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2020-04-03 16:31阅读: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清明的起源】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历书》:“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今年的清明是4月5日,也就是明天。
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寒食节正确的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约在清明前后,因两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将清明与寒食合并为一日了!
清明节也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传统活动为扫墓。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话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及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星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清明话养生】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清明时节,气候潮湿,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嗜睡的感觉。养生总原则:心情须舒畅作息讲规律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一、注意“病从口入”
多变的天气容易使人受凉感冒,此时又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因而要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以及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尤为注意“病从口入”。

二、忌食“发物”
此节气也是多种慢性疾病易复发之时,如关节炎、哮喘、精神病等,因而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易发的食物,如海鱼,虾,毛笋,羊肉,公鸡等。

三、心情舒畅、动中有静
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如太极拳等锻炼方式;避免参加带有竞赛性的活动,以免情绪过于激动。

四、饮食规律,低盐多蔬果
饮食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宜少吃羊肉等酸性食物,可适当“增甘”即多食甜食,顺应春天养生之需要。

五、清明户外踏青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清明时节,春回大地,人们宜随着明媚的阳光多到户外运动,如散步、登山等。

六、清明养生“明前茶”
著名明代大医家李时珍在清明时节养生中最推崇的是品茶,尤其是“明前茶”。“明前茶”是指每年清明前采摘加工的新茶,有养肝清头目、化痰除烦渴的功效。俗话说“春眠不觉晓”,饮用“明前茶”则有提神醒脑之功效,如李时珍所说的“茶苦而寒,使人神思爽,不昏不睡,此茶之功也。”

【清明吟古诗】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