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现代对传统的呼唤

2020-05-29 14:51阅读:
现代对传统的呼唤
——简评湖北山村诗集《用手机,摇一摇乡愁》
苗雨时

一个人从乡下人变为城里人,他的生存状态必然呈现两难:享受城市生活的便捷,又面对不可避免的喧哗与浮躁;脱离了乡村繁重的劳动,又得承受城里快节奏工作的压力。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城乡之间的历史张力。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市,只要是出身于农村的城里人,由于有了时空距离,都会产生或淡或浓的乡愁。
诗人湖北山村,就是这样的身份和置身于如此的处境。他的新近出版的诗集《用手机,摇一摇乡愁》,正他身份与处境的人生感受与思绪的凝聚和传达——用现代传媒的手机,摇动的却是农耕文明传统的乡愁。这其中的生存况味,只有诗人自己才能深切体验,而他的诗歌就是他此种生命体验所绽放的艺术花丛。
“用手机,摇一摇乡愁”。说远也远,说近也近。由近及远,由远而近,在往返冲折中,乡愁刺痛了他的生命,链接了他灵魂的惊悸与战栗。因此,映现在他心灵屏幕上,突出而又集中的,首先他的父母。父母是他故乡中的故乡,是他生命之根的源初的给予。这里包含着血缘人伦,即所谓父母的养育之恩。他的父亲,“站着是一个‘1’字”,是“挂着全家生活的风帆”的“桅杆”,“躺着是一个‘一’字”,是“挑着全家生活的酸甜”的“扁担”。而他在田间劳作或行走,就是一个“人”字,昭示于天地间(《我的父亲》)。父亲的影像,他的驼背,他的白发,他的耕作一生,都作为历史的记忆而留存于手机的蓝屏之外,但却“诸存”于自己灵魂的深处。而母亲,是那么质朴、勤劳、节俭,从早到晚,里里外外,操持这个家,支撑起全部的温暖。灶堂前,为我们煮饭;油灯下,为我们修补衣衫。春日里,“
布贴”;秋季里,下田收稻。一心供养孩子们读书识字,好学上进,长大成人。然而,辛劳一生的母亲也离我们而去了。诗人只有在清明时节到坟前一哭:“心头的疼痛,像荒草割了一茬又茬/母亲啊”……
还有留在自己手机屏幕上待删而尚未删除的,那是童年乡村的记忆。虽说都是“老照片”,但也清晰、动人。“儿时的我”受“惊吓”,“儿时的月亮”也受“惊吓”。母亲为我喊魂,请各路神仙保佑我平安。我也学着母亲的样子,呼唤云中的月亮,重照我们的家门(《唤月亮》)。乡村童年的美好,总是带着浓浓的年味的。因为“过年”是农村农民最大的庆典:杀“福猪”,放“鞭炮”,一家人团聚,祭祖先,拜神灵,全家围坐在一起,尊老爱幼,高高兴兴,欢欢喜喜,吃年夜饭。而这也正是孩子们最幸福、最快乐的时光……
然而,这样的童年时光也逝去了。世事迁移,流年似水。就连已往的乡村风光,世故人情,习俗习惯,礼仪器物。那呢喃燕子、袅袅炊烟、石碾石磨,都已渐行渐远,在手机的银屏上,虚化为飘缈云烟。即使偶尔回村,现场拍照,也今非昔比。所以,“故乡的风”吹得我心疼,我《喊一声,故乡》:“故乡,我不敢大声/只能在心中”。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和失落呀?!
湖北山村的诗,诗人虽长时间居于城市,但他对生养的乡土的记忆是刻骨铭心的。因此,他以素朴、平实的话语,运用难忘的生活细节,再现乡土大地的自然人生,使其乡愁悠远而切近、恬淡而浓郁。并形成了“言出肺腑,情发心底”、文质交并的浩渺、绵长的艺术风格!……
城市的高楼林立,乡村的茅屋破败。现代、传统的起落实属历史的必然。但在历史的演进中是否也存在着人类生存的生态缺憾?如工业文明的异化和农耕文明中美好基因的丧失。如何彼此互否又互补,前进又回望,把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构建民族价值的精神共同体,也许正是“以手机,摇乡愁”,所包含的历史启示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杯?!……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