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大限将至 黑臭水体能否还清?

2017-05-17 16:56阅读: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列入北京首批黑臭水体整治名单的肖太后河(亦称萧太后河)正在紧张治理中。《民生周刊》记者现场探访看到,这条曾长期重度黑臭的河流仍在封闭施工,一些河段在埋设污水和中水管线,一些河段则在挖土、修井、筑岸,全程几乎看不到河水。
就在12天前,住建部、环保部联合发布《关于对部分城市黑臭水体实行重点挂牌督办的通知》,提出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全国205个黑臭水体重点挂牌督办,肖太后河有两条段位列其中。
按照水十条(《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要求,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将于2017年底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如今,距离首批黑臭水体治理大限仅剩7个月,全国205条段黑臭水体能否按时还清,备受关注。
黑臭水体为何越治越多
根据环保部给出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下旬,全国22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共排查确认黑臭水体2082个,但这个数字并非最初的统计结果。
去年2月,住建部公布了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排查情况,显示共排查出黑臭水体1861个,其中河流1595条,湖、溏266个,总体呈南多北少趋势。
为何一年之后黑臭水体总数不减反增?环保部水环境管理司司长张波在3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分析,环境卫星新识别了一些地方的黑臭水体,这些可能最初没有列入,“利用卫星从北京等20个城市发现了272个疑似黑臭水体,地方确认96个,并纳入黑臭水体整治清单。”
利用天上手段的同时,相关部门还开通了“城市水环境公众参与”的微信公众号,受理涉及黑臭水体的316个举报信息,经核实50个为新增黑臭水体,随即纳入地方整治范围。
“黑臭水体越整治越多,也有这个原因。地方开始没有查全,现在,上面卫星监督,下面公众参与,两边一结合,又把一些黑臭水体拎出来了。”张波说。
民间环保志愿者史殿硕经常组织志愿者实地探访北京的黑臭水体,他们发现,一些已经完成治理的水体有可能返黑返臭,甚至无需使用检测工具,就能凭视觉和嗅觉识别出来。
在3月召开的2017水业战略论坛上,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吴舜泽谈及黑臭水体治理时表示,一些地方的责任并没有完全落实,在部门之间存在相互推诿现象。黑臭水体排查不到位,一些地方上报进入平台的水体明显偏少,与实际和当初的预计有差距。
重点城
市完工近四成
作为北京有名的黑臭河,肖太后河被列入北京第一批黑臭水体名单,几乎同时,即2016年年初确定了整治方案并展开施工,行动并不晚。但一年多过去了,肖太后河的状态仍停留在“进行中”,公众期待的一河清水迟迟难觅。
《民生周刊》记者现场看到,除河道在紧张施工外,肖太后河流经的多个村庄,特别是临河区域清理整治工作正在进行。在外来人口较多的小武基村,广播中不断循环播放着拆迁通知。
这里也是肖太后河污染最严重的一段,由于人口混杂、疏于管理,沿河民居、商铺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水体又黑又臭,相关部门一度只得修筑顶棚将河道掩盖。
一名施工负责人告诉记者,肖太后河河道工程计划在6月完工,必须赶在汛期来临前;同时进行的还有河岸绿化整治工程,以后将不会再出现污水直排肖太后河的情况。他向记者感慨,整个工程中难度最大的并非河道施工,而是河岸拆迁工作。
这或许是北京这样的特大型城市黑臭水体整治难以快速推进的原因之一。吴舜泽表示,各地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不平衡,特别是跟拆迁、城市规划联动的方面,有些地方推进难度较大,完成2017年水十条的第一个阶段任务难度不小。
张波也认为:“今年一些重点城市年底前要基本解决黑臭水体,这个任务非常艰巨。”他说,黑臭水体的问题本质是污水直排环境问题,再本质一点是环境基础设施不配套的问题,管网不配套等问题,所以整治起来有它的难度。
4月12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在对北京反馈意见时提到,黑臭水体治理进展迟缓,2016年应完成19条黑臭水体治理任务,但截至2016年12月仅完成1条。
督察组同时指出,北京污水直排或超标排放问题突出,朝阳区小红门污水处理厂长期超负荷运行问题一直未解决;昌平区北京科技商务区再生水厂建设迟迟没有进展,每天约5万吨污水直排南沙河。
E20环境平台合伙人肖琼研究发现,2017年重点考核的36个重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完成率仅为44%。“目前距离考核还有3个季度,压力很大。”
2017市场释放达到顶点
去年,住建部等部门发布了《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把“控源截污”作为整治的根本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城市由于设施建设和维护不当,加上雨污混接和污水直排,削弱了“控源截污”的作用。
吴舜泽表示,一些地方前期调查不充分,治理技术路线不明确,简单单一,有些依赖投放药剂、调水冲污、原地简易处理等措施,缺乏系统整治思维,导致截污不彻底,截留倍数不够,治标不治本。还有一些地方投入有限,资金压力大,效果易反复,后期运行维护也成问题。
中央环保督察也发现,深圳市在茅洲河等流域污染治理中,大量采取箱涵截污,导致清污不分、雨污不分,截污效果大打折扣。茅洲河宝安段也位列重点挂牌督办的205个黑臭水体名单。
广州市曾先后投入300多亿元用于水污染治理,取得一定成效,但后续措施没有跟上,工作缺乏连续性,导致污染反弹,截至督察时,全市51条重点河涌中有35条为黑臭水体。
目前,全国排查确认的2082个黑臭水体中,34.9%完成整治,28.4%正在整治,22.8%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其他正在研究制定整治方案。
“下一步,在加强政府监管的同时,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确保黑臭水体整治治标又治本,扎扎实实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张波说。
肖琼则更看重市场的力量,“35%的治理完成率仅仅是黑臭水体治理的开始,因为全国还有1875个县,如果每个县至少有一条黑臭水体,还有近2000条黑臭水体治理需求待释放。”
她认为,近期释放的黑臭水体市场会超过2万亿,其中一半以上在污水处理的控源截污市场。“据E20调研及测算,2万亿市场空间在2017年左右释放到达顶点。”
《民生周刊》记者 赵慧)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