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教会孩子从0到1?

2017-09-18 20:42阅读:
之前写的文章《马云:如果还这样教孩子,30年后,他们将找不到工作》,其实感触挺多的。当时有朋友跟我说,都知道人工智能将来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适应这个改变呢?我对她说,人工智能擅长做的是从1到100、到1000、甚至到10000,但是人类擅长的是从0到1的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培养孩子如何从0到1,这样他们才能适应未来的改变。
其实道理大家都懂,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孩子从0到1呢?前天,憨妈看到一个朋友发的朋友圈,那个朋友的女儿一边读高中,一边创业做了一款APP,然后大受媒体的好评,报纸的整版都在报道这个孩子的创举。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教会孩子从0到1?
(朋友孩子的媒体报道)
当时憨妈看到后就非常振奋,跟我说,“等憨憨大一点,也让他一边上学一边创业吧”,但说完后她又犹豫了,“怎么才能让娃有创新意识呢?”
说实话,我现在也在努力培养着孩子的创新意识,也希望他能够从0到1,虽然我并不奢求他能成为扎克伯格那样的少年天才,做出Facebook这样伟大的网站,但希望他能在未来人生发展里顺应世界的发展潮流,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而不是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学会从0到1,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两点:
注意观察生活,发现问题
有问题后,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前几天看到的一则新闻让我很受启发,说加州有两个高中生,他们发现街道上经常有很多无家可归的流浪汉,风餐露宿的非常可怜,于是他们想为什么就没有一个地方让他们居住呢?后来他俩跑了慈善机构、拜访了政府部门,得到的答复都是说建造一个收容所造价太贵了,
他们实在经费有限,没法帮助这么多流浪汉。
于是两个孩子就想,有没有可能用最少的钱,建造一个简易的收容所呢?说干就干,他们专门研究了房屋的结构和各种建筑材料,于是选用了木质框架和金属板,做了一个可以随时随地、拆卸组装的微型房屋,可以给流浪汉做临时住所。
住所设计的是三角形形状,这样尽可能的省材料,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教会孩子从0到1?
里面能放一张床,地上还铺着地毯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教会孩子从0到1?
不仅如此,为了隔热,设计者在木质框架和外部金属板之间,还留有一定的独立空间,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教会孩子从0到1?
这个小房子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可以在任何地方组装使用,而且价格很便宜,成本能控制在1000美元左右。但是两个学生并不止于此,他们未来还准备升级成高密度聚乙烯(即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简称HDPE)塑料,这样能进一步压缩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为此,这两个学生专门创立了一个网站,用来推广这款移动式的临时小屋,并在到处寻找风投,想融资来升级产品并市场推广。
当时我看到这个故事就很受触动,那两位学生将这个0到1的创新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的这段经历至少给了我2点启发:
一、注意观察生活,发现问题
那两位学生非常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细节,而且非常有爱心。他们就敏锐地捕捉到了流浪汉这个社会的痛点。为什么他们会无家可归?政府为什么没法提供帮助?这里面存在什么问题?经过层层探索后,他们才发现了问题的本质,就是建收容所太贵,政府缺乏那么多的资金。
因此,如果想教会孩子从0到1,那么首先得教会孩子学会观察生活,多想想为什么,这样才能启动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前段时间我遇到一件事情就挺有感触的,有一次憨憨外公在推憨妹的婴儿车,突然发现怎么推起来很费力啊,方向控制很不好,然后一边推一边抱怨说这个婴儿车质量太不好了 …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教会孩子从0到1?
憨憨听到后也推了推,发现确实方向控制很不好使,但他倒是没抱怨,蹲下来研究轮子,然后发现了问题,他说轮子有点蹊跷,可以转动的小轮子放在了后面,而不能转动的大轮子却放在了前面。后来他把推车的推杆换了一个方向,让小轮子放到前面问题就解决了。
为什么轮子的方向不同,差距就这么大呢?他当时对轮子就充满了兴趣,于是我趁热打铁,教他轮子的原理,我带着他观察汽车,我转动方向盘,让他看是哪个轮子跟着转?是不是4个轮子一起转呢?我又带他去看超市购物车,看看它的轮子是怎么动的?我还给他看了三轮车,观察一下三轮车是哪个轮子来控制方向?… 经过这么多观察后,让小家伙明白了轮子控制方向的原理。
上面那个只是一个小事例,我们平时和孩子相处中,有太多可以值得探索的地方,让孩子善于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小问题,这是我们激发孩子创新意识的关键。
二、发现问题后去解决问题
光是会观察还没用,可能有99.9%的人能发现问题,但是只有0.1%的人会想到去解决问题,而我们就要鼓励孩子去做那个0.1%。
就像前文那两个高中生一样,他们发现流浪汉所带来的问题这只是第一步,估计每个人都觉得流浪汉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没有人想到去解决。而这两个孩子却在寻求解决之道,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第二步,也就是如何解决这个流浪汉住所问题上。
很有意思的是,你会发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光靠现有知识往往不够,孩子需要不断地学习,甚至要跨界研究。你能想象两个高中生自己绘制建筑图纸吗?你能想象他们能锯木材、定制金属板、搭房子吗?你能想象他们在投资人面前路演去拿风投吗?所有这些,都是靠两个孩子后天的学习和努力才实现的,这也大大超出了高中生的知识能力范畴。
所以,我们在鼓励孩子发现问题的同时,更要激励他们多动手去尝试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很多时候,他们需要到一个新的领域从零开始去研究。突破自己的领域从零开始,这需要勇气,但却代表了更多的机遇。
如今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机会属于跨界领域,而未来更是这样。
我有一次和朋友感慨,说我做这个公号不是因为我能写,我的文笔和绝大部分的妈妈比起来实在是太太太一般了,而是因为我跨界了,我可能是程序员里面最能写的,但是在文人里面又最能编程的,所以这也就决定了我奇葩的存在。
记得马化腾2年前在港大做了一次演讲,说到腾讯的成功,马化腾说,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优秀,而是因为他们跨界了。当年创业的时候,马化腾是因为他既懂互联网,又懂通讯,所以才研发了OICQ这个产品(80年代左右出生的都记得,这是QQ的前身),要知道最早OICQ的中文名是网络寻呼机,是将通讯领域的BP机很多理念融合进去的。后来腾讯一发不可收拾,频繁跨界,做游戏是跨界,到如今做微信理财的互联网金融,这更是跨界。
因此,未来的成功离不开跨界。我们要鼓励孩子多研究,多尝试,尤其是激励他们到陌生领域里去挑战未知,虽然道路很曲折,前途会迷茫,但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希望!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从0到1地去创新是一个企业、一个民族的灵魂,曾经的雅虎如日中天,但现在落寞地被收购了;曾经的微软不可一世,但现在转型是举步维艰;曾经的诺基亚傲视群雄,但现在都快销声匿迹 …
我见过太多企业的起起伏伏,不要看Google、Facebook、阿里巴巴现在如何辉煌,但10年后、20年后,一定会有新的弄潮儿挑战他们的龙头地位。而那时你的孩子或许就是那个让昔日巨头战战兢兢的新生力量。这时候蓦然回首,你会发现,原来你在孩子童年时就注入的创新基因,铸就了孩子从0到1的那片辉煌!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