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瞎猫碰上死老鼠

2019-06-06 07:26阅读:
瞎猫碰上死老鼠
(不止于足球的决策奥秘之七)
瞎猫碰上死老鼠
瞎猫会碰上死老鼠吗?肯定能,却并非总是能。这个和守株待兔一样,是小概率事件。守门员如果总是扑向球门的一侧,迟早会有一次成功。但是,少有守门员会这么做。在各种充满不确定性的场景下,如果无法进行充分的概率分析,人们是如何做判断的呢?
在《主观概率:代表性判断》一书中,作者深入探讨了人们进行判断的内在规律。所谓主观概率是指人们对某件事情会不会发生的主观猜测。比如“他八成是刚刚喝了不少烈性酒”。所谓代表性,就是人们在头脑中业已形成的某种概念特征。比如,人们觉得容志行代表中国球员的形象,如果有球员与容志行相似,就会做出这名球员有发展前途的判断。容志行的特征就是一种“代表性”。书中指出,人们的大脑习惯用经验法则来做判断。在不确定的场景中,人们会用大脑中储存的经验模式与需要判断的事情做对比,并依据相似度来做结论。这里隐藏的问题在于,其中的经验模式并不是对过往经验的理性分析,而是储存在大脑的最为深刻的印象,也就是代表性的事件特征。至少有四种“代表性”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判断:相似效应、持久效应、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
这里先说说相似效应。相似效应是说,一个人,一件事情,与判断者心中有代表性的某个人、某件事越是相似,判断者越是会用心中的那个代表性的人或事来判断当
下的人或事的发展状况。这个也被称为“代表性启发式”决策机制。如果让你判断阿树能不能成为一个优秀球员,你就会拿你心中的优秀球员阿根的特征与阿树比较,你感觉的相似性越高,你就越会认为阿树将来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球员。这种判断的问题出在哪里呢?下面说一个例子:
假设有两个球员,一个有许多特征与梅西相似性;另一个有许多特征与C罗相似。
有两组测试者,一组是梅西的粉丝,一组是C罗的粉丝。让他们判断哪一个球员更可能成为世界足球先生。
结果,喜欢梅西的一组大多选择了与梅西近似的球员,而偏爱C罗的一组则大多选择了与C罗相似的球员。
他们的选择,都有可能对,也都有可能错。对与错是随机性的,并非是必然性的。也就是说,即使他们的选择后来被证明是正确的,也是瞎猫碰上死老鼠。
研究表明,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人们在对随机性事件做判断时,失误是常态,准确是非常态。这个道理与守门员扑点球是一样的。一些正确的决策,只不过是懵对了,并不值得骄傲,万不可自信过度。人们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经常出现决策错误,只不过无人验证,无人追究罢了。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