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医生的判断真不靠谱?

2019-04-13 07:55阅读:
医生的判断真不靠谱?
(不止于足球的决策奥秘之四)


1960年,俄勒冈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保罗·霍夫曼很不开森。想要的职称黄了,前行的路上似乎都是“篱笆与墙”。霍夫曼不想去与“墙”较劲,他主动炒了学校的“鱿鱼”,自己搞了一个“行为科学基础研究中心”,默默地研究人类决策背后的奥秘。他印了一张带有人脑解剖图的海报,上面写着“靠,研究大脑里藏着的奥妙”。别误会,当中的逗号是喜欢码字的我加上的。
霍夫曼的团队对保罗·米尔的《临床诊断与统计预测》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在这本书里,描述了医生给病人诊断,或者预测病人的行为时,败给公式的事例。
专家的判断力果真比不上一个简单的公式吗?霍夫曼找了一群医生,寻问他们是如何根据X光片来判断患者胃部的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医生们的回答归纳起来主要就是根据7个指标来判断。然后,他们设计了一套计算程序。接下来,他们又找了一群医生,对96X光片进行诊断。同时,让计算机对96X光片进行判断。出来的结果,让他们既吃惊与兴奋。吃惊的是,医生们的判断并不一致,而且同一位医生对同一个片子进行两次诊断的结果有时也不一致。兴奋的是,程序计算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医生的诊断结果。
pan >医生的判断真的是如此不靠谱吗?这让他们不敢相信。于是,他们又找了一群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让他们对各类患者进行诊断,结果发现,经验最少的医生与资深专家的诊断结果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也就是说,他们表现出来的水平与其专业经验的多寡没有多少关系。于是,有人大胆地预言:会有一个关于医生判断的模型比医生的判断更准确。
后来的研究结果证明,计算模型对X光片诊断的准确率,不仅超过了单个医生,而且超过了医生这个群体。
模型是根据医生的理论构建的,医生的诊断却不如模型的计算。为什么会如此?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主要原因:人不能忠实于自己的理论与经验。人的身体状况有好有坏、情绪起伏不定、环境也不断变化,凡此种种,都会影响到人的判断。许多情况下,人不如“数据逻辑”靠谱。医生面对患者都不能保持理性,足球教练当然也不会例外。在足球比赛中,如果教练在换人之后取得了胜利,人们就会就会觉得他用兵如神;如果比赛输了,人们就会觉得他用人不当。事实上,在没有数据支撑的时代,教练的用人与换人决策大都是懵的。如果一场比赛赢了,下一场比赛不管遇上什么样的对手,大多数教练都不会调整首发阵容。即使他意识到某个位置调整一下可能更有针对性,也不会果断决策。
假设,人具有机器理性,能够保证决策正确吗?答案是不能。为何?这事需要慢慢道来。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