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要是没有他,中国能练好字的人就寥寥无几

2020-06-27 11:12阅读:
宋朝结束了五代的乱世,武将登基成了皇帝。
由于五代十国大部分是武将叛乱干翻君主自立,加上自己“黄袍加身”的经历,让宋太祖赵匡胤十分担心手下的武将也有样学样,所以立国之初便定下了“尊文忌武”的国策。
要是没有他,中国能练好字的人就寥寥无几
不过这个“尊文“更多的是提高文臣地位,重视学问、文章,而对于文字、书法一道,却不是特别看重。
所以,宋初百年间,鲜有杰出的书法家,书风也是摇摆不定,没有权威,没有主流,当时的书坛就像一片被野火烧过的草原,表面一片荒凉,却隐藏着、积蓄着蓬勃的生机。
要抬杠的朋友别着急,我并没有绝对化的说宋初书法界一无是处,只是相对而言进入了一个蛰伏期。
哪怕是在蛰伏期内,书法方面其实也有一些亮点。
要是没有他,中国能练好字的人就寥寥无几
第一个亮点就是《淳化阁帖》。
《淳化阁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
要是没有他,中国能练好字的人就寥寥无几 安思远藏宋拓《淳化阁帖》四卷祖本
什么是法帖?
法帖就是将古代著名书法家的墨迹
经双钩描摹后,刻在石板或木板上,再拓印装订成帖。
法帖的意义有多大?
要知道据说当年钟繇为了一本字帖甚至不惜去挖同事的墓啊!
怀素为了一观二王真迹不惜千里迢迢从零陵去长安啊!
有了法帖,古人的书法得以广泛流传,有力地促进了书法的繁荣与进步。
这件善举是谁做的呢?
是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改名赵炅了)。
要是没有他,中国能练好字的人就寥寥无几 宋太宗像
赵光义喜欢书法,尤其善长飞白体(不懂啥叫飞白体的请参看我以前写的《东汉艺术大家:音乐完虐周瑜,曹操向他学文,书法差点逼死钟繇》一文),宋代钱币“淳化元宝”这4个字就是赵光义亲自写的。
所以老赵在下令编了《太平御览》、《太平广记》之后,又心血来潮打算编一套书法全集,于是他下诏让全国人民自荐,凡是有善书者均可应征。
有个叫王著的,因为擅长书法被举荐,后逐步被提升为翰林侍书,负责向皇帝传授书法。
公元992年(淳化三年),宋太宗令王著将皇家内府所藏和在民间搜寻到的名家书法作品加以甄别、编辑,并召集高手匠人将其摹刻于枣木板上——这就是《淳化阁帖》的来源。
《淳化阁帖》共10卷,收录了中国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书法墨迹,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书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
由于它是第一套成系列的法帖合集,所以被后世誉为中国法帖之冠和“丛帖始祖”。
要是没有他,中国能练好字的人就寥寥无几 上海图书馆所藏《宋拓淳化阁帖》
《淳化阁帖》刻好后,宋太宗令人拓出一些拓本,赐给近臣以示“皇恩”——既是“皇恩”,肯定不多,多了就不值钱了,所以这些早期的宋拓本(又称宋祖本)就显得异常珍贵。
后来宫中失火,《淳化阁帖》的枣木原版不幸大部分被焚毁,所以能流传至今的宋祖本都是无价之宝了。
由于是头一次做这么大量的书法合集,《淳化阁帖》也留下了不少遗憾。
首先就是真伪杂糅,错乱失序,这主要是主编王著本人的学识、眼光所限。
其次是《淳化阁帖》中没有收录颜真卿的作品,这可能跟皇帝赵家先祖原是史思明手下有关(颜真卿与史思明的关系请参看我写的《“死不从贼”的颜真卿,他的作品却被宵小用作向外国献媚的工具》)。
三是《淳化阁帖》刻工还显粗糙,颇有失真之处。而且枣木虽然也算细致紧密,但毕竟是木质纤维,时间一久就容易变形,加剧了“失真”的情况。所以启功就说:“编摹底本自升元,王著徒蒙不白冤。淳化工粗大观细,宋镌先后本同源。”
不过,《淳化阁帖》毕竟开启了官刻丛帖之端,让之前只有少数人能够看到的书法名作得以更广泛的流传,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书法的发展。
目前传世《淳化阁帖》宋拓善本有:上海图书馆藏宋拓《泉州本淳化阁帖》十卷本(睢阳袁氏家藏本),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泉州本淳化阁帖》十卷本,香港中文大学藏《宋拓淳化阁泉州本·王右军书》(卷六、卷七、卷八之残本合并本)等。
要是没有他,中国能练好字的人就寥寥无几 《淳化阁帖》部分
最后要提一下的是: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也是由《淳化阁帖》得到了最终确立。
——想想看王羲之卒于361年,《淳化阁帖》刊刻于992年,也就是,说过了630多年,6个世纪以后,王羲之才得以巩固“书圣”名号。而现在某些搞书法的,人还在世,甚至正当壮年,就自称或者接受别人送的“XX世纪”\“当代(现代)”书法“大师”、“第一人”之类的称号,这是不是太着急了点?
要是没有他,中国能练好字的人就寥寥无几
要是没有他,中国能练好字的人就寥寥无几

本文为《趣说汉字书法史》系列文章,每天只需1分钟,就能得到受用一生的艺术素养。请加关注,看之前文章获得更多有趣的知识,及时提示更新。转载请标明出处,欢迎出版社与我联系。
要是没有他,中国能练好字的人就寥寥无几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