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王献之《鸭头丸帖》,吃个药吐个槽怎么就成书法名作了?

2019-11-07 14:07阅读:
魏晋时期,凡是有点名气的文人、贵族都流行嗑药,就跟现在的某些圈一样,不过他们吃的是“五石散”。
王羲之也不能免俗,他也服散。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自己孩子。
王献之从小就体弱多病,是个“药罐子”。
——我不是王家的保健医生,为啥我会知道?
因为王献之的书法作品中,有很多都跟吃药治病有关。
在《肾气丸帖》中,王献之告诉朋友,肾气丸效果不错,十剂一疗程才会有疗效。
在《江州帖》中,王献之提到自己胛痛。
在《消息帖》和《疾不退帖》中,王献之说自己头项痛。
《昨日诸愿帖》和《安和帖》则告诉别人他又拉肚子(腹泻)了……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鸭头丸帖》。
《鸭头丸帖》是王献之写给朋友的的一通手札。
全文只有15个字:“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
估计是这位朋友向王献之推荐了鸭头丸这付药,但王献之吃了并没什么效果,所以小王就气呼呼的约人见面谈,大有一言不合就挑场子的感觉。
——《本草纲目》记载:“鸭头丸,治阳水暴肿,面赤,烦燥喘息,小便涩,其效如神”。
看不懂的同学知道一点就行了:这药是治泌尿系统的——也难怪王献之生气。
不过生气归生气,王献之这帖子还真是写得好。
笔画遒美秀劲,用笔劲利灵动;
笔势圆转外拓,墨色枯润有致。
全贴两句话,蘸一次墨写一句,墨色由润而枯,由浓而淡,气韵自然变化。
字与字之间笔划连绵,上下呼应,断连结合,气脉贯通,体现了“一笔书”的特色。
本帖被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盛赞为“烜赫有名之迹”。
明代王肯堂夸得更厉害,在《鸭头丸帖》的题跋中写了个“天下法书第一”。
清代吴其贞也不甘人后,他在《书画记》说:'(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
不管怎么说,《鸭头丸帖》确实算得上是王献之的草书代表作。
其绢本曾被宋高宗赵构定为“藏诸巾袭,冠耀书府”的内府秘宝。
一度被认为是王献之仅存的真迹。
虽然后来被证实为唐人摹本,但丝毫不减其价值。
该本《鸭头丸帖》现藏于上海博物馆,被誉为馆中晋唐墨迹中排名第一位的旷世国宝。
王献之《鸭头丸帖》,吃个药吐个槽怎么就成书法名作了?
《鸭头丸帖》
王献之本来身体就不好,还长期嗑药(服散),导致疾病缠身。
但魏晋时期,崇尚阴柔之美,像王献之这样面容苍白、弱不禁风的,反而是美男子的代表。
加上王献之擅书画,自带艺术气息,性格温柔,出身名门,如此男神怎能不引得妹纸喜欢?
霸道千金,晋简文帝的女儿新安公主就一心要嫁给王献之。
但此时王献之已经和青梅竹马的表姐郗道茂成婚,两人正是卿卿我我、蜜里调油的时候。
可皇帝令王献之休妻再娶的圣旨已下,金口玉言,怎可违抗?
郗道茂无言以对,王献之在书房沉默一宿。
第二天早晨,王献之一瘸一拐的走出书房。
郗道茂仔细一看,王献之的脚已经被他自己用艾草灸烧得血肉模糊。
“残疾之人,怎配做驸马?”王献之笑着对夫人说。
可他低估了新安公主的痴心与决心,她扬言:“哪怕王献之瘸了,我也要嫁给他!”
就这样,王献之被迫休了郗道茂,娶了新安公主——这是他心底永远的痛!
而在身体上,这次灸足,又给他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
公元386年,王献之病逝,年仅43岁。
临终之时,做法的道士问王献之平生有何憾事。他说:“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离婚。”
一位伟大的书法家,就这样离开了人世。
王献之《鸭头丸帖》,吃个药吐个槽怎么就成书法名作了? 唐寅《王献之休郗道茂续娶新安公主图》
在当时,如此专情的人实属罕见。
但也唯有这么专情的人,才能坚持写完十八缸水,在艺术上取得超越常人的成就。
王献之所扩展的书法技巧,尤其是行草书的写法,为后人指明了一条大道。
正如明代书论家项穆所说:
“书至子敬,尚奇之门开矣。”

PS:本文为《趣说汉字书法史》系列文章,每天只需1分钟,就能得到受用一生的艺术素养。请加关注,看之前文章获得更多有趣的知识,及时提示更新。转载请标明出处,欢迎出版社与我联系。
王献之《鸭头丸帖》,吃个药吐个槽怎么就成书法名作了?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