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短篇小说】协奏曲第一乐章2.主旋律:堂上的争论

2020-02-23 09:24阅读:
【短篇小说】协奏曲第一乐章2.主旋律:堂上的争论
蓦然回首 重回青春大学园
【短篇小说】协奏曲第一乐章 2.主旋律:堂上的争论
一位满头白发的女教师踏着铃声走进课室,这是一位以对学生要求严格而著称于学院的教授。
“现在我们按原计划进行,讨论马克思说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的问题,请问这种不平衡关系是文艺发展的现象呢,还是规律?都准备好了吗?谁先发言?”
SPAN>
何大诗人站了起来,倩倩的眼睛啊,充满了爱的火焰。诗人好像没注意到这炽热的余光,他正焦躁不安地看着抽屉,翻翻书本,找他的发言提纲,倩倩真恨不得帮他找找。
诗人索性不找了,反正提纲是自己写的,脑子里还有印象,他说话了。

“我以为这种不平衡关系是文艺发展的规律。物质生产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但艺术不同,艺术的发展是波浪式的。希腊神话产生于生产力低下的氏族社会里,但它却具有永久的魅力;而现在的物质生产水平较高,却不能产生希腊神话。所以我认为,从整个社会发展来说,这种不平衡关系是规律,特殊规律,就某个社会来说,这种不平衡关系又是现象。”
他讲得很流利,还不时打着手势说明自己的观点。

“嗬,挺有创见,又是规律又是现象,到底是规律还是现象?”老师发问。
“是规律,特殊的规律。”何大诗人又强调了一次。
倩倩高兴得忘乎所以,就为了老师那句“挺有创见”的话?我看见她在书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形。
不少人在窃窃私语,我不同意何大诗人的观点——至少。

“有没有不同的意见?”教授机械式的发问,声音还有些强硬,似乎不是在问,而是准备向同学们私舍知识了,大有“你们没意见的话,还是让我来解释”的味道。

“斯宾若莎说过:贤达者,只要被认为是贤达者,其灵魂绝少扰动,他却按照某种永恒的必然性知自身,知神,知物,绝不停止存在,而永远保持灵魂的真正恬然自足……”一听这女性味十足的腔调,就知道是宣传委员登场了。

天呀,我真佩服他的记性,竟然能把一段话一字不漏地背下来!昨晚背了2个钟头吧?一个夸夸其谈的理论家,要不是教授打断了他的话,他还不知道要背到何时呢。

他有些不满的转入正题:“我认为这种不平衡关系是现象,如果它要成为规律,它就必须能说明过去的文艺现象,也要能说明未来的文艺现象,我们能保证在90年代物质生产水平高度发达的中国也能出现艺术的繁荣时期吗?显然,我们不能保证,可能性的东西不能成为规律,只有必然性的东西才能成为规律。”宣委慷慨激昂,右手还不时往空中一挥,再捏起拳头,学列宁?

他坐下了,教授没对他的发言做任何评价,却说:“下课后请到办公室来一趟。”于是宣委的表情有些黯然。

教授还是那句话:“还有谁要发言?”
我决计要为我们女同胞争口气,用轻松的语气陈述我的观点:
“我想问宣传委员一个问题,斯宾诺沙的《伦理学》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有什么相联系的地方?这个问题不需要他回答。好,言归正传。”这不同寻常的开场白,似乎把某些人震住了。
“我想,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弄清楚马克思在这一章所指出的物质生产和艺术发展不平衡性的两种情况。”
“一是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的不同艺术种类的样式的发展不平衡,某种艺术形式的巨大成就,只能出现在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种艺术形式可能不但没有相应的发展,甚至会停滞或逐渐衰弱,希腊神话当时开过灿烂之花,可是后来却销声匿迹,这就是明证。”

课室里只有我说话的声音,偶尔可以听到邻座写字的沙沙声。我仿佛受到了鼓励,尽管并没有人向我投来特殊的目光,我依然感到有一种力量在推动着我,大概是我的自信心吧,我又按照自己的思路说了下去。

“另一种情况是,整个艺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不平衡。艺术的繁荣并不同社会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正比例的,在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物质生产较发达的国家、民族,其艺术的繁荣、发展和所达到的成就不一定高于其他物质生产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国家。”

我有些渴了,如果此时有人送一杯凉水到我面前,我会12万分地感谢他(她)。此时,我发现教授那双眼睛少了几分严厉,多了几分慈祥,似乎期待着我把话说完。

“文学是一种特殊的上层建筑,它的发展有其特殊的规律。规律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本身固有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如果说这种不平衡关系是艺术发展的规律,那就是说,物质生产水平低,艺术就一定繁荣,水平高,艺术就一定不繁荣罗(我听到了笑声)?可见,这个公式显然是不成立的。”倩倩瞪了我一眼,我没时间理会这目光的含义,继续说了下去:
“所以我认为,从总的发展趋势看,物质生产同艺术生产的发展是平衡的,但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内,既有不平衡的现象存在,又有平衡的现象存在。考察这个问题,除了最后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因素外,还要充分考虑到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相互作用,政治的影响以及意识形态本身的历史继承性等诸因素。”我照本宣科《文学理论基础》中这段很有道理的话。

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被汗水湿透的衣服贴在脊背上。
大概因为我的观点较全面吧,教授只说了一个“好”字,我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高兴。说真的,这个问题在理论界就有几种意见,我们这些小人物岂能说清?
教授让我们围绕这个问题写一篇小论文,我不想写了。

下课了,远远看见倩倩和她那位诗人在漫步,真会抓紧时间!倩倩穿的那件碎花连衣裙,缀着金丝银丝,在阳光下闪着光。

当倩倩再次走回课室时,我发现她的嘴角向上翘着,显出轻蔑的样子,又瞪了我一眼。我不知自己又在哪里得罪了她。

我常想,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就是理解。斯普兰格在《青年心理学》卷首写道:“在人的一生中,再也没有像青年时期那样强烈的渴望被理解的时期了。”我多希望人间少一些妒忌、迎合,多一些理解、真诚啊!

宣传委员走了进来,他走路时上身直往前扑,前方大概有蓝宝石等着他去捡。
“后天的电影,谁看?”
“中国的还是外国的?”
“外国的!”这三个字叮当响,宣委的身边围了一群人。

班长接着宣布,明天去郊游。太棒了!课室、图书馆的学习,有点缺乏氧气,久而久之,会感到有些孤寂,单调。除了学习外,我们还需要享受,享受自己能看到的、并有可能得到的一切。
(2427)
【短篇小说】协奏曲第一乐章2.主旋律:堂上的争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