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乾掳三希堂”排第二的宝物,不但不是真迹,还是个残本的残本!

2019-11-01 10:12阅读:
前面说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时,一笑就提到过乾隆皇帝的“三希堂”。
乾隆“三希堂”排第二的宝物,不但不是真迹,还是个残本的残本!
何为“三希”?
一是指“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这是乾隆的座右铭,鼓励自己不懈追求,勤奋自勉。
二是指在此收藏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三件稀世墨宝。
可问题是,这乾隆皇帝悉心珍藏、宝贝得不得了的三个帖子,除了《伯远帖》,另外两件都不是真迹。
《快雪时晴帖》倒也罢了,反正宋代以后,王羲之也没有真迹留存了,这件是唐摹本,“下真迹一等”,也算珍品。
可《中秋帖》可就是真犯了“欺君之罪”了,为何?
我们先看看乾隆给《中秋帖》题的字,上面写着:“至宝”、“晋王献之中秋帖”,“大内藏大令墨迹多属唐人钩填,惟是卷真迹二十二字,神采如新,洵希世宝也。向贮御书房,今贮三希堂中。乾隆丙寅二月御识”,还盖章认证。
但是,有人就觉得《中秋帖》“此迹书法古厚,墨采气韵鲜润,但大似肥婢,虽非钩填,恐是宋人临仿”,还推断说“为米元章(米芾)所临无疑”(清代乾隆癸卯年举人吴升说的,敢质疑当朝皇上的眼光,这胆也够肥的)。
后来又有人从书写材料入手,彻底“证伪”:
《中秋帖》用的是竹料纸,这种纸东晋时根本造不出来,它直到北宋才出现。
晋人用的有芯的毛笔,吸水性较差,提、按、转折往往不能灵活自如。像《中秋帖》这种连贯的线条写得如此丰润圆熟,非柔软的无芯笔不可。
还有人发现了《中秋帖》与宋代曹之格所刻《宝晋斋法帖》中的《十二月帖》有很多相似之处,是节选《十二月帖》的部分字迹临摹而成。
而据董其昌考证,《十二月帖》又和《淳化阁法帖》中的王献之《庆至帖》原为一帖。
乾隆“三希堂”排第二的宝物,不但不是真迹,还是个残本的残本!
《庆至帖》
也就是说,《中秋帖》不是真迹,还不是宋代的摹本,而且临摹的还是个残本的残本。
——嗯嗯,难怪一笑读《中秋帖》怎么也读不通,搞得我一度还怀疑自己的古文功底(其实也不怎么样……)。
据米芾《书史》记载:王献之《十二月帖》曾为米芾收藏,是米芾以书画宝玩向苏激换来的。
我们校对一下,不难发现:《中秋帖》只是略去《十二月帖》第一句“十二月割至不”六字,其后又分别缺漏“未复”、“恸理”四字,“反”字因草书形近似“为”,有时还被误临成“为”字。
所以米芾应该就是《中秋帖》的真正作者。
不过由于米芾也是书法大家,虽然《中秋帖》被乾隆误认为王献之墨迹,也不算很亏了——再说宋代米芾欺了清代的君,这罪也没法追究了。
那为什么一笑还是把《中秋帖》放到王献之这块来介绍呢?
因为除了米芾的摹本,《中秋帖》还有宋代刻本传世。
《宝晋斋法帖》中还有王献之《十二月帖》的两个版本。其中第一个版本较为完整,其文为:“十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复不得相未复还恸理反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第二个版本残缺很严重,但我们可以看出“割至不中秋不”、“相未复还”、“省”、“军”,以及右侧开头“为心奈何”4字,而《中秋帖》恰好就是依据这个版本临摹的。
所以,把《中秋帖》与《十二月帖》同归于王献之名下真没毛病。
乾隆“三希堂”排第二的宝物,不但不是真迹,还是个残本的残本! 《中秋帖》
乾隆“三希堂”排第二的宝物,不但不是真迹,还是个残本的残本! 《十二月帖》
乾隆“三希堂”排第二的宝物,不但不是真迹,还是个残本的残本! 《十二月帖》残本
对比三希堂的《中秋帖》和《十二月帖》刻本,《十二月帖》结体开阔,字内空间多,体现了王献之字势开阔、宽博的特点。《中秋帖》结字纵长,字内空间少,狭长的字形连贯而下,颇有米芾结字紧峭、多呈纵势的特色。
不过,两贴都连多断少,多个字之间上下连贯,相互映带,把王献之的“一笔书”展示得淋漓尽致。
唐代张怀灌称王献之的“一笔书”为“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
这是王献之对其父王羲之草书“字群”的继承与发扬,他直接影响了唐代张旭、怀素的狂草。
米芾在其《书史》中,对《十二月帖》评述说,“此帖运笔如火筯划灰,连属无端,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子敬第一帖也”,虽有夸张,但大体属实,难怪即便是残本,也能让乾隆青睐有加。

PS:本文为《趣说汉字书法史》系列文章,每天只需1分钟,就能得到受用一生的艺术素养。请加关注,看之前文章获得更多有趣的知识,及时提示更新。转载请标明出处,欢迎出版社与我联系。
乾隆“三希堂”排第二的宝物,不但不是真迹,还是个残本的残本!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