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安史之乱揭秘)郭子仪收复蒲州、潼关之战

2019-07-28 19:41阅读:
至德二载(757年)二月初十日戊子,肃宗皇帝由保安郡(今甘肃泾川)移驾到距离长安三百一十里的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县)。此时,江南的税赋正溯汉水而上,往凤翔运送,河西、陇右、安西、西域的镇兵正向凤翔集结,收复两京的战事在初步酝酿中。
长安东部,黄河沿线蒲州(河东郡,今山西永济)到潼关一带,驻扎着叛军崔乾祐部,扼守着这块长安与洛阳之间的要冲,维系着一条以长安、潼关、陕郡、洛阳为节点通道。有了这一通道,长安的叛军才不会被孤立,一旦长安发生战事,洛阳的叛军重兵集团可以经由陕郡、潼关提供快速支援。蒲州位于河东道西南部,与关内道冯翊郡隔黄河相望。蒲州城西门外有蒲津渡,为河东、河北陆路进入关中的锁钥。蒲津渡建有长桥,称作蒲津桥,至今遗迹尚在。蒲津渡两岸,夹岸置有关城,分别称作西关城和东关城,在黄河中央的洲渚上,建有中潬城。三座关城统称蒲津关,之间以蒲津桥相连。
(安史之乱揭秘)郭子仪收复蒲州、潼关之战
蒲州古城
崔乾祐将叛军主力部署在蒲州,部分兵力部署在冯翊和潼关。
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结束河曲战事后,将部队屯驻在冯翊以北的洛交郡(今陕西富县)待机。随着收复两京战事的临近,郭子仪计划夺取崔乾祐占领的蒲州和潼关,以打通关中与河东、河南之间的通道,遮断长安叛军与洛阳的联系,为收复长安创造条件。
崔乾祐,叛军名将,在桃林之战中击败哥舒翰率领的东征部队。与这样一个
对手交锋,无论是强行攻城还是在黄河以西的旷野上对攻,郭子仪都没有必胜的把握。如果能够智取,当然是最好不过。这个时候,一个很好的机会出现了。
(安史之乱揭秘)郭子仪收复蒲州、潼关之战
蒲津渡遗址
崔乾祐占领蒲州以后,永乐尉赵复、河东司户韩旻、司士徐炅、宗室子李藏锋等没来得及逃走,依然留在蒲州。这些官吏心系朝廷,谋划着做内应,协助官军光复蒲州。郭子仪探知这一消息,派出宗室子李怀文潜入蒲州,与赵复等联络,约定大军攻城时,赵复、韩炅等做内应,打开城门,接应官军入城。
按照计划,唐军主力先攻打蒲津关,拿下后由蒲津渡浮桥过黄河,在赵复、韩炅等的接应下,拿下蒲州;同时,部分兵力收复冯翊。之后,蒲州的主力部队沿黄河南下,收复大河弯曲部的潼关。
(安史之乱揭秘)郭子仪收复蒲州、潼关之战

郭子仪进军路线
二月十一日己丑夜,唐军接近蒲州,赵复、韩炅等在蒲州城中起事,纠集官民攻击城内的河北叛军,开蒲州城迎唐军入城。崔乾祐听到风声,已经来不及组织反击,匆匆忙忙翻城墙跑到城外。在城北废弃的府城中驻有叛军,崔乾祐跑到废府,将这支叛军分成两部:亲率一部五千兵守蒲津关,阻止唐军过黄河;另一部三千兵负责夺回蒲州。
唐军赶到蒲津关,郭子仪令郭旰、仆固怀恩攻关城,叛军大败,放弃蒲津关往河东撤退,并焚烧浮桥,企图阻止唐军过河。唐军蹈灭大火追击,崔乾祐带着数千残兵逃到安邑县(今运城安邑),安邑县守军开城诈降,叛军刚进到一半,门闸突然落下,还未进城的乾祐侥幸脱身,由解县南经白陉岭越过中条山,渡黄河逃回陕郡。
另一部唐军冯翊也拿下了冯翊。
二月二十二日庚子,郭子仪之子郭旰、兵马使李韶光、大将王祚出蒲州过黄河南下收复了潼关。
(安史之乱揭秘)郭子仪收复蒲州、潼关之战
蒲州、潼关战况图
潼关号称雄关,是相对东来的威胁而言,其设置的初衷是保障关中的安全,所以在配置上,将西面关中一侧作为后方。在潼关以西不远处、渭水与黄河汇合口驿道一侧有一座大粮仓——永丰仓,潼关驻军的军粮就来自这座粮仓。如果敌军从西面过来,只要占领永丰仓,潼关驻军就面临着断粮的危险。现在的情况正是如此,唐军虽然拿下了潼关,但其东面的陕郡、西面的长安都在叛军的控制下,潼关被夹在的中间,面临着两面夹击的境地,要想守住并不容易。
潼关易手,长安的叛军即刻作出反应,安守忠、李归仁率军东下,要重新夺回潼关。叛军先打下了潼关西的永丰仓,面临断粮的潼关唐军不得不出城决战。二月二十九日丁未,双方在永丰仓以南的原上展开大战,苦战两日,唐军大败,死者万余,郭旰、李韶光、王祚在这场战斗中阵亡。仆固怀恩率残余唐兵往北退却,退到渭水,无船可渡,怀恩抱着马头泅渡而过,败归蒲州。
潼关又回到叛军手中。叛军乘胜追击,重新攻占冯翊,刺史萧贲战死,叛军屠冯翊城。三月二十三日辛未,安守忠率骑兵二万攻蒲州,被郭子仪领兵击退,叛军死八千、被俘五千。这一战后,双方在蒲州、潼关处于对峙状态,战局暂时稳定下来。
(安史之乱揭秘)郭子仪收复蒲州、潼关之战潼关古城
著作权声明:本文除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外,文字如无注明,皆属本人原创。未经允许,禁止任何媒体擅自转载,或任何媒体(或个人)以复制形式发表。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删除。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