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安史之乱时期唐朝对叛军的招怀策略及乌承恩事件

2020-07-23 21:18阅读:
安史之乱时期唐朝对叛军的招怀策略及乌承恩事件 至德二载(757年)十二月,盘踞范阳的叛军头目史思明举十三州之地、八万余众向朝廷投降。史思明的投降,是唐军收复两京之后叛军内部矛盾激化和唐室平叛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一切顺利,唐室有可能提早结束这场浩劫。投降以后的史思明并没有和朝廷建立互信,而是继续扩充实力,朝廷也企图通过策反方式除掉史思明。随后发生的乌承恩策反被杀事件使得双方彻底反目,战端重新启动,安史之乱进入到下半场——史思明父子叛乱时期。
一、史思明与安庆绪的矛盾
至德二载十月中旬,唐军在陕州新店击败叛军主力,尔后直逼洛阳。十月十六日庚申,大燕皇帝安庆绪连夜出洛阳禁苑东门逃亡。
安庆绪渡过黄河,到达河北的相州(邺郡,今河南安阳)。由于逃得仓皇,跟随他同时抵达的只有三百骑兵、一千多步兵。不久,各路叛将也带着本部兵马相继赶到相州与安庆绪会合。安庆绪又派人到河北各郡召募了许多人马,总兵力恢复到六万。
自从安庆绪逃到相州,坐镇范阳的史思明一直不闻不问,摆出了与安庆绪分道扬镳的架势。这也是早有预兆。当初安庆绪通过弑父登上大位,得位不正,自身又资历浅、资质平庸、性格懦弱,很难驾驭父亲手下那帮老军头。尤其是史思明,他与安禄山同乡同里,年纪相仿——史思明是年三十出生,安禄山是
次年大年初一出生,两人生日只差一天。在安禄山叛乱之前,史思明已经做到了平卢都知兵马使。作为一名叔伯辈的宿将,史思明根本不把安庆绪这颗青瓜蛋子放在眼里。为了团结史思明,安庆绪将范阳划给了他,任命其为范阳节度使。当初安禄山得两京时,将抢得的财宝珍货都运到了范阳。史思明手握强兵、坐拥堆积如山的财宝珍货,就更不把安庆绪放在眼里。安庆绪很无奈,只得任由他去。
洛阳丢失,安庆绪也退到了河北,实力大大缩水,再看占着范阳的史思明,心态就很不平衡了,决定采取措施把范阳夺过来。于是,就派大将阿史那承庆、安守忠到范阳征兵,“因密图之”。
安史之乱时期唐朝对叛军的招怀策略及乌承恩事件
史思明的影视形象 真正的史思明“姿瘦, 少须发,鸢肩伛背,钦目侧鼻”
二、史思明归顺朝廷
安庆绪派人征兵的消息传到范阳,判官耿仁智对史思明说:
“大夫之所以为安氏效力,不过是迫其凶威,为其裹胁,不得已而为之。今唐室中兴、天子仁圣;安氏已是涸辙之鲋,苟延时月,覆亡有期。大夫若能以所部兵马归朝,不失为转祸为福之计!”
将乌承也在一旁附和,说:“耿判官所言极是。今唐室接连收复两京,大军所到,我军望风而逃,唐室中兴、大燕覆灭实属必然。庆绪已是釜中游鱼、叶上滴露,早晚为朝廷所擒,大夫何必与其同归于尽!目前归附朝廷,易如反掌,何不顺势而为?以此湔洗前非,朝廷必不会亏待大夫。”
史思明听罢,不由得点头。主意已定,就将安庆绪派来的阿史那承庆和安守忠扣押起来,将其所带的五千军兵缴械,各郡的募兵发给粮赐,就地遣散;愿留的打乱建制,分给各营。随后,派衙官窦子昂奉表去长安,以所管十三郡、八万兵众,及河东节度使高秀岩向朝廷投降。
至德二载十二月二十二日乙丑,窦子昂到达长安,肃宗大为高兴,“封(史思明)归义王、范阳长史、御史大夫、河北节度使,朝义已下并为列卿;(高)秀岩云中太守,以其男如岳等七人为大官。”派内侍李思敬、将军乌承恩赴河北宣慰。
乌承恩、李思敬由云中(今山西大同)进入河北,沿途一路宣慰,沧、瀛、安、深、德、棣等叛乱州纷纷请降。这样,除安庆绪所控制的河北东南部的相州等几个州郡外,其余河北州郡全部归唐。
安史之乱时期唐朝对叛军的招怀策略及乌承恩事件
史思明墓中出土的玉册
三、唐室对安禄山旧部的招怀策略
从表面上看,史思明降服是叛军高层矛盾所导致的结果,但实际上,唐室早先确定的优待安禄山旧部的政策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早在至德二载年初,唐室向占领长安的叛军发布了一道敕谕,明确:
或率徒侣归顺,或以一身来投,官军皆舍其罪。如能转杀逆党,兼以兵降,当加厚锡。非止免戾,尔无反侧,朕不食言。今故使人持诏往谕。去就之计,即宜报来。
这道敕谕为招降安氏旧部定了调:只要投降,既往不咎。如果能反戈一击,或将部队拉过来,还会有重赏。这一招降原则在随后的收复两京之战中得到了贯彻,许多安氏旧部在唐室既往不咎、待遇优厚的承诺下选择了主动归顺,唐室也毫不含糊地兑现诺言:无论这些人之前如何罪恶滔天,一概不予追究,并授予与其之前地位相当的实职。史思明就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才决定归降朝廷。否则,仅以耿仁智、乌承的说辞,怎么可能轻易说服史思明作出如此重大的抉择?
同一时期归降的安氏集团重量级人物还有以下:
严庄,安氏集团核心成员,收复洛阳后投降,授司农卿。
能元皓,安禄山旧将,安庆绪所署淄青节度使,以地归降,授河北招讨使,其子能昱并授官爵。几年后任兖州刺史、兖郓节度使。
独孤问俗,安氏集团重要成员,归降后被任命为侍御史、扬州司马,后官至鄂岳等州围练使。
李史鱼,安氏集团重要成员,归降后授侍御史摄御史中丞,充河南节度参谋河北招谕使。
这还不是全部,在河北大部州郡归唐以后,安庆绪方面不少大员也私下向朝廷上表请降,其中有滞留范阳的阿史那承庆、安守忠,以及在相州的蔡希德、李庭训、符敬等人。乾元元年(758年)三月,朝廷发布了一道诏令,给上述人员同时授官:
承庆,可太保,封定襄王;守忠,可左羽林大将军,封归德郡王;从礼,可太傅,封归义郡王;希德,可德州刺史;庭训,可邢州刺史;敬,可雒州刺史。
这些人后来并没有如愿,因为安庆绪已经察觉到了,立即在内部展开了清洗,“凡有谋归者,诛及种、族,乃至部曲、州县、官属,连坐死者甚众。又与其群臣歃血盟于邺南,而人心益离。”才勉强把这股风给煞下去。
四、史思明与唐室的矛盾
收复洛阳以后,元帅广平王李和副元帅郭子仪就返回了长安,各参战部队兵分多路,分头展开后续行动:
朔方军部分兵力收复了洛阳东北的河阳与怀州(今河南沁阳);李嗣业所率的安西北庭部队随宰相张镐收复河南失地;王思礼所率的关内道部队兵出河东道,扫清河东道南部的残敌。
至德二载十二月,郭子仪返回洛阳,奉命“经营河北”。此时各地的战事已告以段落,朔方、安西北庭诸军分别屯于洛阳、河阳、怀州等地待命。由于史思明的归顺,和平方式成为解决河北叛军残部的优先选项,唐室并不急于向河北进军,大河南北出现了久违的平静。
平静的后面,已经是暗流涌动。
乾元元年五月,宰相张镐突然被罢相,出京外任荆州防御使。张镐被罢的原因,是之前他从河南战场回京后,向肃宗上了道奏章,其中有言:
思明凶竖,因逆窃位,兵强则众附,势夺则人离。包藏不测,禽兽无异,可以计取,难以义招,伏望不以威权假之。
张镐认为史思明不可信,不能让其继续执掌兵权。这和肃宗派往范阳出差的中使们所报告的情况有很大差异。此前,被派往范阳出差的宦官回朝后都说史思明“忠恳可信”。这样,张镐所上的奏章就得罪了宦官群体,引起了他们的不满。最后肃宗选择站宦官一边,给张镐扣了顶“不切事机”的帽子,将他贬出京城了事。
肃宗虽然支持宦官,罢免了张镐,但并不意味着完全相信宦官所讲的史思明“忠恳可信”。当时,唐室安置叛军降将的基本方式是,先交出部队及地盘,再根据情况授予一定的官职。一般情况下这些降将会被安排异地任职,或上调中央任职。因为史思明归降时确实实力强大,朝廷就格外特殊对待,允许他保留原有兵力和地盘。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史思明很大程度上只是名义上归降朝廷,实质上一切照旧,河北北部依然是史思明的势力范围。史思明投降以后,朝廷命令其征讨安庆绪,史军遂大举南下,推进到冀州(今河北冀州)、赵州(今河北赵县)、恒州(今河北正定)一线。恒州境内有进出河东的重要通道井陉道,战略地位非常重要。镇守恒州的是安庆绪所署的恒州刺史张忠志(即后来的李宝臣)。据《李宝臣纪功碑》记,张忠志早在至德二载十月就向肃宗上表表示臣服,如果不出意外,他将很快向朝廷投降。但史思明部队的到来,使得张忠志与朝廷之间的互动被打断了,张忠志被史思明召到了范阳,恒州被史思明的部将薛萼控制。
安史之乱时期唐朝对叛军的招怀策略及乌承恩事件
李宝臣纪功碑
张忠志的遭遇并非个案。官员邵说,叛乱初期陷贼,河北归唐后,邵说打算由黄沙岭道去京师长安,也被南下的史思明部队劫往范阳。在其后来向朝廷所上的表章中写道:
思明款附,燕服从,欲取黄沙岭路,因此得归阙下,属思明数万之众,南镇赵州,送臣於范阳,抗疏以奏。宗特降中旨,授臣左金吾卫骑曹将,宣恩命示,来,可且於思明憩息。
史思明对有意归唐的叛军官员的胁迫行为,使得唐室试图通过招怀方式瓦解叛军阵营的行动遭到了干扰。更使肃宗不能容忍的是,受命征讨安庆绪的史思明除了南下占领大片土地外,并未向相州发起攻击,而且有迹象表明,他还与安庆绪暗通款曲。
此时肃宗终于醒悟:史思明并非真心归降朝廷,他狡猾地利用了朝廷的招怀策略来拓展自己的实力,一旦条件成熟,他也会步安禄山后尘叛乱。
史思明的狡猾之处在于,他的所作所为都钻了朝廷经营河北各种举措的空子,使得朝廷有苦说不出。同时,他充分利用了朝廷专注于解决安庆绪,过于迁就他的心理,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充实力,一步一步达成割据河北的即成事实。
一旦认清史思明的真实面目,排除这一隐患就提上了日程。如何解决?从当时情况看,大概有如下选项:
第一种,采纳张镐在奏章中所讲的“不以威权假之”的建议。这一建议实施起来无非是免去史思明范阳节度使职务,将其调离。因为史思明有抗命的实力,这样做几乎不可能成功,只会导致史思明抗命并与朝廷反目,双方矛盾表面化,朝廷颜面扫地。
第二种,以军力作后盾,逼迫史思明解除武装。史思明投降后,唐室当务之急是解决相州的安庆绪集团,解决方式就是前面所讲的招怀策略。具体讲是将部队部署在沁水以西的怀州、河阳地域,以军力作后盾,采用招降纳叛方式促使安庆绪集团分崩离析。史思明投降是唐室招怀策略实施的样板,如果采取兵临城下方式对付史思明,就等于宣布招怀策略已经失败,解决安庆绪集团的方略需要作重大调整,同时必须做好相州、范阳两线同时开战的准备。另外,实施这一计划需要在范阳周边部署大量兵力,而唐室当时在河北几乎没有部署部队,必须从河南、河东方向调兵,兵力的大量调动无异于向史思明宣战。总而言之,这一方案不具有可行性。
第三种,先消灭安庆绪,再解除史思明武装。这种方式与第二种方式类似,区别在于优先顺序。具体讲,就是先调集兵力消灭相州的安庆绪集团,在此期间,只需史思明保持中立即可。消灭了安庆绪集团,唐军也自然而然地调到了河北,然后挟战胜之威,逼迫史思明集团解除武装。这一方案可行程度比较高,唯一的不确定就是对安庆绪用兵期间史思明的立场。一般情况下,只要唐军进展顺利,史思明肯定不敢轻举妄动,毕竟他已经归降,是朝廷命官。
第四种,内部策反。就是派人打入史思明集团内部,暗中给史思明部将封官许愿,诱使他们解决掉史思明。这一方案投入少,但风险高,一旦失手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这四种选项,肃宗会作何选择呢?
五、乌承恩事件
早在史思明投降之初,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就已经对史思明起了杀心。
李光弼与史思明曾在河北、河东多次交手,对于此人非常了解,史思明请降,他就认为这事根本不靠谱,断定其“终当叛乱”,所以在肃宗所派的乌承恩、李思敬赴河北宣慰途经太原时,就指示乌承恩找机会杀掉史思明。
乌承恩的父亲乌知义曾任平卢军使,对时为列将的史思明有拔擢之恩。至德元载冬,史思明进攻信都,信都太守乌承恩举城投降。史思明因乌知义的缘故,厚待乌承恩,将乌承恩送到了洛阳。乌承恩应当在唐军收复洛阳时归降朝廷。此次史思明归唐,在范阳做裨将的乌承恩的族弟乌承玼也做了不少工作。乌承恩既受史思明信任又在其军中广有人脉,是做卧底的理想人选。
李光弼给乌承恩交待任务以后,就将情况报告给肃宗,建议任命乌承恩为范阳节度副使,并赐给阿史那承庆铁券,让他们共同行动,除掉史思明。肃宗没有当即同意。当史思明愈来愈表现出离心倾向时,肃宗批准了李光弼的计划,并于乾元元年四月任命乌承恩为范阳节度副使。
在决定派乌承恩除掉史思明的过程中,李光弼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从史思明请降之始,他就断定其“终当叛乱”,进而未经朝廷同意就授意乌承恩设法除掉史思明,在动机上很有些贪功生事之嫌,毕竟他所领导的河东部队没有参加收复两京作战,没有像同列郭子仪、王思礼、李嗣业那样立下大功,不排除他试图通过除掉史思明来制造一个大新闻,从而取得与这一时期郭子仪、王思礼、李嗣业等人相孚的功业。实际上,就利害关系来说,唐室并不需要史思明投降以后做一个老老实实的忠臣,只要他在解决安庆绪集团过程中不过度捣乱就可以了,这一点在当时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所以实在没有必要心急火燎地采取策反这种风险程度非常高的方式来除掉他。
安史之乱时期唐朝对叛军的招怀策略及乌承恩事件
李光弼画像
乌承恩到范阳后就积极展开活动,他经常在晚间换上女装,在夜色的掩护下跑到将领的家中、军营里串联。时间久了,史思明听到了风声,他有些怀疑,但还没有证据。乾元元年六月,乌承恩由长安回到范阳,传达完朝廷的指示,史思明将乌承恩留在馆驿中住宿。到了半夜,乌承恩对来看望他的幼子透露:朝廷令他除掉史思明,并承诺,事成后让他做范阳节度使。这话被史思明安排躲在床下偷听的人听得一清二楚。乌承恩父子当夜就被捕,随后被鞭笞致死。史思明宣称,从乌承恩的行李中搜到了朝廷颁给阿史那承庆的铁券、李光弼给乌承恩有关行动细节的文牒,以及事成后将要除掉的史思明部下的名单。随后,史思明向肃宗报告了这一事件,告李光弼的状,讨要说法。肃宗赶快派员到范阳灭火,安慰史思明:这事与朝廷、李光弼无关,全都是乌承恩搞的,杀了他很好,朝廷支持。
关于搜出来的李光弼的文牒和将士名单,胡三省认为是史思明伪造的,目的是给李光弼栽赃,为下步要挟朝廷杀李光弼找由头,并借名单吓唬众将士,使他们“与己同反而无他志。”
事情还没有完。不久以后,范阳收到了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给陷贼官员陈希烈、达奚等人所定的罪状。陈希烈等人原是玄宗朝的高官,叛乱爆发后落到叛军手里,经不住威逼利诱做了伪官。收复两京后这些人又被唐军俘获,经过三司甄别、审理,最后:
以六等定罪,重者刑之于市,次赐自尽,次重杖一百,次三等流、贬。壬申,斩达奚等十八人于城西南独柳树下,陈希烈等七人赐自尽于大理寺;应受杖者于京兆府门。——《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六》
可以看出,唐室除了用招怀政策对待安禄山旧部,还有一套政策用来处理陷伪的朝廷命官,对这些人是根据罪行轻重给予相应的刑罚。作为安氏旧部,史思明大可不必理会朝廷对陈希烈等人如何惩罚,但他不管这个,拿着陈希烈等人的罪状对手下说:
“陈希烈辈皆朝廷大臣,上皇自弃之幸蜀,今犹不免于死,况吾属本从安禄山反乎!”
众将听后,大为激愤,纷纷请求给朝廷上表,要求诛杀李光弼。于是让判官耿仁智、僚佐张不矜草表,其中有言:
陛下不为臣诛光弼,臣当自引兵就太原诛之。
这话等于向朝廷宣战。写完之后,耿仁智觉得不妥,在装函之前又把这行字去掉,但被人告发,耿仁智、张不矜二人被杀。
从此以后,史思明叛意已决,不再与朝廷周旋,这场叛乱开始进入下半场——史思明父子叛乱时期。
著作权声明:本文属本人原创,未经允许,禁止任何媒体擅自转载,或任何媒体(或个人)以复制形式发表。
参考文献:
[1]宋 司马光等 《资治通鉴》
[2]五代 刘昫等 《旧唐书》
[3]宋 司马光等 《新唐书》
[4]唐 李吉甫 《元和郡县图志》
[5]宋 王钦若等 《册府元龟》
[6]唐 杜佑 《通典》
[7]宋 王溥 《唐会要》
[8]吴廷燮 《唐方镇年表》
[9]清 董诰等 《全唐文》
[10]唐 姚汝能《安禄山事迹》
[11]郭沫若主编 《中国史稿地图集》下册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