日”,而不用“红日”?这首先缘于当时用“白日”代“夕阳”,代“落日”,是一种习惯用法(这有很多人诗句为证);同时,如果从色彩视觉审美角度看,“白”为冷色调,相比“红”(暖色)更容易给人苍远的感觉。相比,往东看,“黄河”尽管不是一个色彩词,但从色彩视觉审美角度,“黄”给人的感觉,则是偏暖的。“黄河入海流”句,给人以由近及远的无限延伸走势。李白曾写过“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名句,其视觉走势正好相反。从这些选词取景,我们可以体会这些诗人们的艺术造诣。


从上分析可以看到,这两句虽然直接描写了壮阔景色,但实际上也是在间接描写鹳雀楼“居中”的位置和“居高”的地势。因为有了这个绝佳的观景台(楼),无限风光才能尽收眼底。


【熟诗素评】登高望远岂可无视“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鉴赏

登临这一楼层,就已让人感觉如此居高临下,看得如此壮阔神奇,下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也就顺理成章。很显然,这两句意在告诉人们,不要急,这还不是此楼观景最神奇的地方。上到比现在更高的楼层,还可以看到更加壮阔无边神奇无比的景致呢!


你看,全诗看似无一处写“楼”,又有哪一笔不是在写“鹳雀楼”这个观景绝佳之处呢?


【熟诗素评】登高望远岂可无视“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鉴赏

【熟诗素评】登高望远岂可无视“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鉴赏





(转自:一唱元声公众号 原创:一唱元声)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